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美食,恐怕全國各地的人民,都能侃侃而談。要是說起自己家鄉的美食,那更是“如數家珍”。無論是街邊随處可見的小吃,還是招待親朋好友的宴席,中餐菜品之豐富、色澤之豔麗、做法之多樣,說是當世第一,并不過分。
但反過來,又有不少國内的朋友在了解、品嘗過歐美國家的飲食後,幾乎無不感慨其單調、乏味。有些更是被國人視為黑暗料理。那麼,問題就來了:他們真的不擅長做飯嗎?
首先我們要先确定的一點是:不是他們天生“手殘”,不能好好做飯。
中西方在飲食文化上素來有所差别,且這些差别不是在近代才産生的,其原因也是複雜多樣的。
例如在農業結構上,我國的氣候條件和地質條件,必然以種植糧食作物為主,我們的主食也一直以“米面”為主(馬鈴薯、玉米均為外來農作物),再輔以蔬菜和少量肉類;
而歐洲國家普遍畜牧業較為發達,牛羊肉對他們來說更容易“獲得”,因此西餐中必然會出現大量“肉食”和乳制品。
從口味偏好來看,我國廣闊的地域形成了“南甜北鹹”的分布特點。同時又由于不同地域間的氣候差異,各地區都有自己偏愛的“烹饪方式”。
并且由于中華民族自古都有民以食為天的觀念,“吃飯”對我們來說一直都是一件大事,這才導緻了今日中餐的“内容”能如此豐富。
相對而言,西餐的做法就要單調得多,基本離不開煎、炸、烤、煮、拌。前三樣本質上基本相同,“煮”是中餐裡最為基礎的做法,“拌”同樣難度不大。
可以看出,西餐的烹饪思路,就是用最快捷的方式,把食物弄熟,且不會太難吃(因為油多);如果可以生吃,就再好不過了(拌)。
到了近代,西方的飲食習慣被進一步簡化。“工業化”的到來讓“吃飯”這件事變得更加簡單。特别是像美國這樣建國一共才兩百多年的新興國家,卻誕生了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等諸多“快餐巨頭”。它們代表的,恰恰是西方“高度工業化”下,餐飲的最終形态:簡單、便捷、營養。
而在如今一衆西方國家中(主要指發達國家),真正能稱得上“大餐”的,恐怕隻有法國。為什麼呢?因為它比英國等更早邁入工業化進程的國家,晚了上百年。也就意味着,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将其曆史上的許多精湛、高超的烹饪技藝和傳統菜肴保存下來。
當然,這也側面證明了,像法國這樣的國家,對“傳統美食”的保護和傳承方面,做得更好。
那麼,工業化為何對一個國家的飲食産生如此巨大的影響?道理很簡單:當越來越多婦女和男人一樣,走進工廠,走進公司,他們留給家庭的時間也就越來越少。科技的進步帶來的是勞動門檻的降低,同時也帶來了生産力的解放。
與此同時,冷凍保鮮技術的不斷升級、罐頭食品愈發成熟等等,都讓“吃飯”這件事變得越來越簡單。到了今天,豐富多彩的娛樂方式,又讓他們更加堅定了“不要把太多時間花費在吃飯”上的觀念:因為更多的自由時間,就意味着更好的享受生活。
由此可見,中西方在飲食上的差異,是由過去千百年來的曆史進程的不同,和地域、民族特性等多種因素共同造成的。
以上隻是個人的一點淺見,如有纰漏之處,還請多多包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