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詩詞史上,唐詩宋詞元曲是最好的。其他朝代也有不少的詩詞,也有不少的風流雅士,但是整體水平與唐詩宋詞來說,還有不小的差距。
明代人物雕塑
但有一點還是相同的。那就是,在古代詩詞文化史當中,無論是哪個朝代,都有那麼一批人,隻留下幾首甚至隻留下一首古詩,但是卻可以讓後人記住他的名字。
比如張繼,一首《楓橋夜泊》讓其博得大名;比如張若虛,僅留下兩首詩,但是其中一篇《春江花月夜》卻孤篇壓全唐。
張繼·楓橋夜泊
明代有一位詩人也是如此,翻遍文化史,隻有他的一首詩詞。但是這僅有的一首詞,卻寫出了最精彩的相思。
這首詩詞名為《長相思·折花枝》,全文如下:
折花枝,恨花枝,準拟花開人共卮,開時人去時。
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
相思
作者乃是明代詩人,俞彥。
這個人在曆史上名氣不大,關于他的相關事迹的記載也很少。即便是這首他唯一幸存的古詩詞,也是因為另外的詩集當中收錄才發現的;他本人的詩集,不知是因為亡佚還是沒有集結出版,曆史上毫無蹤迹。
相思
不過,這并不妨礙他這首詩詞的風采。
“折花枝,恨花枝,準拟花開人共卮,開時人去時”,意思是,折下美麗的花枝,不覺又怨恨起花技,原來打算花開時我們一起賞花共飲,誰知花開後情人一去不返不見蹤影。
折花枝
“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意思是,害怕相思折磨自己,相思之情卻早愁人,到相思時卻事無辦法擺脫它,心中稍稍平靜眉頭又露幾分。
相思女子
這首相思古詩,和别的詩作不太一樣。在别人的古詩詞當中,關于相思的詩詞有很多,大多也都是哀哀怨怨,也都托物相思。但是這首詞筆法簡潔細膩,以女子的口吻,寫主人公與情人分别後的相思之情,情極深摯,非至情者莫能道出。
相思
而在寫法上,詩人寫出了對花朵和對愛情之間的不同的複雜感情。詩人愛花,也恨花,詩人害怕相思,卻又沉浸在相思之中。唉!其中複雜滋味,隻在詩人的内心當中。也正是由于這種内心的複雜矛盾,才體現出詩人對于愛情的渴望。
醉相思
尤其注意的是,在形式上,這首詩很有特點。那就是上下片的開頭,第二,三兩字相互重複,句首第一字相互對照。也就是“折花枝,恨花枝”和“怕相思,已相思”,讀起來很有韻味。同時,其中還有深意:前邊的是行為動作,後邊的内心體驗,但都是矛盾的,都是痛苦的!
水悠悠,相思情悠悠
利用這種來展現詩人的内心情感,情極深摯,非至情者莫能道出。
所以,明《詞綜》卷五引《詞衷》雲:少卿刻意填詞,工于小令,持論極嚴,且以刻燭赓唱為奇,不無率露語。至其備審源委,不趨佻險而遵雅淡,獨見典型。
本文首發于網易号。一點号、大魚号、企鵝号、搜狐号、百家号、東方号、頭條号、新浪看點、微信公衆号同步更新。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