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始重視彈幕這個功能的時候源于一個尴尬的事實,念錯了!!
“這tan幕看着真煩,每次都要手動關掉,影響觀影體驗”
“那不叫tan幕那叫dan幕” 室友投來2分鄙夷的眼神,帶着4分嘲諷,4分傲慢。
我想怼回去,捍衛自己的智商高地,
可我沒有底氣,就連問度娘的勇氣都消失殆盡,因為潛意識告訴這個詞讀dan。
從那以後,我開始住嘴,隻要這個詞從我的詞典消失,發音的不确定性就是存在的。
雖然心裡這樣想,可身體很誠實。
彈幕開關,關了又打開,打開又關掉。
就這樣,在開開關關中刷完了一部一部的劇,
在回過頭來看這件事,哎呀,真香。彈幕簡直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彈幕從幾年前成為主流,成長為年輕人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甚至出現了一個詞條“彈幕文化”
文化,決定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法和行為模式。
彈幕文化的出現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态度。
想要了解這個世界的新生代,彈幕是一個很好的端口,通過彈幕擴大認知。
1.什麼是彈幕?百度搜索“彈幕”可以看到,
“彈幕視頻系統源自日本彈幕視頻分享網站(niconico動畫),國内首先引進為AcFun以及後來的bilibili。大量吐槽評論從屏幕飄過時效果看上去像是飛行射擊遊戲裡的彈幕,所以NICO網民将這種有大量的吐槽評論出現時的效果做彈幕。在中國,本來隻有大量評論同時出現才能叫彈幕,但是随着誤用單條評論也能叫彈幕了。”
視頻源于日本,AB站引入。
彈幕也是評論的一種,限定字數的評論出現在視頻中,就是彈幕。
雖然從日本引進,彈幕卻在中國迎來了它的爆發,從b站的視頻可見一斑。同時在中國,彈幕被重新定義,有了更多可能性。
一件事情能夠發展迅速,一定有他的可取之處,要麼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要麼是能創造需求。
為什麼彈幕文化就能發展如此迅速呢?
2.找共鳴大多數人更喜歡去電影院看電影,除了有大屏,大音箱外,
很重要的原因是,買一張電影票,相當于買了一群人陪你看電影。
相信你也有類似的感覺,一個人在家看電影不能走心。
在這裡,彈幕扮演的也正是這個角色,将大家連接在一起。
一個人看視頻,看到槽點,笑點想找人分享,
但你的朋友并不是每時每刻都在線,聽你說,
而且他也不一定能聽懂,你也不一定能夠表達清楚。
而如果看到大家都在彈幕上說“笑死我了”
這時候,你發現你的的笑并不孤獨,
一條條彈幕,是不同時空的人内心活動的堆砌。
自己的内心活動得到了釋放,放大。
舉個例子,
我喜歡看書,在看胡歌電視劇的時候,發現他正在讀《挪威的森林》
接着,彈幕出現“哇,我也喜歡這本書”
頓時,自己激動心情被表達出來。
特别是看到一些比較催淚的視頻,自己感動的不要不要的。
一行行“淚目”不斷滾動,一個人哭,還有人陪你哭。
有句話說:“難過的時候有人陪你哭, 開心時有人陪你笑”
有一說一,都這麼大人了,誰真的可以陪你哭陪你笑,
還不都是一個人消化,
而彈幕的出現讓它成為可能,總有一條會能和你的胃口。
歡樂的時候,更歡樂,動人的時候,更動人。
3. 湊熱鬧人都有個特點,喜歡湊熱鬧。
以前,大家喜歡坐在村頭,圍在菜市場,茶館湊熱鬧。
現在很少看到湊熱鬧的,不是熱鬧消失了。
熱鬧一直都在,隻不過是我們從線下搬到了線上。
把視頻看成是一個茶館,那彈幕就是你我的一言我一語。
來的早的人,沒人陪喝茶,陪說話;
一條條彈幕堆起來,也算是這個茶館人越來越多,
來的晚的人,看大家都聊的火熱,自己想湊近去聽個究竟。
如果看到一些注解的彈幕,就像是有人跟自己講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自己就成為了熱鬧本身。
湊熱鬧的形式從線下到線上,從聲音到文字,從一群人到互聯網所有人。
雖然社交軟件發展迅速,但孤獨是大部分的人的常态,
視頻彈幕就成了這群人的避難所,雖然誰都不認識誰。
但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彈幕存在的必要。
在彈幕的湊熱鬧,又有别于微博的評論。
我有個習慣,喜歡翻一翻熱搜下面點贊第一的評論,
相信很多人也是如此,因為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大部分人的态度。
但自己也可能被這樣輿論給帶進去。
反觀彈幕,大家都開開心心,很少口吐芬芳,
積極的元素像是被刻進了彈幕文化中。
湊熱鬧的人除了湊熱鬧,還會一起加油打氣,彼此鼓勵。
所以,如果不開心了,來一個“再來數遍”的視頻,
每天一遍防抑郁。
4.給作者積極反饋最近看到一個理财視頻,博主在視頻中說:“如果大家都懂了,請回個1”
這時候屏幕上就被一堆數字蓋住。
個人認為他這樣做的目的在于。
第一,大家是否懂了,如果不懂是自己哪裡講的有問題,還是視頻需要更改。
第二、讓大家給自己一個積極的回應。做視頻時,沒有觀衆,隻有一個人對着攝像頭,錄音機一陣輸出,自己尴尬症都犯了。唱完這場獨角戲,總需要觀衆的一些掌聲的。
彈幕就變成了觀衆對博主的掌聲,贊同。
雖然彈幕不值錢,但你會花時間打幾個字,認真的發出來,是對博主最大的鼓勵。
它的存在就像,跑車之于主播,錦旗之于醫生。
最後,
希望你我都能在彈幕的海洋裡高興的玩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