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國高質量發展方向是什麼?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什麼是高質量發展?,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未來我國高質量發展方向是什麼?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什麼是高質量發展?
1.高質量發展是黨對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判斷
高質量發展是面對世界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潮流,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中低速發展新常态、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之際,黨中央對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階段的判斷,也是對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在會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海外委員和中方企業家委員時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中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經濟發展階段的認識不斷深化。2013年提出我國經濟發展正處于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2014年提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态,經濟發展不隻是拼速度,而是要從長久持續穩定的角度,強調内在的發展質量。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因此,高質量發展首先是對我國經濟發展階段的判定。
2.高質量發展就是經濟發展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
高質量發展就是從簡單追求數量和增速的發展,轉向以質量和效益為首要目标的發展。其基本要求是生産要素投入少、資源配置效率高、資源環境成本低、經濟社會效益好。從根本上說,高質量發展是從解決社會各方面産品和服務供給“有沒有”“大不大”“足不足”轉向解決“好不好”“優不優”“美不美”的問題,是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由注重速度轉向注重質量和效益的發展。
3.高質量發展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
高質量發展是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目标和新要求。高質量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的綜合發展,包括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動力高質量,經濟結構、供給體系高質量,社會保障支持體系高質量,綜合效益高質量等方面。它既包括社會發展鍊條上的經濟發展這一起點,也包括政治、文化、社會制度等方面的成熟與否,還體現着社會發展的根本理念和最終目标。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高質量發展不隻是一個經濟要求,而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總要求;不是隻對經濟發達地區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區發展都必須貫徹的要求;不是一時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須長期堅持的要求。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揚長補短,走出适合本地區實際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高質量發展是綜合式發展。它以經濟高質量發展為起點,逐步跨越經濟領域,向社會生活的各領域滲透。它既要具有科學的發展理念、科技創新的持久動力、合理的經濟結構、滿足需求的有效供給體系、多樣平衡的生态環境、堅強有力的社會保障體系,同時也要具有健康和諧的社會環境,實現公平美好的社會效益。在我國現階段,高質量發展已不是單一的經濟發展要求,而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進程中,國家在内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政治文化社會生态等各方面綜合全面發展的内在要求。所以高質量發展是社會的綜合式發展。
4.高質量發展是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
我們追求高質量發展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發展而發展,而是以經濟高質量發展帶動整個社會平穩和諧,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人民的利益、願望和要求,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能給人民帶來更大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能夠産生更大福利效應的發展。
因此,高質量發展鮮明地體現了社會主義本質和價值追求。高質量發展就是在遵循經濟發展規律、應對國際競争、順應社會發展趨勢的條件下,高水平、高質量地實現人民所想、所願、所求,這一發展目标鮮明體現了人民利益至上的價值追求,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所決定的。
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發展最初是以經濟發展要求為起點,拓展到我國政治、文化、社會、生态建設各方面,涉及軍事、科技、教育、醫藥衛生、社會服務等各領域各行業。因此,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推動高質量發展,就要從戰略高度确定曆史方位、做好頂層設計。
1.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明确新階段發展目标
新階段發展目标,就是指我國在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目标之後,從現在到本世紀中葉,向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第二個百年目标邁進,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發展的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從初級階段向更高階段邁進的要求。”
2.推動高質量發展要貫徹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理念就是指揮棒、紅綠燈”。新發展理念是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對我國社會發展全局具有戰略性、綱領性和引領性作用,集中體現了我國的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着力點。在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就要堅定不移地用新發展理念統領發展全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關鍵;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内在要求,既是發展手段又是發展目标,同時還是評價發展的标準和尺度;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就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開放是國家發展的必由之路,就是要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充分運用人類社會創造的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和有益管理經驗;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既要不斷把“蛋糕”做大,又要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讓人民群衆有更多獲得感。
3.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構建新發展格局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指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格局。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争新優勢的戰略選擇,是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戰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我國作為人口衆多和超大市場規模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立足國内、依托國内大市場優勢、化解外部沖擊和外部需求下降帶來的影響,增強自身的生存力、競争力、發展力、持續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在于經濟的循環暢通無阻,最本質特征是具有高水平的自立自強、自主創新體制機制,實行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形成對全球資源要素的強大吸引力、國際競争力和全球資源配置的強大推動力。
4.推動高質量發展要牢牢把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
由于社會主要矛盾已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矛盾從需求與供給的關系角度來說,焦點在于供給側。也就是說,伴随着生産力水平的提升和物質産品的豐富,社會成員的需要已從追求“有”和“足”,轉向了追求“美”與“好”。社會所提供的産品和服務,從質上已經不能有效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隻有從根本上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不斷改善供給結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作為主線,改變和提升産品供給質量,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5.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把實體經濟特别是制造業做實做強做優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财富之源。”任何國家經濟發展不能建在缥缈的空中,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中,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能讓經濟脫實向虛,而是要把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要以實體經濟特别是制造業的發展為支撐,加快構建市場競争力強、可持續的現代産業體系。
總之,進入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由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邏輯、曆史邏輯、現實邏輯決定的客觀要求,隻有從戰略高度明确曆史方位,以新發展理念為統領,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構建可持續的現代經濟體系,才能從根本上推動高質量發展,體現社會主義本質要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