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燈停 綠燈行”
這句交通标語耳熟能詳,
不過在生活中,
總有些人将信号燈擱置腦後,
“湊夠一撥人就可以走,和紅綠燈無關”
就是如此任性。
然而,據相關部門統計,在每年的交通事故中,53%的緻人死亡交通事故是由行人和非機動車過馬路闖紅燈引起的,這已經成為交通安全的主要殺手之一。
為了整治行人和非機動車闖紅燈現象,近日,鄭州警方再次推出新措施:紅綠燈路口試行伸縮護欄。這種平常用在門口的伸縮欄杆,成了交警手中治理闖紅燈的“利器”。
紅燈亮起時,路口的交通協管員會将伸縮護欄拉開,隻留右側一米左右的空間,供右轉的非機動車通過。綠燈亮起時,交通協管員再将伸縮護欄合起,供非機動車通行。
其實在幾年前,呼和浩特、福州、徐州、濟南等地區,也在一些十字路口安裝了伸縮護欄,引來群衆熱議。不少市民認為,加裝護欄雖然能減少闖紅燈,但會加大治理成本。
目前,在鄭州試運行伸縮護欄的路口,除了中原路嵩山路,還有建設路嵩山路、金水路文化路、金水路玉鳳路、金水路黃河南路、金水路農業南路、二七路康泰路6個路口。
效果到底怎樣,咱還得觀察一段時間。不過,闖紅燈一族,還是好好遵守交通規則安全出行吧。
新聞拓展
各地是怎樣治理闖紅燈現象
深圳:“AI刷臉”執法
今年5月開始,深圳交警開始在全國率先啟用“AI刷臉”執法,對行人闖紅燈行為進行治理。闖紅燈者被設備抓拍後,經人臉識别系統自動比對,違法行為人的身份信息即被推送至執法平台進行人工審核确認,确認完成後,系統将自動提取違法行為人在交警備案登記的手機号碼,并發送違法處罰告知信息。
未來,“闖紅燈”還可能會與信用機制挂鈎,比如與個人信用體系打通後,闖紅燈次數太多,可能會影響到個人征信、貸款等。
北京:路口“曝光屏”直播行人闖紅燈
北京通州,采用了大屏幕、攝像探頭和喇叭組成的新型違章抓拍系統。這一新型設備的攝像探頭正對人行橫道,如果有人闖燈,系統就會響起提醒聲音“您已闖紅燈,請退回停止線内”,大屏幕也實時播放斑馬線行人的畫面。
但目前還處于試點公測階段,尚未進入推廣,也還尚未宣布與個人信用挂鈎或有明确處罰機制。
湖北:“噴水”提醒懲罰機制
湖北黃石大冶在一個路口處設立了“噴水”裝置。紅燈亮起時,如果有行人越過路口和斑馬線的交界處時,裝置會噴出一道水霧,并語音提示行人不要通行。如果違規闖紅燈,就有濕褲風險。
湖北交通部門标明,未來除了“噴水”,也會有“抓拍”系統,把闖紅燈跟身份信息結合起來治理。加大力度整治不文明現象,勢在必行。
安徽:“集贊頂罰”
6月27日,合肥廬陽交警大隊在轄區整治非機動車、行人違法時放出大招,非機動車、行人在出現交通違法行為時,有三種處罰方式可以選擇。除了拿小紅旗協助交警執勤半小時以上,違規市民還可以拍張違法的照片發朋友圈配文集5個贊,就可以免罰。
據了解,“集贊頂罰”這個處罰得到多地效仿,交警部門正是抓住這些違法人抱着“家醜不外揚”的心理,采用微信曝光積攢免罰的方式,一下讓交通違法醜事“地球人都誰知道”,違法者感到無地自容。此舉既有人性化執法一面,又有心靈震撼的一面,效果也是不錯的。
來源:河南廣播電視台都市頻道《都市報道》記者:李解(播出時間:每晚19:00)編輯:祁某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