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群星8月榜#
導讀:“尖尖嘴六條腿,光吃糧食不喝水”,米蟲是從哪來的?真不喝水嗎?在夏秋季的時候,家裡面的大米、面粉、面條等糧食,如果存儲不當就容易長蟲子,而這種蟲子就是米蟲。
在民間還有一句和它相關的童謠“尖尖嘴六條腿,光吃糧食不喝水”,它既描述了米蟲的特征,有尖尖的嘴巴,還有六條腿,并且是隻吃糧食卻不需要喝水的。那幹淨的糧食為何會長蟲子,這些蟲子是從哪裡來的?它們真的隻吃糧食不需要喝水嗎?
米蟲是什麼?它們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小時候經常幫助父母煮飯,他們總是叮囑我每次去米缸取米了,一定要把米缸的蓋子蓋好,不然就容易長蟲子了。當時就有點逆反心理,大人越是這樣說,孩子就偏不這樣做。
後來有一天真的發現大米裡面有黑色的蟲子,開始隻有少數的幾隻,可是幾天之後就是好多隻了。每次淘米的時候,總會在上面看到好多黑色的蟲子。當時也十分好奇,這些米蟲都是從哪裡來的?難道是米缸沒有密封好,所以它們跑進去了嗎?
米蟲的學名叫米象,它是一種變态發育的昆蟲,一生要經曆過卵→幼蟲→蛹→成蟲這四個階段,而一般我們所見到的都是米蟲的成蟲了。前面所說的米象的童謠:尖尖嘴六條腿,就概括的是米蟲的成蟲階段之一,它有着像大象一樣的長鼻子,這也是得名“米象”的原因。
而之所以在幹淨的大米,或者是其他的糧食作物中,時間長了就容易長出來米蟲,這些可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早就已經存在了的,隻是我們人類的肉眼發現不了而已。
因為米象成蟲的最終階段是長出來翅膀,然後它們就會飛舞到各個地方,并且把它們的卵産在糧食上面。米象是一種非常聰明又很善于僞裝的蟲子,成蟲會在糧食上面産卵,由于産卵的顔色是乳白色的,就和稻米的顔色很相似,并且它們産卵以後還會對其進行僞裝,所以一般是發現不了的。
這樣當糧食被收割回來,經過了晾曬、脫粒、加工成為大米,然後包裝好了運輸到全國各地的超市裡售賣。但實際上這些大米等糧食作物中本來就有米象的蟲卵存在了。遇到了合适的環境,這些蟲卵就會繁殖出來。
另外有些人家裡的米面等都是專門放置在米缸裡面的,如果這個米缸裡面之前有米象,它們也會在米缸裡面産卵的。這樣計算是新買的糧食沒有米象,而米缸裡面有了,時間長了它們一樣也會孵化出來米蟲。
而之所以一般在夏秋季的糧食最容易長米蟲,也是因為米蟲适宜繁殖的溫度是在25-30℃,夏季的溫度就很适合米蟲來孵化。如果大米的放置時間長了,比如放了兩三個月了,同時密封也不好,這樣就最容易長米蟲了。
因為它們往往在溫度合适的話,隻要30天左右就能繁殖一代,一次能産卵多達500粒,可見它的繁殖能力是非常強的。這也是為什麼一個月以内吃完的大米,一般不會長米蟲,時間一長就容易長米蟲了。而且隻要一長米蟲了,很快就會發現好多的米蟲,時間越長就越多。
米象真的是隻吃糧食不喝水嗎?古人說米象是“光吃糧食不喝水”,這個是不太準确的。雖然米象不像其他的動物那樣直接來喝水,但是水是生命之源,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是離不開它的。
而米象所喝的水,一般來源有三個地方。
第一個就是在大米裡面本來就有水分。别看我們所吃的大米曬得很幹了,但是裡面還是有少量的水分的。如果把大米的水分完全曬幹了,那吃起來口感是非常差的。有數據統計,曬幹的大米裡面至少也有11-13%的水分,而米象主要是啃食大米,所以也就把大米所含的水分吃掉了。
第二個是來自空氣中的水分。為何大米在密封好的情況下一般不容易長米蟲,而一旦受潮了就容易長蟲子呢?那是因為在密封好的情況下,大米中是比較幹燥的,同時缺乏了空氣,不利于米蟲的繁殖。但一旦大米密封不好了,空氣中的水分進入了,大米也就受潮了,它的水分含量就更高了,這樣也就成為了米蟲所需水分的來源了。
還有第三個就是來自它們的排洩物。這個聽起來有點惡心,但确實存在的。米象天天啃食大米,也會排洩的,而它們的排洩物中也是有水分的,這些水分進入到大米了,然後又被它們吃掉了。
其實吧,米象本來就個頭很小,生命的周期也不長,它們一生對水分的需求量不大,往往幾粒大米所含有的水分就足夠它們吃一輩子的了。所以并不是米蟲不需要喝水,而是它們的生長環境一直不缺水。
米長蟲了還能吃嗎?大米如果長了米蟲,當然也是可以食用的,隻是因為這些大米内部已經快被米蟲吃空了,所以用它們煮飯吃口感會差一些而已。
如果大米長了蟲子,隻要把它用水淘洗一下,這些米蟲因為很輕,都會漂浮在水面上,這樣仔細漂洗幾次就可以了,之後再經過高溫的烹饪,就算是有幾隻米蟲在裡面,也是可以食用的。因為米象不是其他的害蟲,它們一生都在大米裡面,也沒有受到什麼污染,而且還已經高溫烹饪煮熟了,所以可以放心食用,就當是補充了蛋白質。
其實吧,如果怕大米生蟲子,建議一次性不要購買太多的大米,最好是在一個月就吃完了。而且如果買的米較多,可以把它放到冰箱裡冷藏一段時間,之後把它凍死了就不會再生蟲子了。
當然了,對米缸也要仔細地清洗,免得裡面有蟲卵。同時還能在米缸裡面放一些花椒、大蒜等有氣味的東西,也能起到很好的驅蟲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