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稅務深化稅收征管改革 為四川經濟建設高質量發展貢獻稅務力量
自四川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四川稅務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創新服務方式、全力以赴保障退稅政策落實,為四川經濟建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征管之變
推動四川稅務數智化轉型
2021年9月,四川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沿着方案指引,四川稅務開啟了稅收征管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
時下,納稅人一上午就能走完退稅全流程,背後是數字服務的強支撐。據了解,四川稅務可以通過稅收大數據和征納互動平台,為納稅人提供政策精準推送和在線協助服務。
2022年,四川稅務再推出30條“智慧辦理更便捷”系列舉措,更進一步拓寬了智慧辦稅的服務“半徑”。
不僅着眼于“提速”和“擴圍”,四川稅務也圍繞“功能集成”進行了探索創新。稅務工作人員介紹,四川省電子稅務局上新的“全稅費種集成申報”服務功能,實現了15個稅種和8個費種的申報事項覆蓋,納稅人繳費人可以“多類事項、一屏辦理”。
服務之變
辦稅服務提質提效
今年2月,四川稅務連續第9年啟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推出五大類20項75條便民辦稅繳費舉措。事實上,提高辦稅服務質量一直是四川稅務人員關切所在。
在訴求響應方面,2021年起,四川稅務系統将傳統“你問我答”咨詢模式升級為“問需 解難”融合發展模式,并實現電子稅務局、征納互動平台和12366熱線三平台的互聯互通互轉。據悉,四川省12366熱線2021年全年熱線接聽量首次突破300萬,創曆史新高。
随着智慧辦稅成為主流,四川持續豐富“掌上辦稅”方式功能,“非接觸式”辦理擴圍至214項稅費業務。當下,四川省納稅人稅費事項網辦率達到98.47%,“四川稅務”微信公衆号全年累計為納稅人繳費人提供4000餘萬次稅費服務。
在升級線上服務的同時,數字力量正映射進四川辦稅繳費一線。川渝高竹新區稅費征管服務中心配備了強大的智能辦稅硬件,廣受好評;成都市辦稅服務廳虛拟數字員工“蓉小智”正式“上崗”,智能模拟稅費業務辦理場景;辦稅服務廳智能監控平台提前預判納稅人窗口業務堵點、分流排隊人群,成為辦稅服務廳“數字指揮員”。
關注發票使用,四川稅務持續推進生活服務業“掃碼即開票”試點擴圍,努力縮短開票時間。
稅費服務專員在川渝高竹新區稅費服務支持中心輔導納稅人辦理業務。
減負之變
空前力度下全力保障政策落實
近些年,減稅降費密集出台,政策不斷擴圍,惠及面持續增大。一組數據見證“減負”之力:繼2017年減稅降費超過1萬億元、2018年約1.3萬億元、2019年2.36萬億元之後,預計今年退稅減稅約2.5萬億,規模為曆史之最。落實到四川省,退稅減稅規模預計将超過1300億元,規模也是前所未有。
據悉,為保障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在川落實,四川稅務人員對标對表制定任務書、路線圖、時間表;省、市、縣三級稅務機關均已組建退稅減稅工作專班和留抵退稅等專項工作組,統籌推進退稅、緩稅、減稅、免稅各項工作;由四川省稅務局主要負責人和班子帶頭,先後深入成都、眉山、樂山等地和走訪四川省機場集團等各類企業調查研究、落實政策,抓落實、解難題、求實效。與此同時,結合第31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活動,通過多種線上方式宣傳輔導政策,精準推送政策160餘萬條。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稅務對騙取留抵退稅違法行為“嚴防”“狠打”,已先後查處并曝光多起案件,維護稅法權威和稅收安全。
今年4月,四川稅務全力以赴統籌落實,已為6萬多戶納稅人辦理留抵退稅超400億元,其中小微企業占比超97%。疊加緩稅、減稅、免稅等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陪伴市場主體渡過難關,為經濟發展積蓄動能。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劉旭強
崇州法院深化環境資源審判改革 司法護航綠水青山的生态本底
