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管理員(storekeeper), 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對倉庫物品的管理發揮好倉庫的功能。崗位職責包括: 按規定做好物資設備進出庫的驗收、記賬和發放工作,做到賬賬相符。随時掌握庫存狀态,保證物資設備及時供應,充分發揮周轉效率。 定期對庫房進行清理,保持庫房的整齊美觀,使物資設備分類排列。存放整齊,數量準确。
那倉庫管理員的工作重點有哪些呢?
以小編多年倉庫管理經驗來說,我覺得主要是兩方面:一是人貨安全;二是高效運營。市場上能做好這兩點倉庫管理員不到20%的比例。
具體來說,人貨安全指的是倉庫管理員需要确保自身和庫區相關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及倉庫所存儲貨物的安全。
關于“人”的安全的保障,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 所有相關操作人員需執證上崗,禁止無證操作。例如:必須持有叉車證的員工才可以操作叉車。
- 所有相關操作人員需按标準作業要求操作。仍以叉車工為例,叉車工需要嚴格遵守叉車的駕駛要求,比如車速不能超過10km/h,配帶安全帽駕駛等等。
- 實時監督。人總是有惰性的,作為倉庫管理員需要實時監督,做好記錄,确保前面兩點做到位。
關于“貨”的安全的保障,簡單來說就是“不少貨,不壞貨”。
保障貨不丢是倉庫管理員最基本的要求,貨不損壞是更高一點的要求。
這也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着手。
- 做好入庫、出庫管理,每日都确保實物進出與相應數據單據一緻,并做好相應記錄。
- 做好倉庫内貨物盤點管理,并借助日盤、月盤等方式及時發現庫存差異,借助出入庫記錄,找到差異原因。
- 嚴格按照操作流程進行作業,特别是對于異常情況的處理,做好相應記錄。
對于倉庫管理員來說,人貨安全是工作的下限,除此之外,他的工作的重心就需要放在如何高效運營。
而倉庫管理相關的工作相對來說是較為機械、重複,又是勞動密集型的,高效運營就體現了倉庫管理員的能力上限。那有什麼的管理方法可以借鑒的呢?
常用的管理工具有5S,7大浪費和PDCA,下面一一展開來說。
首先是5S。
它分為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又被稱為“五常法則”。
具體來說:
- 整理(SEIRI):要與不要,一留一棄。把庫區内要的東西和不要的東西區分出來,不要的東西直接丢棄。
- 整頓(SEITON):科學布局,物歸其位。為每個貨物指定對應的庫區,并把貨物放在它應該放置的庫區。
- 清掃(SEISO):清除垃圾,美化環境。全員參與,共同打掃庫區。
- 清潔(SEIKETSU):潔淨環境,貫徹到底。做好清掃記錄,定點定時檢查監督。
- 素養(SHITSUKE):養成習慣,形成共識。
做好5S,倉庫現場的管理基本上可以做到有序整潔。
其次是7大浪費。
這是日本精益運營專家大野耐一(Taiichi Ohno)提出的,他把大規模制造方法的浪費劃分成七個主要類别,也稱作為TIMWOOD:
- 搬運的浪費Transportation
- 庫存的浪費Inventory
- 動作的浪費Motion
- 等待的浪費Waiting
- 制造過多的浪費Overproduction
- 加工的浪費Overprocessing
- 返工的浪費Defects
對于倉庫的管理可以借鑒這個方法,其中搬運的浪費、動作的浪費、等待的浪費和返工的浪費這四個浪費是最常見的浪費,倉庫管理員可以從這個四個方向着手,減少浪費,提高運營的效率。
最後是PDCA,又稱戴明環。
它是全面質量管理的思想基礎和方法依據。PDCA循環的含義是将質量管理分為四個階段,即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 和 Action(處理)。
倉庫管理員在進行降本增效的項目實施時,就可以參照戴明環的思路進行項目的計劃、執行、檢查和處理,從而保證為倉庫管理帶來改善帶來相應的成效。
結合以上三個工具的靈活運用,這樣的倉庫管理員基本已經在平均水平之上。如果可以進一步要根據實際業務的情況,做出相應庫位調整,甚至可以提出優化庫存計劃方案,那就會是優秀的倉庫管理人員。
總的來說,倉庫管理這項工作相應來說是偏向執行端的操作,它需要從業者耐得住寂寞,幹得了苦力,摳得住細節。大部分行業都離不開倉庫管理,特别目前電商平台的快速發展,對優秀的倉庫管理員的需求愈發強烈,也希望更多的有識之士可以投身這個行業,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提供支撐保障。
我是,管理一一說。
分享商業洞見,助力職場飛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