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三号将于16日發射嗎?光明日報酒泉10月14日電(記者章文)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将于10月16日0時23分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組成,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神舟十三号将于16日發射嗎?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光明日報酒泉10月14日電(記者章文)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将于10月16日0時23分發射,飛行乘組由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組成。
14日下午,中國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召開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在會上宣布,經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瞄準北京時間10月16日0時23分發射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船,飛行乘組由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組成,翟志剛擔任指令長。航天員翟志剛是中國首位出艙航天員,航天員王亞平執行過神舟十号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葉光富是首次飛行。
林西強表示,神舟十三号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六次飛行任務,也是該階段最後一次飛行任務,任務有以下主要目的:開展機械臂輔助艙段轉位、手控遙操作等空間站組裝建造關鍵技術試驗;進行2~3次出艙活動,安裝大小機械臂雙臂組合轉接件及懸挂裝置,為後續空間站建造任務作準備;進一步驗證航天員在軌駐留6個月的健康、生活和工作保障技術;進行航天醫學、微重力物理領域等科學技術試驗與應用,開展多樣化科普教育活動;全面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統間的匹配性。
按計劃,神舟十三号飛船入軌後,将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與天和核心艙及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貨運飛船形成組合體。航天員進駐核心艙,按照天地同步作息制度進行工作生活,約6個月後,搭乘飛船返回東風着陸場。
“中國空間站在軌建設分為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兩個階段實施,神舟十三号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的決勝之戰、收官之戰,也是空間站在軌建設過程中承前啟後的關鍵之戰。”林西強表示,與神舟十二号任務相比,神舟十三号任務主要有以下不同之處:載人飛船将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空間站;屆時中國空間站将實現核心艙、2艘貨運飛船、1艘載人飛船共4個飛行器組合體運行;航天員将首次在軌駐留6個月,這也是空間站運營期間航天員乘組常态化駐留周期;中國女航天員将首次進駐中國空間站,航天員王亞平也将會成為中國首位實施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而神舟十三号乘組也将包括中國首次出艙的男女航天員;在神舟十二号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更多的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産出高水平科學成果;實施任務的飛船、火箭均在發射場直接由應急待命的備份狀态轉為發射狀态。
“通過神舟十三号任務,将更加全面地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性能,以及系統間的匹配性與協調性。神舟十三号任務結束後,将組織進行全系統綜合評估,滿足要求後轉入空間站建造階段。”林西強介紹,空間站建造階段共規劃實施6次飛行任務:首先發射天舟四号貨運飛船,運送補給物資,為随後實施的神舟十四号載人飛行任務作準備;神舟十四号乘組在軌駐留期間,将先後發射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與天和核心艙對接,進行艙段轉位,在2022年年底前完成空間站三艙組合體建造;随後實施天舟五号貨運補給和神舟十五号載人飛行任務,神舟十五号乘組将與神舟十四号乘組開展在軌輪換。對空間站狀态進行全面評估後,将轉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後續,将擇機發射巡天空間望遠鏡,與空間站共軌長期獨立飛行,開展巡天觀測,短期停靠空間站進行補給和維護升級。
目前,天和核心艙與天舟二号、天舟三号組合體狀态和各項設備工作正常,具備交會對接與航天員進駐條件。執行神舟十三号飛行任務的各系統已完成測試和綜合演練,航天員飛行乘組狀态良好,發射前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光明日報》( 2021年10月15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