近年來,崇州市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崇州法院)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積極探索環境資源審判機制改革,通過創新探索生态修複新路徑,強化環境資源案件的源頭預防、源頭治理和源頭化解,初步形成新時代生态保護司法供給新模式,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發揮審判職能
優化司法保護新機制
提升環境保護成效,重在源頭治理。2017年3月,崇州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正式挂牌成立後,通過設立生态修複基地,督促被告人通過補植複綠、勞務代償等方式修複受損的生态環境,起到了依法懲罰犯罪與生态修複的雙重效果。
2019年6月,生态修複教育成都基地在崇州市雞冠山國家森林公園正式揭牌,該基地規劃面積約3.3萬平方米,通過應用“原态修複、代償修複、替代修複、異地修複”的生态修複“4R”(Rehabilitation)機制,建設山青水綠、鳥語花香的美麗林區。2020年6月,崇州法院在成都地區首次将公園城市理念與生态修複教育基地相結合,積極推動在黑石河公園區域内建立生态修複教育成都基地。6月5日世界環境日當天,由該院審結的4件涉環資案件的7名被告人在修複基地補種價值10餘萬元的樹木4棵。2021年6月,長江上遊首個“水生态修複教育成都基地”正式揭牌,當天放流魚苗28000餘尾。至此,高山、平壩、河流三處修複基地全部建成,已累計恢複耕種農田87.75畝,補種樹木4000餘株,回填土地14餘萬立方米,人工投放各類魚苗150萬尾,生态修複做到了立體化、全方位、無死角。
2021年6月3日,長江上遊首個“水生态修複教育成都基地”正式揭牌。
堅持多元參與
構建生态保護新格局
為最大限度促使被告人參加環境治理,崇州法院在全省率先探索借助環保公益組織的力量參與案件辦理,起到很好的效果。2019年9月,崇州市首例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審理時,兩名被告人自願參加為期一年六個月環保公益活動,環境保護中心對兩名被告人參加活動情況進行記錄并作出綜合評定。
為助力崇州水環境治理,2018年5月,崇州法院法官工作站入駐崇州市河長辦,确定15名員額法官對應崇州全域15條主要河段,提供“一對一”精準司法服務。2020年6月,崇州法院聯合省法學會、省律協、四川省都江堰外江管理處舉辦外江流域的水環境治理和水資源高效利用為主題的論壇會,現場簽訂框架協議書,對下設4個管理站分别提供司法服務。2018年8月,崇州法院駐國家大熊貓公園成都片區法官工作站在四川鞍子河自然保護區正式挂牌,通過與相關單位聯合開展案件巡回審理、日常巡園查看、重點巡回宣傳等“三巡”工作,切實維護好國家大熊貓公園的生态建設。
加強司法宣傳
厚植綠色發展新理念
為傳播現代環境資源司法理念,崇州法院“曉雙工作室”“楊婷工作室”深入校園、社區等,利用“6·5世界環境日”、節假日、地方會期等節點,通過以案說法、庭審直播等形式開展環境司法主題宣傳活動80餘場次,增強環境資源審判的公開性和公信力。
2020年以來,為應對疫情對司法宣傳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崇州法院大力推行網絡開庭,對環資類案件實行公開、網絡直播等方式進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階段,仍然堅持以巡回審理為主、定點審理為輔,通過專業審判與公衆參與相結合的方式,提升司法公信力和影響力。2020年,在對一起非法捕撈水産品案件進行審理時,法官在案發地附近的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公開開庭審理并當庭宣判,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觀摩庭審,該校部分師生參加旁聽,潛移默化地傳播生态文明建設法治理念。
2022年2月,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正式批準在崇州法院開展“數字法庭”試點改革。下一步,崇州法院将以街子旅遊環保法庭開展“數字法庭”試點為契機,以恢複性、協同性、預防性司法理念為引領,構建全方位、全鍊條、專業化生态環境司法保護,推動生态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為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作出鄉村法治表達。
闫宇飛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鐘曉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