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隔壁的鄰居朱阿姨是一個生活很節儉的人,放了幾天的剩飯剩菜從來不舍得倒掉,過期了的酸奶也會想辦法用來混合水果榨汁……不管别人怎麼勸她不要吃過期了的東西她都不聽,總說她吃了那麼久也沒見出什麼毛病。但有一天,朱阿姨的“節儉”終于惹出事了。那天不光是朱阿姨自己,還有朱阿姨的女兒和小外孫都因為飯後嘔吐不止進了醫院,最後經過診查才發現,引起食物中毒的罪魁禍首竟然是朱阿姨家的食用油。
原來,那天朱阿姨做飯時發現油用完了,但想起過年之前一直用的那壺油好像還剩了許多,一看保質期還沒過期,朱阿姨便沒再出去買新的,直接用了那壺油做了飯,沒想到,竟然引起了全家食物中毒。朱阿姨十分不解,那瓶食用油明明還沒過期,為何卻已經不能食用了呢?
而在儲存食用油時,也應注意:
1、遠離竈台
很多人常常為了做飯時拿油方便,會直接把油瓶放在竈台旁,但因為溫度過高,油脂氧化酸敗的速度也會越快。因此,最好把油瓶放置在陰涼處。
2、避免日光
如果放在比較常受到陽光照射的地方,也會因為日光、溫度等加速油脂變質,因此在放置時候可以用黑色塑料袋密封住或直接放入避光的存放櫃内。
3.密封儲存
食用油使用過後要習慣性蓋上蓋子,并密封儲存,避免與空氣的直接接觸。
久置生疾病
其實不僅是食物油,包括含油量較高的食物比如松子、瓜子及油炸食品等,開封後如果放置太久也不能食用。油脂發生氧化度過高後,會因為油脂酸敗變質而聞起來有一種又苦又麻而且刺鼻難聞的“哈喇”味兒,此時表示油脂品質已經不再對人體無害,若繼續食用,輕則會出現腹瀉、嘔吐等食物中毒,長期食用不僅會導緻血脂增高、消化道疾病,還會增加腫瘤、動脈粥樣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風險。
廚房中的這幾樣東西,用久了就該扔:
有句話叫“久置生疾病”,不僅僅是食物,我們吃飯用的餐具也同樣不能長期使用而不更換。比如喝水的杯子、碗碟,還有筷子。當它們出現破損或明顯的顔色變化時,就應該立馬更換新的餐具。因為一般餐具表面會有一層防護膜,如果發生破損,則會導緻餐具材質或制作加工過程中含有的一些有毒物質與飯菜融合最後進入人體内,有的可能是油漆,有的可能是重金屬。此外,像筷子等表面用久了便會不再光滑,那很容易堆積細菌,最後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參考文獻:
1、季敏、劉忠義、張劍等:《食用油使用過程中存貯條件對其氧化穩定性的影響研究》,2018年,《中國油脂》。
2、曾華:《食用油的質量安全與檢測方法分析》,2018年,《中國高新區》。
3、蔣曉傑、周旭:《食用油酸值、過氧化值安全測定方法探讨》,2017年,《糧食與飼料工業》。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