10日,武漢博物館,觀衆在兩隻梅瓶前駐足觀看。
長江日報記者何曉剛 攝
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梅瓶
武漢博物館鎮館之寶梅瓶
長江日報訊(記者馮愛華 通訊員丁燕)僅存于世的兩隻元青花四愛圖梅瓶,一件輾轉傳世、入藏武漢博物館,一件經考古出土、入藏湖北省博物館。10日,700歲的它們首度相聚于武漢博物館,向觀衆述說各自的前世今生。
■ 兩件梅瓶同工“異曲”
步入武漢博物館一樓“花開并蒂·梅韻江城”專題展展廳,入口是别具匠心的“梅瓶”形狀,展廳正中全封閉展櫃中,兩隻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并肩而立。繞櫃行走,觀衆可細賞瓶身上的“四愛圖”。展廳一角,還有從景德鎮訂制的兩瓶複制品,觀衆可親手觸摸。
元青花是中國古代青花瓷中的精品,存世的元代青花瓷器僅400餘件,其中繪有人物及故事情節的更是鳳毛麟角。
梅瓶,是古代傳統名瓷,小口、短頸、豐肩、窄底,體型挺秀俏麗,集貯酒和觀賞功能于一體,隋唐時期出現,宋、元、明、清時期流行。最初用于裝水、盛酒的容器,随着種類的增加及其造型的改進,部分梅瓶逐漸衍化成陳設觀賞品。
“兩件梅瓶在造型、胎質上相似,也都繪有‘四愛圖’,但在細節上有差别”,湖北省博物館保管部主任蔡路武介紹,兩梅瓶釉色稍有不同,省博所藏青花發色淡雅青翠,武博所藏則偏藍偏深。紋飾方面,兩者紋飾布局一緻,主題紋飾“四愛圖”人物細節上有差異。“王羲之愛蘭”圖中,省博梅瓶所繪王羲之袒胸露肩,盡顯魏晉風流,身後為一株梧桐樹;武博梅瓶所繪王羲之溫文儒雅,背後柳枝長垂。“周敦頤愛蓮”圖中,省博藏繪周敦頤身着深色長衫,書童身着花布衫,右手挾有一古琴;武博藏繪周敦頤身着素白長衫,書童身着深色長衫,雙手執瓶侍于主人身後。“陶淵明愛菊”圖中,二者所繪都是陶淵明右手執杖,一小童雙手抱瓶,瓶内插一束菊花,獨所繪人物服飾稍有差異,且省博梅瓶圖中為柳樹,武博梅瓶圖中則為梧桐,與“王羲之愛蘭圖”正好相反。“林逋愛梅圖”中,省博梅瓶圖案中少一書童,主人右手持杖,而武博梅瓶則為左手持杖,前方點綴有寬葉植物。專家認定,兩件梅瓶都出自景德鎮。
“今天我們研究文物,不僅是看它本身所呈現的實物,也探索它所代表的曆史文化含義”,蔡路武表示。以“四愛圖”為例,它的出現與元代政治制度、社會文化風貌有一定的關聯。元政府不重視科舉制度,漢人知識分子的入仕通道被封閉。在“民分四等”的民族政策下,漢族士大夫被迫放棄仕途,彷徨苦悶中常常對人生報以冷漠的态度,不得不避世于文學和繪畫等藝術的精神世界裡。一方面,他們向往古代隐士的生活,崇拜王羲之、周敦頤、陶淵明、林逋這些名士的高尚情操,這種思想傾向也反映在這一時期瓷器裝飾題材的選擇上;另一方面,不滿現實而避世的隐士情懷也促使元代繪畫的題材和風格發生轉變:一山一水、一石一竹,随意點染的山水和具有古典主義情懷的白描人物,成為元代文人畫的重要特征。這種風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時陶瓷紋飾的繪畫風格,也反映在這兩隻四愛圖梅瓶之中。
■ 當初識寶的工作人員推動聯展
