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高明而道中庸”出自《中庸》。《中庸》出自《小戴禮記》,為儒家“四書”之一。《中庸》一文,文字簡約,義理艱深,是儒家經典中哲學意味最濃的篇目。
《中庸》和《論語》《大學》《孟子》一樣,意義重大,是古代儒生參加科舉考試的必讀篇目。“中庸之道”和《中庸》一文密切相關。
“中庸之道”,中國傳統思想核心命題之一,曆來衆說紛纭,分歧甚大。
有人說中庸之道是“和稀泥”的同義詞:折衷調和,兩頭不得罪。這是所謂騎牆派做法。
傳統學界認為,中庸之道是“持中”哲學:不偏不倚,保持中立。如漢代鄭玄解“中庸”、宋儒程颢、朱熹解“中庸”皆作如此看。
程颢注解: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朱熹加注曰:中者,不偏不倚;庸者,常也。
總的來看,中庸之道含兩種意義:一是儒家德性“中庸”;二是宇宙、本體論“中庸”。孔孟重點關注前者;《易傳》《中庸》關注後者,兩者缺一不可。
一,中庸第一層含義:孔子儒學之中庸。
作為修德治世之學,中庸說法最早出自《論語》。
孔子說:中庸之為德,其至也矣乎,民鮮久矣。意思是說,中庸之德是很高的境界,很少有人能具備這種德性。
有一次子貢問孔子:子張、子夏誰更優秀?孔子說,子張做事有些“過”,子夏做事則“不及”。子貢說,子張比子夏要好嗎?孔子說:過猶不及。孔子的意思是,子張之“過”和子夏的“不及”都不好。
在孔子看來,中庸之德是持中之道:既不要“不及”,也不要“過”,把握好分寸,不走極端,取其常理。這是孔子中庸之道的真精神。
《中庸》一文專門探讨中庸,多處論及中庸之道。
仲尼說:君子道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中庸時而中,小人中庸無所忌憚也。
為解釋中庸治國之道,《中庸》還舉了一個著名例子。
孔子說,舜是有大智慧的人,舜治理百姓,善于綜合各種意見,如對錯、“過”與“不及”,融合彙通,最後采用“中庸”之道治理天下。
據錢穆先生解讀,中庸辯證法的要義是,不守兩端,取其中間;去絕對之善(聖人之賢)和絕對之惡(愚人之不肖),以中間狀态作為道德标準。
按照孔子劃定的界限,墨家學派主“兼愛”,屬于太“過”,楊朱主“為我”屬于“不及”;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兩者都不好。
如墨子“兼愛”是博愛,墨子說:愛人之父如其父,此要求過于理想化,不合常情、常理,普通人不易做到。楊朱“為我”隻顧自己,無視他人,以自我為中心,既有背德性,也不合實際,屬于“不及”之德。
在孔子看來,中庸之德,基于人性,服務現實,既考慮自身,又兼顧他人,這是中庸之道理想标準。孔子讨論的“仁義智信”、“忠恕”之道,都内含此标準。
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之道并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而是既顧及自己,又顧念他人,兩端保持平衡。這是孔中庸之德的要求,像尊尊親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符合此道。
孔子認為,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倫之道并非無界限和一律平等,而是仁愛中存等級,兼顧中有界限。這才是孔子中庸的真精神,和墨子兼愛有重大區别。
把儒、墨、楊朱三家對比,孔子中庸之德更合實際、更貼近人性,容易被普通人接受。反觀墨家講“兼愛”、楊朱主“為我”,要麼刻意拔高,要麼極端狹隘,讓人難以接受。
《中庸》說:道不遠人,遠人非道;道須臾不可離也,可離非道。《中庸》一文始終強調德性和現實生活的關聯,和孔子意圖至為接近。
孔子中庸之道闡明一個深刻道理:若要從道德上教益别人,讓别人接受,切不能要求過高,不能按照聖人标準,要求普通人同樣毫無利己之念,全心全意為公。在孔子看來,這種道德過于拔高,非中庸之道,一般人很難做到。這是孔子思想的精細、聰明之處。
孔子曾發感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孟子也說,食色性也(告子語)。孔子的意思是,人性是一個多元素整體,既包含道德,也内含生命、生理需求,若要人人皆為堯舜,實為不易。
孔子談論德性,圓融、務實,既講究原則,又重視權變;着眼人生實際,關注人性整體,不走偏鋒;強調推己及人,兩頭兼顧,這是孔子之德的真性情。
遺憾的是,孔子之智慧和圓融到後世儒學手中,變得抽象、簡化、拔高、歪曲,日益遠離普遍人性,遠離現實生活,最後導緻僵硬刻闆,曲高和寡,讓人難以認同。一如魯迅先生對儒教的批判,封建道德是“吃人”文化。
如漢儒董仲舒的“三綱五常”論,程颢、程頤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人欲盡處、天理流行”等看法,皆僵化抽象,遠離孔子本心,淪為道德教條,贻害無窮。
根據亞裡斯多德倫理觀,人類靈魂有理智、情欲兩部分,人的德性表現在用理性駕馭情欲,這是希臘倫理的“中道”觀。蘇格拉底、柏拉圖稱“中道”為“克己”,精神實質極近于孔子中庸之德。
在柏拉圖、亞裡斯多德看來,靈魂的理性和情欲部分能夠實現和解,可以借助“中道”實現和諧統一。
孔子同樣認為,“克己複禮為仁”,克制私欲即為中庸,“仁義”是實現中庸之道的根本途徑。這是東西方“中庸”、“中道”觀的相合之處。
孔子為何重視禮法制度,像婚禮、聘禮、鄉飲酒禮、射禮、喪葬之禮等?其中有何道德緣由?
