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字号全聚德的日子并不好過。10月21日晚,全聚德發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報,營收和利潤雙雙大幅下滑。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91億元,同比減少12.62%;淨利潤5260萬元,同比減少59.09%;扣非淨利潤為3902.17萬元,同比減少68.53%。
未來也不甚樂觀。根據全聚德披露的對2019年度經營業績的預計:2019年全年淨利潤變動區間為2191.27萬元至4382.53萬元,淨利潤變動幅度為-70%至-40%。
對此,全聚德表示,公司預計營業收入同比存在下行壓力,導緻利潤水平有所下降。公司将采取多項應對措施,積極調整經營工作。
全聚德品牌
在此前公布的業績快報中,全聚德曾提及業績不理想來源于餐飲門店接待人次減少,營收下滑,同時帶動部分上遊食品工業收入減少。
實際上,全聚德業績走下坡路早已開始。根據《界面新聞》的報道,2016年至2018年,全聚德的營業收入從18.47億元降到了17.77億元;同期,淨利潤依次約為1.27億元降到了0.57億元。
截至上半年,全聚德擁有門店116家,其中直營店46家,國内特許加盟店63家,海外特許加盟店7家。貢獻了絕大多數營收的華北地區門店,降幅達16.02%,财報中列舉的占公司營收或營業利潤10%以上的六大區域市場(華北、華中、華東、西北、東北、西南)的收入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全聚德目前旗下擁有四個品牌,包括全聚德、仿膳、豐澤園和四川飯店。其中,仿膳為休閑食品品牌,在天貓設有旗艦店,主要銷售糕點、鴨掌、鴨脖等。據2019年半年報,全聚德在食品銷售上的營收為1.96億元,同比減少9.34%。而豐澤園飯店和四川飯店兩個品牌,在财報中并未過多提及。
“品牌老化”、“老年危機”是這家烤鴨老字号近年來被不斷诟病的問題。随着消費者可選擇對象的多元化,全聚德正在淡出人們的視野。
全聚德
全聚德的品牌困境業績下滑的背後,是“老字号”品牌的轉型困境。
在品牌創新上,全聚德在接受《華夏時報》采訪時曾表示,公司明确了實施品牌系列化發展的戰略調整思路,重新梳理品牌,進行公司整體架構的再設計。
全聚德曾經請了一個知名的定位咨詢公司做咨詢,咨詢公司認為全聚德的成長一定要來源于全聚德品牌的成長,所以它的策略是開加盟店連鎖店全國擴張。
不過,在高維學堂的馮衛東老師看來,這其實恰恰是在毀滅這個品牌,因為在消費者心智中,“全聚德”就是一個老字号,屬于高端餐飲品牌,而快速擴張的結果,恰恰是稀釋了它的品牌價值。
品牌價值
馮衛東認為,“全聚德”應該作為一個餐飲界的奢侈品牌去發展,比如進入米其林三星。它曾經接待過那麼多國際政要,品牌戰略絕不應該是走出北京、開小店,而是保持大店直營不出京城,同時增加消費的儀式感和文化内容,進一步強化大家對這個品牌認知的溢價。
比如大家來北京玩,就一定要“長城故宮全聚德”,牢牢鎖住全聚德在大衆心中的認知。品牌溢價越高,單店的效益也會越來越高。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連鎖就勝過單店。
那“全聚德”的企業戰略是什麼呢?它應該是收購其它老字号,利用上市公司的平台資源,建立起中國老字号集團。
此前,雖然全聚德收購了豐澤園和四川飯店兩個品牌,但它的目的更多是通過收購來作大規模,并且一直沒怎麼發力。
戰略一定要拆分成企業戰略和品牌戰略,才能正确落地。
品牌戰略
競争的基本單位是品牌。
顧客選擇産品時關注的是品牌而非企業,為什麼這麼說?你拿一個東西時,顧客會問這什麼牌子還是哪個企業生産的,肯定是先問牌子。
既然競争的基本單位是品牌,那麼戰略的單元就是品牌,企業戰略等于品牌戰略之和,緻力于發現新品類或者定位的機會,然後用單品牌或者多品牌去捕捉那些機會。企業戰略要從這個層面去考慮。
如果現在是單一品牌,很多中小企業都是這樣的,這個階段看上去,注意,隻是看起來的你的企業戰略和品牌戰略是差不多的,背後的思考是不一樣的。
品牌戰略就是企業已經确立了這個品類和特性,要去占領它;而作為企業戰略的思考者,要考慮未來在哪裡,這個品類會不會衰亡會不會分化等等。
作為一家曆經155年光陰的百年老字号,沒有一種食物能比北京烤鴨更代表北京,也沒有一家烤鴨店能比全聚德更代表烤鴨。全聚德走到今天這地步,讓人不勝感慨。■
高維學堂高維學堂,第一家倡導并踐行“科學創業”的實戰型商學院。4年來,高維學堂面向“成長型企業”,聯合35位有科學方法論的實戰大咖,獨家研發出一整套“有體系、能落地”的科學創業課程,得到了8300多位創始人學友的落地檢驗和口碑力薦。全心全意助你科學創業、加速成長和成功,這是高維學堂的畢生使命。
科學創業路線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