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飛行的恐龍仍保留恐龍原有的頭骨,随後漸漸演化出像現今鳥類的特征。科學家重建了 Ichthyornis dispar(一種魚鳥,簡稱 I. dispar)的頭骨,它是一種非常早期的鳥類,保留着恐龍的尖牙,這也是達爾文提出演化論的證據之一。現今科學家研究了其他 4 隻有牙齒的海鳥頭蓋骨,并揭開了早期鳥類的面貌。
這件化石在美國出土後,19 世紀美國古生物學家 Othniel Marsh 首次提及這種名為 Ichthyornis dispar 的類海鷗鳥類,普遍認為約生存在 6,600 萬到 1 億年前。它的形态特征有許多地方都和現代鳥類相似,但有一個驚人的區别:它的上下腭帶有鋒利的牙齒。這個發現讓科學家十分震驚,也為現代鳥類的演化提供了重要的線索。然而,要将頭骨完全解密還有一大段距離。
美國和英國研究人員分析了更多相似的鳥類頭骨後,對此動物的頭部有了更清晰的描繪,這有助于分析鳥類從恐龍祖先演化而來的過程。
Fossil sheds light on evolutionary journey from dinosaur to bird
(首圖為 Ichthyornis dispar,外觀看起來像一隻鳥,張口卻可見鋒利的牙齒,此特點和恐龍相同;來源:Michael Hanson / Bhart-Anjan S. Bhullar)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