比如婚禮。《禮記》對婚聘之禮有嚴格、詳盡之規定,像婚聘之期、場所、次數、禮器布置、程序步驟等,皆有詳盡之說明。
根據儒家倫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合天理,順人情,既通于感性,又合乎理性;人情天理在婚禮中實現和諧,婚姻之禮體現中庸之道。
用柏拉圖、亞裡斯多德“中道”倫理來說,婚姻是感性、理性的和解,是人性對立因素實現統一的重要途徑。
二,中庸第二層含義:中庸的宇宙、本體論意義。
儒家重視修德養性,中庸之德宗旨是,人人講團結,講仁義,最終實現天下太平。
孔子不喜談性命,很少論哲理,中庸的哲學、宗教精神,在《論語》中含蓄、隐晦,始終引而未發。
老莊、《易傳》、《中庸》一出,中庸的哲學、宗教内涵,得以彰顯。唯有綜合老莊、《易傳》《中庸》,才能完全理解中庸之道的準确含義。
孔孟是儒學道統,倡導仁義,鼓勵修身,主張積極有為,像“乾卦”“大象”義所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積極進取始終是儒家倫理弘揚的主流精神。
老莊道家接續孔孟而出,和孔孟道德唱反調,反對積極作為,倡導虛靜自守,無為而治,所謂“道常無為無不為也”。
如果按時間順序和儒學内在邏輯,孔孟、老莊之後是《易傳》、《中庸》,《易傳》《中庸》綜合孔孟、老莊之學,繼續深化、提煉儒家中庸之道,直至上升為哲學、宗教。
前人認為《中庸》出自子思、《易傳》出自孔子。後經後學考察,上述說法并無事實根據。現代學界一般認為,《中庸》《易傳》皆秦漢之際無名氏之作(如錢穆)。
雖同為無名氏作品,然《易傳》《中庸》含義深刻,指向深遠,有承前啟後之功,是孔孟、老莊之學集大成者,對後世影響深遠,曆來備受推崇。
其中邏輯可概括為:孔子中庸之道,經《易傳》《中庸》得以最終完善,成為貫通儒家之學核心精神,也是儒、道之後的最高哲學。
從宇宙觀、本體論層面言,何為中庸之道?
