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曆史,一個長期穩定發展的國家離不開中央政府對國内各地的強有力管制。隻有擁有足夠完整的内部凝聚力,國家才會長治久安,反之則會動蕩不堪,比如漢朝初期,中央王朝将國土各地分封給諸侯王,使其獨斷一地之大權,最終導緻吳楚七國之亂,危及漢朝國本。不僅中國是這樣,反觀世界更是亦然。
衆所周知,由于地理因素等影響,一些國家國土分隔,從根本上導緻中央政權對各地管理困難,很難形成足夠的内部凝聚力,如被稱為“萬島之國”的印度尼西亞、國土極其狹長的越南等國,沒有強有力的國土凝聚力,發展甚為緩慢。而縱觀世界,有一個國家國土比越南還要狹長,發展卻十分穩健,成為該地區最富裕國家。
▲在稻田中勞作的越南農民
這個國家就是智利,全稱智利共和國。智利,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其領土沿太平洋分布,國土面積75.67萬平方公裡,總人口約1860萬。智利海岸線總長約1萬公裡,其國土南北相距達到4352公裡,東西寬度僅362公裡(最窄處僅96公裡),比越南的地形還要狹長,堪稱世界上國土最狹長的國家。狹長的國土并沒有阻礙智利經濟發展,其經濟反而因此日益繁榮,成為拉丁美洲最富裕國家之一。
▲智利首都聖地亞哥夜景
在拉美地區,從國土面積及人口規模來看,智利并不占有優勢,更不是什麼大國。不僅如此,智利國土分布狹長,跨緯度極大,同其他南美洲國家顯著不同。由于國土橫跨38個緯度,使智利各地區之間的地域差異性十分明顯。智利北部多山,處于沙漠地帶,是地球上最幹燥的地方,南部則是高原極寒地帶,隻有土壤肥沃,降雨豐富的中部地區适宜人類居住。
▲身着傳統服飾的智利兒童
現如今,智利的人均GDP在拉美地區首屈一指,遠超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大國,僅次于烏拉圭。2018年,智利人均GDP達到15923.36美元,是同樣土地狹長國家越南的六倍,成為拉丁美洲最富裕國家之一。有較高的人民生活質量和穩定的政治環境,智利于2010年成為南美洲第一個OECD(經合組織)成員國,并被世界銀行集團視為高收入經濟體。需要指出的是,智利的成功并不僅僅因其國土狹長,還有靠着其自身得天獨厚的發展條件。
▲智利阿塔卡馬沙漠
智利雖同越南一樣,都是國土狹長之地,其國土内本身蘊含的自然資源卻不盡相同。在智利北部地區,有一處叫阿塔卡馬沙漠的地帶,綿延1000公裡,沒有降雨,氣候異常幹燥,是世界上最幹燥的地區之一。然而就在這片沙漠地帶,含有一個長達750公裡,寬23-30公裡的狹長硝石帶。豐富的硝石資源使智利獲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不僅如此,國際天然硝石市場幾乎為其壟斷。智利南部地區,多高原極寒地帶,人們甚少生活于此,也因此原因,南部地區保留了大量珍稀原始景色,在政府的大力宣傳下,每年有大量的海内外遊客來到這裡,給智利帶來了巨大旅遊收益。
▲智利中部地區的農場
再看智利中部地區,因其降雨充沛,土壤肥沃,政府采取合理政策發展大牧場畜牧業。在這片地帶,智利大量種植經濟林木,養殖牲畜,畜牧業和林業已成為智利經濟支柱産業。此外,中部地區還擁有富饒的銅礦資源,每年銅的儲備量達到數億噸,而銅礦業也成為了智利經濟的重要支柱,每年銅礦出口額占到了該國GDP的20%。
▲智利海灘
智利還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智利靠近因秘魯寒流而形成的“秘魯漁場”。作為聞名世界的漁場,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智利也因此有良好的漁業養殖基礎,成為全球人工養殖三文魚和鳟魚的主要生産國之一。
結語
智利國土狹長,雖内部凝聚力充足,但其國土内蘊含着豐富的自然資源,再加之政府的良好利用,智利才能打破僵局,成為南美洲經濟強國之一。
參考資料:
《列國志:智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