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膠州市的一位建築工人王師傅,在被蜱蟲叮咬後沒在意,連續高燒不退,體溫一度達40℃。
後來,患者出現緻命的多器官衰竭,所幸經治療後轉危為安。
近幾年來,蜱蟲傷人事件屢屢發生,使人們幾乎是談蜱色變。
①一家三人被蜱蟲咬傷 兩人喪命
2018年5月,家住江蘇盱眙的宋先生一家可謂是禍不單行。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嶽母先後被蜱蟲咬傷,因為在當地醫院遲遲未能确診,最終因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身亡。
宋先生在為嶽母辦喪事的過程中,自己也遭了蜱蟲的毒手。6月9日,宋先生右小臂被蟲子叮咬,留下一個小傷口,三天後,他的身體開始出現異樣。之後,病情發展更為嚴重,在醫護人員半個多月的搶救和護理下,才脫離危險。
②安徽50歲大媽不幸去世
2018年4月,安徽六安舒城縣湯池鎮譚嶺村一位五十多歲大媽在山上摘茶時,被蜱蟲咬傷,後來送醫治療,五天後不幸去世。
如果你發現自己被蟲子咬了,有個黃豆大小的血泡,仔細瞧瞧這個血泡長着八條腿。非常不幸,你被蜱蟲叮了。
蜱蟲又名草爬子,它其實是蜘蛛的親戚,已知的800多種蜱蟲大都是小不點,最大的體長也不過在一厘米左右。蜱蟲吸血時間可以長達數天。不吸血時,蜱蟲個頭如綠豆大小,吸飽血後的蜱蟲,則要比吸血前的個頭兒脹大幾倍甚至幾十倍。
醫生介紹,被蜱蟲叮咬後初期症狀有點像流感,病人會高燒不退,很容易被誤診。除了發燒,還有個典型的表現,就是血常規檢測發現有白細胞和血小闆進行式下降。被蜱蟲叮咬後,最短2~3天後發病,也有在1個月左右起病的,通常1~2周。
蜱蟲病是可以傳染的,蜱蟲體内有一種可怕的病毒,叫發熱伴血小闆減少綜合征病毒,這種病毒可通過蜱蟲叮咬而傳播給人,引起發熱伴血小闆減少綜合征。
這種病毒感染是全身的,基本上沒有人對這種病毒感染有免疫力,一旦被感染非常危險,其病死率達12.7%~32.6%。
發現被蜱蟲咬後,應該盡快将它拔出,最好馬上去醫院處理。
不要直接用手拔或硬拽,因為蜱蟲的嘴上有倒刺,生拉硬拽反而會使它鑽得更深,還容易将它的頭部殘留在皮膚裡。
可以用酒精塗抹蜱蟲身體,使它頭部稍微松動,然後用尖頭鑷子或者紗布穩定住蟲體後取出,取的時候要垂直向上均勻用力拔出,不要左右晃動或者轉着拔。
也可以用煙頭、香頭輕燙露在體外的部分,使其頭部自行慢慢退出。
蜱蟲取出後,用塑料袋或瓶子裝好。皮膚局部要用碘伏做消毒處理,随時觀察身體狀況,如果出現發燒等不尋常表現,需要及時攜帶取出的蟲體就醫。
城市中除大型公園、植被茂盛地區外,一般社區内極少有蜱蟲生存,不用過分擔心生活在城市裡會被咬到。
如果去森林,草原,野外時,則要充分做好預防工作。措施如下:
最後,小編想要提醒大家的是,發現身上有毒蟲時,千萬别亂拍,而是應該這樣處理:
轉自:愛青島 内容來源果殼網、人民日報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