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甯位于浙江省北部,是一座隸屬于嘉興的縣級市。“海甯”之名最早見于南朝陳武帝永定二年(558年),取“海洪甯靜”的寓意。
海甯出才子,是徐志摩、金庸的故鄉,素有“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皮革之都”的美譽。
本組圖片拍攝于1932年前後,拍攝者為美國人羅伯特·拉裡莫爾·彭德爾頓。
鄉村景象
從杭州前往海甯的路上,路邊種植着桑樹、水稻和竹子 。在一方池塘的周圍,散落着農民的茅草屋,一片濃郁的江南田園風光。
舊石堤
汽車沿着舊石堤改造的公路行駛,看到堤下整齊的新墾農田和桑樹林,攝影師忍不住下車拍下了這張照片。在汽車前面,一個挑着擔子的男子在緩慢地前行。
挑夫
一群男子挑着擔子正在疾步行走,擔子兩頭的壇子形的容器非常有特色,裡面裝着的是泥土。可能是要前往水邊作業,挑夫們都把鞋子脫了下來,打着赤腳幹活。
整理農田
一名男子正在豆田裡挖灌溉用的地溝, 莊稼地的四周種着桑樹。海甯有“絲綢之府”的美名,種桑養蠶曆史非常悠久。位于海甯周王廟鎮西南6公裡處的雲龍村,更是以精湛的“養蠶絲織技藝” 聞名于世。
一塊墓地
桑樹林邊上,有一塊家族的墓地,四周有高大的松樹環繞。距離墓地不遠處, 有一座石闆小橋,簡易而古老,凝集着歲月的滄桑。
茂密的竹林
海甯境内一片茂盛的竹林。竹子的用途很多,可以編制各種器物,做建築材料或紮籬笆。圖中竹林邊擺放的水缸是将竹葉漚成肥料的裝置, 一點都不浪費。
鎮水鐵牛
這座犀牛造型的鐵牛位于海甯海堤之上,人們相信有了它就可以保護城市免受水患的侵害。鐵牛旁邊是一座四方亭子,有不少人正站在亭子下觀看風景。
觀潮人
海甯有潮鄉、潮城之稱,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日,是錢塘江漲大潮的時候。從漢魏開始,人們就有來此觀潮的習俗,到了唐宋時期達到鼎盛,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曆史。
錢塘潮汐
“錢江湧潮”是人間罕見的勝景,被譽為“天下第一潮”。潮起之時,江水似一條閃亮的銀線從遙遠的天際滾滾而至,夾帶排山倒海之勢撲向堤岸,令人歎為觀止。
海甯海堤
潮水褪去, 江岸的堤防的設施越來越多地顯露出來。可以看到,有帆船被潮水沖擊擱淺在堤防邊的石階上。
揚帆遠航
潮水退卻後,遼闊的海面之上,兩隻木船正揚帆前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