《易傳》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合德。《中庸》說,誠者,天之道也;天道和合,化生萬物。據此,宇宙本體中庸之道内含陰陽兩端,天屬陽,地屬陰,世間萬象皆為陰陽兩端之中間狀态。
《易傳》《中庸》一并揭示出中庸哲學的本體精神:陰陽化合之謂道,承載萬物之謂德。正如《易傳》所言:天行健,地勢坤;易者,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
錢穆先生認為,《易傳》《中庸》出于孔孟、老莊之後,是新儒家之學代表;中庸之道,隻有綜合孔孟、老莊之學方能解釋清楚。
老莊反禮樂,倡自然,主張“道常無為”,此為陰陽兩端之陰。孔孟主文化,倡積極有為,此為陰陽兩端之陽。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兩端之中間階段即為中庸。陰陽合一、儒道和合,構成宇宙本體的中庸之道。
所以《易傳》說: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陰陽、柔剛源自老莊,仁義之德取之孔孟,中庸之道包含儒道兩家。儒道兩家“陰陽合德”,“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也”(易傳)。
《周易》六十四卦簡明之極,但含義豐富,外延寬廣,自上而下闡明了萬物變化之理。
六十四卦裡面,隻有純陽、純陰兩卦:乾卦、坤卦(象征天、地),其餘諸卦都包含陰、陽兩端,代表世間萬物的中間狀态——常态。
如屯卦、蒙卦,陰爻、陽爻數量相同,但位置不同;同人、大有卦,陰爻、陽爻數量相同,位置不同;坎卦、離卦,陰爻、陽爻數量、位置不同;頤卦、大過卦,陰爻、陽爻數量、位置均不同,等等。
《周易》六十二卦的哲學宗旨是,世間萬物,生生不息,變化無窮,但萬變不離其宗——一陰一陽之謂道,萬物皆陰中有陽,陽中有陰,此為萬物之常态——中庸之道(棄其兩端,持守中間)。
在《易傳》看來,《周易》已囊括宇宙萬物所有形态,除乾坤兩卦外,其餘各卦均屬中間階段,此為宇宙本體之中庸之道。
中國文化曆來講究天人合一,根據《易傳》邏輯,儒家人文的中庸,和道家自然的中庸,同屬一個中庸,陰陽化合,一以貫之。
《中庸》思想近于《易傳》,蘊含道家哲學;力主天地之道誠實不欺,“天”化生萬物,“地”承載萬物。
《中庸》說:天道之高明,故能覆物;地道之厚博,故能載物;天地之道誠,故能悠久無疆。誠者,明也;明者,誠也。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
上述《中庸》思想也可以用道家話語概括:天地不言,以萬物為刍狗(老子);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莊子)。
《中庸》一文有多處明确言及“中庸”,如君子道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中而時,小人之中庸無所忌憚等。
在《中庸》作者看來,誠是天地本心,中庸道體,不自欺不欺他;涵蓋本末、始終、動靜、是非、生死,無區分、無界限,這是道家思想。高明、博大屬于天地之功,中庸之德:天行健以滋養萬物;地勢坤以厚德載物。此為孔孟思想。
孔子說,君子應努力修身,奮發有為;孟子說,君子應盡心知性,以德化人。《中庸》說,君子盡人之性,盡物之性,盡性知天,即可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孔孟、《中庸》之道,一以貫之,彼此貫通。
站在《易傳》《中庸》立場看,孔孟、老莊又各有利弊和局限。
孔孟強調中庸之“陽”一端——積極作為,自強不息;老莊強調中庸之“陰”一端:持虛守靜,被動承載。《易傳》《中庸》認為,一陽一陰,一動一靜,一實一虛,分為兩橛,不是全德。故《易傳》《中庸》把兩端加以綜合,取其中間狀态:陰陽和合之博大、悠久。至此“中庸”辯證法得以完善。
《易傳》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道之不行,吾知之也。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吾知之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鮮也。
這段話的宗旨是,宇宙之道内含陰陽,持中守庸;知者隻知持虛守靜,不思進取(老莊);賢者刻意作為,有損自然(儒墨);自私者力主“為我”,走向極端(楊朱);普通百姓生活于其中而不自知(民莫不飲食,鮮能知味也),要想實現中庸之道,就很困難了。
據此說,“中庸”是儒道兩家的契合點,《周易》《中庸》既含道家,又含儒家,兩端彙通,方為中庸之道。故《易傳》《中庸》超越孔孟、老莊,是更高一級的中庸哲學。
此外,《易傳》《中庸》更看重變化,重視天地之道的事工、效能,“義理”側重于實在。《易傳》說:生生之謂易;日新之謂盛德;天地之大德曰生。《中庸》說:天道悠久無疆。皆是出于此意。所以《易傳》《中庸》最終導向儒家社會界、人生界,不同于老莊之虛無界。
換言之,相對于老莊的“清靜無為”觀,《易傳》《中庸》距離儒家更近,被儒家奉為經典,反而距離道家更遠。
綜上所述,中庸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主流精神,其豐富、深刻内涵和儒道兩家皆有關聯。從百姓日用之“形而下”層面看,中庸之道是指生活的常态——中間狀态(陰陽、美醜、善惡、是非之相輔相成)。從哲學、宗教之“形而上”層面看,中庸之道内含宇宙之德(一陰一陽之謂道)。兩者加起來,便是中庸之道根本特點:極高明而道中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