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住院的孕婦楊女士猝死一事引起業内外高度關注。34歲的楊女士,妊娠26 周(自然受孕),高血壓(既往有高血壓病史十餘年)合并子痫前期,1月11日出現胸痛繼而突發呼吸心跳驟停,經搶救無效死亡。屍體解剖證實為主動脈夾層破裂出血。
有妊娠高血壓就有可能出現主動脈夾層嗎?
主動脈夾層有哪些預警信号,究竟該如何防治?
主
動脈是人最重要的血管。在人的一生中,心髒射出的血液經過主動脈要運送約20億公裡的裡程。主動脈的管壁在結構上由三層組成,最薄的是内膜層,中間的是中層,最外層的是外膜。主動脈夾層系指由各種原因造成的主動脈壁内膜破裂,血流進入主動脈壁内,導緻血管壁分層,剝離的内膜片分隔形成“雙腔主動脈”。
男性多見 女性更危險
主動脈夾層根據主動脈受累的範圍不同有Stanford和De Bakey兩種不同的分型(見圖)。
目前Stanford分型更為常用,凡是累及升主動脈的夾層均定義為A型主動脈夾層,僅鎖骨下動脈以遠主動脈受累的夾層定義為B型主動脈夾層。
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預後較差,發病48小時内死亡率超過50%,是一種災難性的疾病,往往需要急診外科手術方能挽救生命。相對于A型主動脈夾層,B型主動脈夾層預後相對較好。
根據發病時間,主動脈夾層分為急性主動脈夾層和慢性主動脈夾層。發病時間小于14天的主動脈夾層定義為急性主動脈夾層,大于14天的主動脈夾層定義為慢性主動脈夾層。
主動脈夾層年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六,男性發病率顯著高于女性。歐洲IRAD注冊研究顯示男性占65%,我國的報道顯示男性占85%。但女性患者的預後較差,這主要是由于女性的症狀表現有時不典型進而導緻診斷不及時。歐洲的主動脈夾層平均發病年齡約為63歲,中國患者的平均發病年齡更為年輕,約45歲。
冬季為高發季節
主動脈夾層發病的最主要危險因素是高血壓,發病人群中65%~75%血壓控制很不理想。其他和主動脈夾層發生有關的危險因素包括主動脈瓣異常、結締組織病、主動脈疾病家族史、心髒手術病史、吸煙史、胸部外傷、靜脈毒品注射病史等。
國外數據表明,20%死于交通意外患者的直接死亡原因為主動脈夾層導緻的主動脈破裂。
出現以下症狀時應警惕主動脈夾層
嚴重疼痛
嚴重疼痛是最常見的症狀。疼痛的性質可以是撕裂性,也可以是刀割性。80%疼痛部位在胸部,其他疼痛的部位可能是背部或者腹部。前胸疼痛劇烈可能是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B型夾層背部和腹部疼痛更為多見。
肢體脈搏異常
30%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某個肢體脈搏異常,15%B型患者某個肢體脈搏異常。如果嚴重胸腹部疼痛伴某個肢體脈搏異常,則高度懷疑急性主動脈夾層。
急性主動脈夾層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有心包填塞、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胃腸道缺血等。升主動脈破裂出血導緻心包填塞是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的最主要死因,急性左心衰是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的第二位死因。
主動脈夾層死亡率極高,應積極預防
高血壓患者,嚴格控制血壓尤為重要。
部分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由于呼吸暫停時嚴重缺氧,導緻血壓升高,進而導緻主動脈夾層發生,此類患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冬季為主動脈夾層好發季節,高危患者此時應提高警惕,避免主動脈夾層發生。
文/北京安貞醫院心髒外科中心 葛翼鵬
圖/源自網絡
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點擊下方“閱讀原文”自助獲取轉載授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