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釣魚的啟示試講逐字稿

釣魚的啟示試講逐字稿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01 19:24:39

有一個以魚塘衆多出名的地方,雖然競争激烈,但有三家魚塘的生意卻非常紅火。

第一個魚塘是“釣魚送雞”。

顧客花100元就能垂釣一天,釣不上老闆送隻雞。

結果沒釣到魚的人都拎着一隻雞回去了,于是大家紛紛稱贊真是誠信魚塘!

第二個魚塘是“逢釣必上”。

顧客釣魚不花錢,釣上來的魚以15元每斤的價格買走。

顧客去了之後,個個滿載而歸,都成了“釣魚高手”

第三個魚塘是“捕魚拍照”。

顧客穿蓑衣,戴鬥笠,乘小舟,扮成漁夫模樣,在魚塘裡撒網捕魚,最後網到的魚隻要10元一斤。

魚塘還有專人為他們拍照,發布朋友圈,于是大家紛紛趕來體驗。

顧客們在高興之餘,也暗暗為這三家魚塘的生意擔憂:魚塘成本可不低,他們個個滿載而歸,那老闆怎麼賺錢?

其實,魚塘老闆一點也不會虧本。

第一個魚塘裡根本沒有魚,魚塘老闆是養雞的,他看似在開魚塘,實則是為了解決雞的銷路;

第二個魚塘的老闆,低價買魚投入魚塘,還派人潛入水下把魚挂在顧客的魚鈎上,然後再以高價賣出;

第三個魚塘的老闆是當地房地産商,他将魚塘打造成為“網紅打卡地”,帶動了整片區域的繁華。

是不是很神奇?

魚塘還是魚塘,變換經營思路,效果完全不同。

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了他看待問題的角度,也最終會影響他的人生軌迹。

正如陸遊所說: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思維轉換,魚兒自來。

釣魚的啟示試講逐字稿(釣魚的啟示)1

放長線釣大魚

知乎上有人問:“内心強大的人都有什麼表現?”

一個高贊回答是:

“擁有‘長線思維’,眼光長遠,又極有耐心,放長線才能釣大魚。”

生活中,困難與挫折不可避免。

很少有人能一舉成功的,那些厲害的人不過是在大部分人放棄的時候,依舊看着遠方。

他們用每一個小步的堅持,為自己的前程做鋪墊。

韓國圍棋大師李昌鎬,被人稱為“像山一樣的棋手”。

隻要見過他下棋的人都知道,通盤下來,李昌鎬的棋子似乎沒一個是“妙招”。

可每當對手認為自己能一招定勝負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早就被李昌鎬壓得死死的,根本喘不過氣來。

李昌鎬說過:“每手棋,我隻求51%的勝率,從來不想一舉擊潰對手。”

他的棋看似緩慢笨拙,實則穩健踏實,通盤兩三百手棋下來,優勢便漸漸顯現,最終穩操勝券。

正所謂:“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我們面臨的許多事情,都與下棋和釣魚一樣,需要拉長戰線,步步為營。

做好眼前事,沒有後顧憂。

老子曰:“無用者,方為大用。”

有時候,我們以為最近的捷徑,其實是最遠的彎路。

而那些當下看似曲折無用的小路,才是通向目标的必經之路。

“怕什麼山高路遠,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

那些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積累的人脈,學過的技能,終有一天會融入你的骨血,成為你的内在。

請記住,這世上沒有自願上鈎的魚兒,想要釣到大魚,必須放長線,耐心等,慢慢來。

路要一步一步地走,魚要持之以恒地釣。

每次你以為無用的一小步,都是在鋪就你未來的一大步。

釣魚的啟示試講逐字稿(釣魚的啟示)2

釣魚的啟示試講逐字稿(釣魚的啟示)3

用對魚餌,大魚自來

看過一位藝術家的雕塑作品。

遠遠看去,雕塑沒什麼特别,隻是一個大寫的NO。

但多走兩步,換個角度,NO就變成了YES。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當我們陷入NO的死胡同時,也許隻是因為角度站錯了。

這時候,不要認死理,也不要一條道走到黑。

更換角度,轉變思路,找到問題的根源,就會發現YES就在眼前。

古時候有一位書生,家中藏書很多。

為了防止一些珍貴的古籍遺失,書生把它們封在了一把特制的舊傘裡,準備轉移到鄉下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

