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媽媽寫給一歲女兒一封信

媽媽寫給一歲女兒一封信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6 09:32:36

前幾天整理書櫃時,發現了幾年前寫給女兒的一封信,這是我和當時正處于叛逆期的女兒之間特有的交流方式—書信溝通,我感覺很湊效,我們就這樣特别是在遇到比較大的沖突時通過書信的方式還算平穩地度過了青春期。将此信附後,給正在與青春期作鬥争的家庭提供一點小參考[笑][笑]

媽媽寫給一歲女兒一封信(寫給女兒的一封信)1

女兒上初中後,開始對父母已經不再像小時候那麼依賴了,有自己的思想和見解了,感覺自己已經是個無所不能的小大人了,開始跟父母的思想有一些沖突了,我和女兒的書信交流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産生的。

今天就以發現的這封幾年前寫給女兒的書信為例吧。

好多中學課程進度都會超前學習,在新課本發下來之前就隻能借用高年級同學的舊課本暫用。同事的兒子小女兒一級,我于是自作主張答應将女兒的課本借給同事兒子用,找好課本裝好放在鞋櫃上準備第二天上班帶走。女兒學習完來客廳溜達,一下子發現了她的書被打包好,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便質問我為什麼不征求她的意見,巴拉巴拉一頓後很生氣地跑回她卧室啪把門關上了。一會功夫拿出寫滿字的兩張紙來遞給我後轉身又回屋裡了。女兒當時給我寫的信我沒有找到,大體意思就是她也不是不同意我把書借給别人,但是我根本不征求她的意見就私自把她的東西借用給他人,我的這種做法很過分,非常不尊重她,并用她當時剛剛在政治課上學到的知識教育我,我這樣的行為就是侵犯了她的人權,她覺得我這個媽媽很沒有素質,她對我的這種行為非常生氣,巴拉巴拉滿滿兩頁紙。

看着她反應如此激烈,于是當天晚上在看過她寫給我的信後給她回了一封,内容如下:

媽媽寫給一歲女兒一封信(寫給女兒的一封信)2

你的信已詳閱,謝謝你用這種平和理智的方式跟媽媽溝通。

你的感受以及你所表達的意思,我明白也能夠理解。但是由于我們生長年代成長環境等諸多因素的不同,可能造就我們的觀念思維以及對一個事情的理解都會有所不同,所以即使道理都明白但分歧肯定也還是會有的,關于今天借書并且我沒有征求你的意見這件事情,它的發生從我的角度看主要有兩個原因:

媽媽寫給一歲女兒一封信(寫給女兒的一封信)3

一:我倆相差30歲,這三十年正好是中國飛速發展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30年,你是不會了解我們那個年代的,簡單舉幾個例子:姥姥家五個孩子,不論誰買一本書,五個孩子都會争相傳閱,在學校可能是全班傳閱;八月十五一個月餅被切成幾份每個孩子一份;一雙襪子曾經從姥姥傳到大姐二姐,最後傳給了我,聽說那是姥姥的姐姐從河南寄給她的;一枝鋼筆,聽姥姥說那是她哥哥當兵時送給她的,這支筆也幾乎全家都用過,最後也傳給了我(我是家裡最小的一個)。。。這樣的事情太多太多。因為物質的匮乏,造成事物不斷重複的多人再利用,這涵蓋了我所有的童年少年以及青年時代。這就造就了我們不會象你們這一代一樣把這個東西的所屬分的那麼那麼的明确,界限分的那麼那麼的分明。所以比如借書,這對我而言,在不損害本人利益的前提下,這是資源再利用,這是資源共享,這是很好的事情!所以就借書這件事我根本就沒有多想,對我來說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我并沒想着需要去征求你的意見,更沒有象你想的那麼嚴重要去侵犯你的人權。所以由于時代的不同,會造就我們某些觀念的不同,對同一件事情的認知結果可能千差萬别。

媽媽寫給一歲女兒一封信(寫給女兒的一封信)4

二:你從一個那麼一點點的小人開始,我見證了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聲啼哭,第一次吃母乳的樣子,第一次擡頭,翻身,會坐,站立到蹒跚學步,從抱着你一路小跑去幼兒園,牽着你的小手去上學。。。現在雖然你自己感覺你已經長大了,你已經獨立了,但是在媽媽眼裡,那種始終還覺得你是一個小小人,你的一切還需要媽媽去搭理的思維暫時還很難改變。所以從覺得你整個這個小人都是父母的這種觀念到現在你獨立成人,你的東西就隻是你自己的東西,這種落差還是蠻大的,對這種變化我也需要一個适應過程。

媽媽寫給一歲女兒一封信(寫給女兒的一封信)5

看了你的信我還是非常理解你的觀點,我在挪用你的東西之前應該征求你的意見,站在你的角度你的立場你說得也很有道理,但由于觀念不同,對一件事情的認知你真的不能簡單地描述為是對的還是錯的,是你對還是我對,這就是代溝——這個我自小就在書上看到的把它形容為兩代人不可逾越的一條鴻溝,這是經過多少代人驗證了的真理,因為我們的時代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生存的環境不同,世界觀也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代溝真的不可避免。雖然你可能不覺得,但我已經在很大的程度上盡量去适應社你的變化跟上你的節奏,并盡量縮小我們之間對事物認知上的差異,但是你不能指望我完全改變完全适應你的觀點,就象你不能改變成我的觀念難度是一樣的。觀念這個東西是浸入到骨髓裡的,既然雙方都不能完全改變,那條鴻溝也不可能完全填平,那就隻能求同存異,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盡量縮小我們之間的差異吧。《end》

媽媽寫給一歲女兒一封信(寫給女兒的一封信)6

在我和女兒都讀過了對方的信,都了解了對方的真實想法以後,其實雙方就已經和解了。

用書信的形式溝通很大程度上會避免比較激烈的沖突,書信溝通的好處是大家都可以在比較冷靜的狀态下去思考問題,我覺得特别是在情緒比較激烈時書信交流要比面對面對質好很多,理智很多,也更容易解決問題。在親子教育方面,尤其是孩子青春叛逆期一點就着的狀況下書信溝通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媽媽寫給一歲女兒一封信(寫給女兒的一封信)7

通過這件事我也反思了一下:孩子有些事情确實有她們自己的想法,有些想法可能會讓我們大人不理解,甚至很惱火,但這個時候我們不要簡單粗暴地回怼回去,那樣隻能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其實就這件事我當初看到她的反應還是有些生氣的,感覺你怎麼這麼自私,不就是把書借别人用一下嗎?你至于這樣嗎?但是靜下來想一想,随着時代的發展,他們年輕的一代更注重自己個體的感受,你覺得這是根本不需要在意的小事,可能在孩子心裡卻是看的比較重的大事情。

家長和孩子由于觀念不同遇到沖突不可避免,我感覺遇到矛盾及時地把事情談開,把心結打開讓親子關系更加順暢,否則越積越多,到時候想溝通都不知從哪裡開始了。

媽媽寫給一歲女兒一封信(寫給女兒的一封信)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