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跑的主要影響因素
最大攝氧量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1、每跑兩步或三步一吸氣,每跑兩步或三步一呼氣。
2、呼氣應該有一定的深度,約占肺活量的三分之一,而且要着重呼氣,隻有充分呼出二氧化碳,才能充分吸進氧氣。
3、呼吸一般用鼻子與半張開的嘴同時進行,冬季練長跑或頂風跑時,為了避免冷空氣和強氣流直接刺激咽喉,應将舌尖上翹,微微舔住上腭。
4、口鼻并用,要注意的是不能張大口呼吸,而是應該鼻吸口呼,隻用口來呼氣。
口呼的方法是:口微開,輕咬牙,舌尖卷起,微微舔住上腭,讓空氣從牙縫擠出去。呼吸時,要注意做到均勻而又有節奏。呼氣要短促有力,有适當深度;吸氣要緩慢勻和。
有氧和無氧
訓練方法
LSD(長距離慢速訓練)
強度:最大攝氧量70%,相當于最大心率百分之80%
時間:30min-2h
頻率:1-2次
優點:提高乳酸阈,增強身體清除乳酸的能力。促進部分Ⅱ型肌纖維轉向I型肌纖維的轉變,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節省肌肉中的糖原。
缺點:LSD強度低于比賽強度,無法刺激比賽時運動員肌纖維募集神經的模式,這将導緻訓練獲得的肌纖維适應無法用于比賽。
配速/節奏訓練
強度:在乳酸阈強度,與比賽速度相同或略快于比賽速度。
時間:20min—30min
頻率:1-2次
類型:穩定
優點:特定的強度對運動員施壓,以增加其有氧代謝和無氧代謝所産生的能量。
類型:間歇
優點:涉及的肌纖維募集模式與比賽模式需求一緻。這種訓練類型的益處包括改善跑步的經濟性和提高乳酸阈
間歇訓練
強度:接近最大攝氧量
時間:3min—5min 也可以縮短為30s (做功與休息比為1:1)
頻率:1-2次
使用前提:具有很好的有氧耐力訓練才能夠使用
優點:增加最大攝氧量和無氧代謝水平。
缺點:對人的身體産生的壓力比較大。
高強度間歇HIIT
強度:大于最大攝氧量
時間:30s-90s (做功與休息比為1:5)
頻率:1次
優點:血乳酸的水平提高,可能提高跑步的經濟性和速度。
缺點:時間休息過短容易受傷,時間休息過長無氧糖酵解能量獲得益處減少。
法特萊克訓練
強度:在長距離慢速訓練和配速/節奏訓練之間的變化。
時間:20min-60min
頻率:1次
優點:肌肉活動有間歇時間,有利于提高訓練效果及機體抵抗疲勞的能力,提高最大攝氧量、乳酸阈并改善跑步的經濟性和能量利用率。
跑步的經濟性
減少運動損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