但,在轉移途中,書生不小心把傘丢了。

他心急如焚,在人群裡尋一把傘,猶如大海撈針一樣難。

苦思冥想一整夜,書生豁然開朗。

他在集市上擺了一個傘攤,旁邊大書五字:舊傘換新傘。

不出書生所料,很快他便換來了自己丢失的那把傘。

試想一下,若是書生不懂變通,一條路走到黑,那不知要找到何年何月了。

可他稍微繞了個彎子,換了個角度,馬上就解決了問題,找回了書籍。

劉潤曾經說過:

“平庸的人改變結果,優秀的人改變原因,而最高級的人改變思維。”

角度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

有些事情,不是堅持到底就能所向披靡。

換個角度,才能找到出路。

《周易》有言: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無論釣什麼魚,隻在一個位置,隻用一種餌料,堅持得越久,失去得越多。

不如移動位置,換個魚餌,用對餌料,魚兒自來。

做人做事也是一樣,通往羅馬的路,并非隻有一條。

懂得轉彎,以變應變,前進的步履方能自信從容。

釣魚的啟示試講逐字稿(釣魚的啟示)4

釣魚的啟示試講逐字稿(釣魚的啟示)5

想要釣魚,必先養魚

非洲草原上的蜜獾喜歡吃蜂蜜,但卻無法準确找到蜂巢的位置。

這時,就有一種叫做響蜜鴷的小鳥用叫聲為蜜獾引導蜜源。

找到蜂巢後,蜜獾用它堅硬的爪子扒開蜂窩得到蜂蜜,而響蜜鴷也能享受蟲卵大餐。

蜜獾與響蜜鴷之間的關系,就是生物界的“共生效應”。

其實,生物界的“共生效應”在人類社會中同樣适用。

與其将社會當作是你死我活的角鬥場,不如将它變成共赢的舞台。

正如複旦大學教授陳果所說:

“真正的道德從來是在‘利他’中實現精神的‘利己’,在‘立人’中完成真正的‘自立’。”

而那些自私自利,锱铢必較之人,看似得到一時之利,卻失去了長久關系,影響了廣闊前途。

《雞毛飛上天》裡的陳江河,就是一個很會“利他”之人。

他的生意經很簡單:進四出六,拜四門。

所謂進四出六,就是賺了100塊,隻留40,剩下的60要拿出來讓利給合作夥伴。

自己少賺點,讓别人多賺點,看似自己虧了,其實是把人情賺到了。

陳江河的慷慨大方,讓他赢得了合作夥伴的信任,和他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

最終,他從一個“雞毛換糖”的小商販,變成了當地一位頗有名望的企業家。

自私終會害己,達人方能成己。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像釣魚人與魚兒的關系。

愚蠢的人,隻會“殺魚”。

為了自己的利益,打壓他人,也許能赢一時之利,但卻失去了未來合作的可能。

而聰明的人,則會“養魚”。

他們能夠換位思考,從他人利益出發,将敵人變成朋友,将不利變成有利。

所謂風水輪流轉,沒有人的人生會永遠一帆風順,高低起伏才是生命的常态。

但你曾經讓過的步,幫過的人,也就是會在未來成就你的貴人。

釣魚的啟示試講逐字稿(釣魚的啟示)6

釣魚的啟示試講逐字稿(釣魚的啟示)7

老和尚問小和尚:

“如果你前進一步是死,後退一步則亡,該怎麼辦?”

小和尚毫不猶豫道:“我往旁邊去。”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

但很多時候,困住我們的并非棘手的局面,而是我們的思維。

若是囿于固有思維中不知變通,隻會四處碰壁,最終撞得頭破血流。

隻有善于變通,方能找到出路,出奇制勝。

遇到難解的問題,學會“放長線”,用每一步的鋪墊為日後蓄力;

遇到難過的關卡,學會“用對餌”,走一條新路或許就豁然開朗;

遇到難纏的對手,學會“養大魚”,讓雙方共赢就是讓自己成功。

柴陵郁禅師曾說:

“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

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世上許多看似無解之事,就如同蒙塵的明珠。

轉變思維,懂得變通,方能拭淨塵埃,讓明珠照亮山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