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6月末,申城仍然處在黃梅季中。即使是雨水間歇期,相對濕度依然維持在較高的水平。而今天晚些時候,梅雨又要回來了,本周剩下的日子,陰雨每天報到。
黃梅天裡,很多東西潮乎乎:衣服、被子、書本、牆面……防黴防潮成了許多家庭的頭等大事。除了傳統的除濕方法,近年來,更多人用起了除濕盒、除濕袋、除濕機等現代化的除濕産品。
周到君觀察發現,在網上銷售火爆的“除濕神器”中,那些能直接看到“除濕後的積水”的産品更受歡迎。
而在傳統除濕方法中,合理的門窗開閉是減少室外濕氣進入室内的有效手段。黃梅天裡,門窗開閉需要和天氣、風向、時段等多重因素結合。
家住一樓的小沈趁着“618”囤貨期間,給家裡買了一堆的“除濕袋”。盡管已經在網上火了有兩年,但小沈今年是頭一次使用。“聽同事說很好用。”
他将買來的除濕袋分别挂在衣櫃和書櫃中,一周後,除濕袋下方就積了約半袋水。
過去,黃梅季節小沈會在衣櫃等位置放置活性炭包,但在嘗試了除濕袋後,他表示今後會更多使用除濕袋,因為能看到除濕袋中收集到的水,“更直觀,心理上也感覺更有效果。”
像小沈一樣的消費者不在少數。周到君搜索電商平台發現,以除濕袋、除濕盒為關鍵詞的商品鍊接,月銷過萬的有近20個。其中,兩大主要品牌的月銷售量更是超過了9萬和8萬。
在用戶評論中,能看到大量好評。有人表示:“上海梅雨季必備,24小時全屋空調的可以忽略此産品。最近用的很快,3、4天就滿滿的一袋子水,梅雨尚未過去,防黴仍需繼續。”浏覽這些評論可以發現,家住低層的用戶更受防潮問題困擾,對此類産品的需求也更旺盛。
性價比高也是這類産品銷量大的關鍵因素。對于最熱門的除濕袋,兩家主要品牌同時給出了10袋(總共2300克)15.9元的價格,如果雙倍購買則贈送6袋,26袋售價31.8元,還包郵,等于一袋僅需1元多。
可能有的朋友會好奇,這種除濕袋是如何做到“集水”的?
其中一家熱銷店鋪的客服解釋道,這種除濕袋中的白色顆粒是球形氯化鈣。和石灰除濕相比,氯化鈣除濕更加安全。“根據濕度和放置位置的不同,效果也會不同,有的時候積水快,有的時候積水慢,還有的時候看不出來積水。”
這是因為,氯化鈣從空氣裡吸水後,先形成氯化鈣結晶,隻有當氯化鈣結晶飽和後,水才會流到下面的袋子中。
周到君注意到,有些除濕袋的内部僅有氯化鈣顆粒,有些則會在氯化鈣顆粒中再添加一些黑色的活性炭顆粒。
除濕盒的原理則和除濕袋相仿,上層氯化鈣,下層空間由于收集水分。區别是一個為挂式、一個為放置式,可根據不同需要選擇。
同樣能直觀看見效果的還有除濕機。
和局部為物品除濕的除濕袋、除濕盒相比,除濕機直接作用于房間空間,對人的體感影響更明顯。電商平台上銷量排名前列的除濕機,價格從數百元到數千元不等,月銷量均有數千。
其中,月銷量過5000的均為千元以内機器,唯一月銷量過萬的是一台滿減後到手200餘元的小型除濕機。有顧客表示,“關閉門窗開一夜,裡面有小半盒水。”
除濕機的價位分檔,與功率和可除濕面積密切相關。
比如上述200多元的小型除濕機,功率65W,水箱容量2.5升,适用于21-30平方米以内的空間,且不支持智能。放一台在卧室或小書房很實惠。
而另一品牌2000元以上的除濕機,功率635瓦,水箱容量8.5升,适用面積50-120平方米的空間,支持智能設備,可放在大客廳或整屋使用。
除了靠“買買買”來防潮,還有一些傳統防潮手段很靠譜。
氣象部門提醒大家,控制門窗的開閉是阻止濕氣大量進入室内的好辦法。
在天氣濕度高和雷雨天氣不要開窗,以減少水汽進入室内。如果想要開窗透氣,也有風向上的講究,提倡隻開啟下風方向的門窗,關閉朝南或東南方向(即上風方向)的門窗。
等霧氣散去大部分,或者出太陽時,再打開門窗,最好是開朝北的門窗。時間方面,中午時候空氣濕度處在最高值不要開窗通風;清晨7-8點空氣流暢、傍晚5-7點空氣濕度低,這時開窗通風最科學。
上海市疾控中心提醒,居所“局部”需要重點防潮,比如廚房、衛生間。
在廚房可以使用蘇打粉除濕,将蘇打倒入用完的除濕盒中,用塑料膜封上,在塑料膜上弄幾個小洞,放到要除濕的角落即可。
在衛生間可以使用洗衣粉除濕,打開新的盒裝洗衣粉,用塑料膜封上,在塑料膜上戳幾個小洞,洗衣粉吸飽水分結塊後仍可拿去清洗衣服。
對于黃梅天氣裡容易滋生的蒼蠅、蚊子及其他小蟲,可到中藥店買一點蒼術、白芷、艾葉、野菊花之類的中藥,回來做成煙熏劑來驅蟲防蟲;封閉衛生間、廚房的下水道接口,堵住蟑螂的“入口”。
來源:周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