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山碑字解127金
金:不是拜金主義的看過來!
《說文解字》作者許慎,是東漢著名經學家,别看錯了,不是經濟學家,是經學家!
不是經濟學家,就不是拜金主義嗎?先别下結論,先看看許慎對“金”的描述!
《說文解字》解釋“金”:“五色金也,黃為之長。久埋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于土,從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
哈哈,許慎的拜金主義,不是一般的“拜金”,他的對“金”字充滿了“崇拜”之情啊!
在許慎看來,“金”是白、青、赤、黑、黃五種金屬的總稱。所謂五金,乃白金(即銀)、青金(即鉛)、赤金(即銅)、黑金(即鐵)、黃金,而黃金是其中最貴重的。
久埋在地下,不産生朽敗的外層;千錘百煉,不損耗變輕;順從人意,變更成器,不違背其本性。“品格”如此“高尚”之“金”,你能不“崇拜”嗎?
從五行方位學說來看,“金”代表西方。從五行生克學說來看,土生金,即“金”生于土,所以從土;土字左右兩筆,像金屬塊狀物在土中的樣子。
可以說,許慎把五行學說和“金”字構形很巧妙地結合起來,說得頭頭是道,頗有一點“拜金主義”的嫌疑。後世很多人也據此解釋“金”字,認為“金”字上部的字符是“亽” (讀jí ),下部是“土”,“土”字旁的兩點表示金屬,也就是金生于土之意。
需要補充解釋的是,“亽” 在古代同“亼”。《說文解字》:“亼,三合也。從人一,象三合之形。”不過現在的非主流人群經常把“亽”當作“人”用,用法同“人”字。
許慎的解釋是依據“金”字的小篆字形,如果看看“金”字的字形演變,就有不少人對“土生金”的說法表示懷疑。
最早見到的“金”字是金文,其金文字形是
小篆是
從西周金文“金”字形體看,有些人認為,金字右下部絕不是“土”旁,而是“士”或“王”,是斧钺的一種象形字,表示的是青銅制品。
有專家認為,西周金文中“金”字左邊的“冫”,是青銅制品的原材料,像把青銅材料制成餅形,一般認為是“呂”字的初文。 “金”字的本義也不是《說文解字》所說的“五色金”,而是專指其中一種,即赤金,就是青銅。
這種觀點認為,西周金文“金”字,應是從“呂”、從“士”,“A”(或今)聲,“呂”表示青銅原料——金餅,“士”或“王”本是斧钺的象形字,表示青銅制品。
《漢字形義演釋字典》則提出另外一種說法:金文上部是一個箭頭,右下部是一把斧頭形;左邊兩個小點代表金屬塊。連起來,表示箭和斧頭都是金屬做成。“金”的本義是“金屬”。
根據“金”字的金文字形,對“金”字的字義各有各的見解,但“金”字卻在金文時期發生了變化。“金”字的形體早期從“士”或“王”,至中晩期變為從“土”形。“金”字明顯演變為從“今”聲,是從秦印和《說文解字》小篆開始的。秦漢簡帛古隸書也承襲這一形體,但兩漢成熟的隸書“金”字形體也許從秦印篆文而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