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些疑惑,書上說血液是紅色的,自己手指受傷流出的血液也是紅色的,但為什麼手背上的血管卻呈現藍色?
1.血管本身顔色
想要了解血管本身顔色,就需要先知道血管的構成。大家知道,我們的血管可以分為動脈血管,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三種,其中毛細血管比較薄,隻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其他血管都可分為外膜、中層和内膜三種結構。外膜主要是一層疏松的結締組織,有時候還有一些彈性纖維和膠原纖維,結締組織多數為白色,這也是我們看到某些暴露的血管呈現白色的原因。血管中層由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組成,其中動脈血管的平滑肌比較厚,所以彈性大。内層主要是一層上皮細胞, 是動脈粥硬化形成的重要因子。
2.血液對血管的影響
大家知道,血液主要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闆和血漿幾種成分。其中,紅細胞大概占血液體積的35%-50%左右,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讓紅細胞呈鮮紅色。血紅蛋白由含鐵血紅素和氧結合而成,如果氧氣充足,就會呈現為鮮紅色,也是動脈中血液的主要顔色。如果氧氣不充足,就會呈現為暗紅色,這也是靜脈血管中血液的顔色。也就是說,人體的血液顔色是不一樣的,具體色澤與紅細胞攜氧量有關。
3.為什麼我們看到的體表血管是藍色的
相信很多人注意到這種現象,雖然我們手背上的血管看起來是藍色的,但是某些人臉上會有紅血絲,那屬于擴張的毛細血管,呈現為暗紅色狀态。也就是說,雖然我們看到體表的血管是藍色的,但那不屬于血管真正的顔色。那是一種由光線傳播的物理效應,加上大腦的視覺錯覺産生的一種綜合性效果。
具體來說,由于手背看到的血管周圍有脂肪組織覆蓋,加上要透過皮膚。這兩者對不同光波具有不同的吸收作用,比如對紅光的吸收較強,對藍光的反射較強,所以我們看起來血管是藍色的。
除了光線傳播物理效應外,還與血管的深度、直徑,血液中的攜氧量等有關系。
4.血管與健康
一般來說,肉眼看到的血管顔色變化與健康的關系不大。但是如果發現自己的血管出現了蚯蚓狀扭曲,就要提高注意,有可能是靜脈血管曲張,需要及時去醫院咨詢治療。此外,如果發現了下肢等部位的腫脹、疼痛、皮溫改變,也要小心可能是血管堵塞的先兆,要及時就醫,以防栓塞發生。
現在我們已經清楚,由于人的血管外面有疏松結締組織包饒,所以本身血管外部大部分是白色的。同時血管中流通的血液因為含氧量不同而有鮮紅色和深紅色的顔色變化。再加上皮膚和脂肪組織對光波長的吸收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影響肉眼所看到血管的顔色。
綜合以上條件,我們就像是通過黃色玻璃、白色玻璃、紅色玻璃來看東西一樣,産生了一定的視覺效果,最終讓血管呈現出青色或者藍色。也就是說,肉眼看到血管顔色,與血管種類、血管直徑和深度、血液中的攜氧量及光線傳播效應有關。一般來說,肉眼看到血管顔色改變與健康關系不大,但如果有蚯蚓狀血管、皮溫改變、肢體腫脹等就一定要提高警惕,可能是病變的表現,及時就醫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