兩件梅瓶分别為省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們的來曆也都有一抹傳奇色彩。
1987年10月的一天,一對夫婦抱着一隻包裹嚴實的梅瓶走進位于武勝路的文物商店。負責收購的老師傅王協臣仔細端詳,認定是真品後決定出價收購。結果經過雙方一番讨價還價後,這對夫婦抱着梅瓶離開了商店。王協臣看着這對夫婦的背影,不禁心中暗自惋惜。站在一旁目睹這一切的工作人員,趕緊追出了店門,看到這對夫婦正在路邊商量:到底是将梅瓶放到國家的收藏機構,還是留在自己手裡或者高價賣給文物販子?工作人員走上前,跟這對夫婦再次交流,他們最終決定選擇将梅瓶留在國家收藏機構。2010年,武漢市文物商店與武漢博物館合并,這件梅瓶也從此成為武漢博物館(武漢市文物交流中心)的“鎮館之寶”。這位追出去的工作人員,正是現任武漢博物館館長王瑞華,他也是此次兩瓶聯展的主要推動者。
2005年5月至2006年1月,考古發掘工作隊對郢靖王墓開展搶救性發掘及保護研究工作。郢靖王朱棟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二十四子,郢靖王墓是他與王妃郭氏的合葬墓。考古發掘中出土兩件梅瓶,分别放置在墓主人棺床的頭部位置,一件龍紋的屬于郢靖王,一件繪有四愛圖的屬于王妃郭氏。之後,這件四愛圖梅瓶移交湖北省博物館永久保存,和鄖縣人頭骨化石、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一起并稱為該館四大鎮館之寶。
“一個在江南,一個在江北;一個是出土文物,一個是傳世珍品”,兩件稀世元青花在同城隔江而望,如今又在兩館推動下聯袂展出,今後還将出現在博物館文創産品中。王瑞華表示,武漢博物館正以文物藏品元素開發相關文創産品、電子遊戲和沉浸式表演。
本次展覽為期三個月。期間,武漢博物館還将邀請相關專家進行梅瓶專題知識講座及沉浸式觀展活動。
■ 元青花
中國古代青花瓷中的精品,存世的元代青花瓷器僅400餘件,其中繪有人物及故事情節的更是鳳毛麟角
■ 梅 瓶
古代傳統名瓷,小口、短頸、豐肩、窄底,體型挺秀俏麗,集貯酒和觀賞功能于一體,隋唐時期出現,宋、元、明、清時期流行。最初用于裝水、盛酒的容器,随着種類的增加及其造型的改進,部分梅瓶逐漸衍化成陳設觀賞品
■ 兩件梅瓶“同”與“不同”
兩件梅瓶在造型、胎質上相似,也都繪有“四愛圖”,但在細節上有差别
釉色稍有不同
省博所藏青花發色淡雅青翠
武博所藏則偏藍偏深
紋飾細節有差異
兩者紋飾布局一緻
主題紋飾“四愛圖”人物細節上有差異
“王羲之愛蘭”
省博梅瓶所繪王羲之袒胸露肩,盡顯魏晉風流,身後為一株梧桐樹
武博梅瓶所繪王羲之溫文儒雅,背後柳枝長垂
“周敦頤愛蓮”
省博藏繪周敦頤身着深色長衫,書童身着花布衫,右手挾有一古琴
武博藏繪周敦頤身着素白長衫,書童身着深色長衫,雙手執瓶侍于主人身後
“陶淵明愛菊”
二者所繪都是陶淵明右手執杖,一小童雙手抱瓶,瓶内插一束菊花,獨所繪人物服飾稍有差異
省博梅瓶圖中為柳樹
武博梅瓶圖中則為梧桐
“林逋愛梅”
省博梅瓶圖案中少一書童,主人右手持杖
武博梅瓶則為左手持杖,前方點綴有寬葉植物
制圖劉岩
來源: 長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