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塵煙》觀後感
看完《隐入塵煙》,我想說三句話。
音樂是虛僞的!
語言是多餘的!
人間太苦,我不來了!
我不悲觀,也不仇恨,我隻是陳述,寫個不足千字的觀後感。
先說故事簡介:殘疾人曹貴英,跟着哥嫂過着寄人籬下的悲慘生活,她重病纏身,小便失禁,沒有勞動能力,沒有生育能力,沒有尊嚴和自主能力。被人安排,她這個累贅甩給了老光棍馬有鐵。
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倆人借住在别人的空屋裡,守着一頭驢、幾畝地過土裡刨食地艱難日子,沒有比他更窮的人了。
馬有鐵不嫌貴英殘疾,兩個人一起種地、養雞、獻血,蓋房,一草一苗,一磚一瓦,一滴汗水摔八瓣,土一樣掙紮着活着。
他們終于有了自己的房,自己的家,自己的炕,自己的人。
磕磕絆絆,相濡以沫,貴英對這個老實人産生了深深地依戀。
好景不長,貴英溺水死了,喪妻的馬有鐵心如死灰,他還了賬,放了驢,拆了家,平靜地回到從前…
電影裡沒有馬有鐵痛哭流涕的鏡頭,他貌似平靜,神态麻木。
是啊,溫暖對他來說,是個偶然,一顆甜棗,意外地砸在他頭上。
苦難才是常态。他習慣了。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原地。
《隐入塵煙》成功了!
它是土,麥地洋芋地裡的土,䦆頭挖,鐵鍁鏟的土,粗糙的大手捏成面面土的土,揚起灰塵的土,看到聞到嗆到人咳嗽的土,不添加,不粉飾,不渲染,赤裸,深情。
有鐵和桂英,就是兩疙瘩土,活着,土一樣卑賤不起眼,被踐踏、被無視、被攫取。死了,歸入塵土,不留半點痕迹。
——音樂少。
全劇隻有桂英死後,一段低緩的音樂置入。
我說用不着啊,苦難的人生,就像粗糙的砂礫,音符介入,是無理和冒犯,是多此一舉,是矯揉造作。
沒有呐喊,沒有傾訴,沒有死乞白咧地告訴旁人,自己的不幸和懷揣的希望。都在那兒擺着,自己看吧,不遮不掩,不藏不掖,真真切切。
——語言少。
全劇少有對話,隻言片語,道盡一切。
語言如此多餘啊!
不說,是最真實的說,最有力的說。
殘疾在說,孤獨在說,依賴和信任在說,相依為命在說。
嘴也多餘,話也多餘,有幾句就夠了,足夠了。能說出來的苦難或許還能忍受。
《隐如塵煙》最大的好,是相信觀衆,尊重觀衆。
不啟發,不說教,不誘導。沉默寡言,木讷真誠,知道你有一顆悲憫的心,知道,隻有真實呈現能勾起無限的悲涼和辛酸。
人啊,生而不同,有的人自帶光環,有的人,站在那裡就是風景,而有鐵和桂英,一個是苦,一個是難,但是,苦和難加起來,卻不全等于苦難,還有小雞破殼而出的美好,麥苗茁壯成長的希望,還有麥粒摁在手背的梅花印的深情。
我沒哭,看完電影幾天都沒哭。
但是,越往後越委屈。
誰的人生全是甜蜜,誰沒有酸甜苦辣悲歡離合?
生老病死,愛恨别離,哪個不值得恸哭一場?
生而為人,到世上幹啥來了?
吃飯,睡覺,幹活。
兩個人吃飯、睡覺、幹活。
兩個人一起,孤獨和痛苦或許甜了一絲絲。
最後說幾個讓我破防的鏡頭。
桂英沒有清晰的照片,遺像是用結婚證上清晰度不夠的照片翻拍的。
對于社會人群,她是一個模糊的存在,但對愛她的人,她是清晰的,刻骨銘心的,念念不忘的。
最後,那頭驢回來了。馬有鐵呢?
他死了,活着的,是一頭名叫馬有鐵的驢,圍着一盤活着的老磨,轉圈,勞作,等死。
人生太苦,再不來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