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範進中舉》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在範進好不容易高中舉人以後,竟然一時間無法接受現實的巨大驚喜導緻瘋癫。
最終多虧範進的老丈人胡屠戶給了他一巴掌,才終于讓他清醒過來。
很多人對此一直難以理解,僅僅隻是中了個舉人而已,為何能夠如此興奮?甚至到了瘋癫的程度。
如果是狀元還能理解,畢竟是天底下獨一份的人物。
可隻是一個舉人,除去範進所在的地方之外,其他地方同樣有無數舉人,這至于讓他如此癫狂?
事實上,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是,如果将範進的官職放到現在,特别是經過一生的努力以後才達到這個高度,或許人們比範進還要癫狂的多。
接下來不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範進中舉以後為何會瘋?一個小小的舉人真的值得如此高興?
艱難的功名之路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範進考取功名的道路,究竟有多麼艱難。
在《範進中舉》這篇文章之中,我們了解到範進屬于一個絕對的寒門,不僅呆頭呆腦、窮困愚笨、而且對身邊的所有事情都逆來順受,酸腐至極。
像胡屠夫在他高中秀才以後還能教訓他,這就說明胡屠戶完全不在乎範進。
關于這一點,很多人可能都不太理解。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一個年輕人高中了秀才,胡屠戶絕對不敢用教訓的口吻和對方交談,畢竟年輕就代表還有很多機會。
說不定在未來的某一天,對方就高中了舉人,有了做官的資格。
可範進不一樣,當時的範進已經54歲了,這個年紀才勉強進了學,當上了秀才,胡屠夫自然不會放在眼中。
在胡屠戶看來,到了這個年齡段,除非是“神仙顯靈”,否則範進此生都不會有任何做官的機會和可能性。
面對現實的挫折、生活的重壓、老丈人的否定,相信不少人都已經被壓垮了。
隻是科舉制度的存在,範進心中的執著依舊支持他繼續追求功名,從這裡便可以看出當時的科舉制度對這類“秀才”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窮盡一生才達成心中的理想,情緒出現巨大波動,自然是十分正常的一件事情。
其次,舉人究竟代表了什麼?
在原文範進中了秀才以後,胡屠夫以及周邊鄉親鄰居雖然都前來對範進表示恭喜祝賀,但這份恭喜其實是有限度的。
以胡屠戶為例,在範進中了秀才以後還吐槽了範進許久。
不僅如此,胡屠戶還曾提到讓範進不可以和平民老百姓作揖、平起平坐,以免壞了學校的規矩,也讓自己臉上無光。
從這裡便可以看出來,雖然範進的社會地位有了一定的增長,但此時的胡屠戶,說話的身份角度依舊是從“長輩”出發。
可得知範進中舉以後,胡屠戶便肉眼可見的慌亂了。
尤其是衆人要求胡屠戶扇範進一巴掌并且要求他哄騙範進得知的消息都是假的的時候,胡屠戶卻表示:
“雖然是我女婿,如今卻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
由此可見,舉人和秀才雖然隻有鄉試阻隔,但兩者的社會地位差距,遠比人們想象的還要大。
如果回到那個時代,在擁有和範進相同的人生經曆以後,即便是現代人,也同樣有可能陷入癫狂的狀态。
更重要的是,在了解現代社會知識的情況下,被迫接受那個年代相對無知的社會環境以及主人公窮困潦倒的生活,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不忘初心?
關于這一點,相信很少有人能夠給出肯定的答案。
在《儒林外史》中,範進最終高中進士,成為朝廷禦史,再後來更是被命名為山東學道。
而這一職務如果放在今天,堪比現如今的省教育廳廳長。
試想一下,如果範進沒有高中舉人,之後的這一切是否還有可能發生呢?
人們都知道《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是想要對當時社會的陰暗進行諷刺,而範進其實就是吳敬梓特意刻畫的一個代表性人物而已。
可範進自身并沒有錯,錯的是那個時代,以及那個時代背景下的特殊制度。
因此,範進的瘋癫,我們完全能夠理解。
盡管在後人心中,範進已經無法擺脫酸腐的形象。
可無論如何酸腐,最終也算是取得了成功,并且也從瘋癫的狀态之中蘇醒了過來。過程雖然荒唐,好在結局還算圓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