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在曆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是重點也是難點,不僅需要同學記住理論流派和人物的對應,還要知道掌握每個人物的核心觀點,主要以客觀題,即例子反選題備考。下面帶大家學習行為主義中的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1.條件反射與無條件反射
行為主義強調的是刺激和反應的聯結,所以,給你一個刺激,你能做出規律的反應就構成了反射。反射又分為無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在巴甫洛夫的狗進食的搖鈴實驗中,他先給狗肉,狗流口水,在這個實驗過程中,肉就是無條件刺激,口水就是無條件反應,無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反應的聯結就構成了無條件反射,所以我們會發現,這種無條件反射就是人或者動物的先天本能,比如迎風流淚、膝跳反射、嬰兒吸奶等都屬于人的先天本能,稱之為無條件反射。然後巴甫洛夫接着做實驗,搖鈴狗不流口水,這種引不起任何反應的刺激稱為中性刺激;他又繼續做實驗,搖鈴就給肉,狗流口水,過了一段時間後,隻搖鈴狗就會流口水,那麼這時作為中性刺激的鈴聲由于和無條件刺激肉聯結而形成了條件刺激,那麼這時候條件刺激和條件反應就構成了條件發射。所以,這種條件發射是經過後天學習而來的,而無條件反射是先天本能,注意例子反選。
2.刺激泛化與分化
刺激泛化是指人和動物面對兩個類似刺激做出相同的反應,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說明面對蛇和井繩都害怕,我們可以簡單記為“分不清”。
刺激分化是指面對兩個類似刺激做出不同的反應,比如中國人看見“中國銀行”不會說成“中國很行”,我們可以簡單記為“分得清”。
學完巴甫洛夫的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下面考查一下同學們有沒有學會呢。我們來看兩道練習題:
1.小劉開車違章被警察攔擊過,從那以後,開車遇到警察就緊張害怕,這種心理現象是( )。
A.内化 B.泛化 C.焦慮 D.移情
1.【答案】B。解析:題幹小劉之前被警察攔擊過,再看見其他警察也會害怕,類似刺激分不清,就屬于泛化。
2.根據經典性條件反射作用理論,食物可以誘發狗的唾液分泌反應,則食物是( )
A.中性刺激 B.無條件刺激 C,條件反應 D.無條件反應
2.【答案】B。解析:本題考察的行為主義學習理論。食物引發狗的唾液分泌是狗的本能生反應,所以食物就是無條件刺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