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期間,支付寶平台給您開通了花呗和借呗對吧?現在國家明令禁止學生信息、校園信息出現在各大金融平台上,您開通支付寶時填寫的是學生賬戶信息,現在需要将其撤銷關閉,改成您現在的社會人士身份後,才能繼續使用。”接到這樣的電話,能信嗎?
臨近“雙11”,使用信貸産品“剁手”的消費者又多了起來,卻也被不法分子盯上,利用部分消費者對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服務不熟悉的情況,實施詐騙。近日,多地警方發布提醒,以“更改支付寶賬戶信息”為幌子的騙局再次出現,用戶需提高警惕。
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通報了一起支付寶用戶被騙16萬餘元的案件:10月27日,青島某公司職員王女士接到一個電話,對方報出了王女士的姓名、畢業院校和身份證,自稱是“中國銀聯的工作人員”,表示王女士之前注冊支付寶時填寫的地址是學校,系統默認她是一名學生,如果想進行貸款,風險比較大,貸款利率會很高且賬号存在風險,需變更為現在的工作單位或居住地址,才能降低賬号風險。
王女士信以為真,在對方指引下下載一款名叫“開會寶雲會議”App,進入一個會議房間,并向對方提供了共享自己手機屏幕的權限。對方稱,王女士需将各種貸款軟件的額度全部清零,才可變更支付寶注冊信息。在對方要求下,王女士先後将花呗、微粒貸、中銀易貸等貸款額度提現,并轉入對方賬戶,共計16萬餘元。後經同事提醒,王女士才意識到自己可能受騙,遂向警方報案。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王女士被騙的轉賬記錄(圖片來源:青島市公安局黃島分局)
這已不是第一次出現的“更改支付寶賬戶”或“注銷支付寶學生賬戶”的騙局。今年年中,湖北、江西、西藏等地接連發生了年輕人被騙案件,均與此有關。不法分子自稱依照國家規定注銷“支付寶學生賬戶”,或要求用戶将“學生賬戶”更換為“成人賬戶”。實施騙局的過程中,不法分子以查詢所謂“學生賬戶”的名義,讓用戶查詢支付寶“借呗”等額度,告知用戶若想注銷“學生賬戶”,須先将“借呗”清零,即将“借呗”裡的貸款額度借貸出來轉到不法分子的指定賬戶。很多用戶不明所以,由此上當。
對于這類案件,支付寶明确表示,平台不存在“學生賬戶”和“成人賬戶”之分。從以往案例看,凡打着“注銷學生賬戶”“變更身份信息”“消除不良征信記錄”幌子、要求用戶前往第三方平台操作的,都是騙局。支付寶工作人員表示:“接到陌生電話務必保持警惕,尤其不要随意向陌生人付費、轉賬。如果收到支付寶發出的風險彈窗或叫醒電話提示詐騙,請一定留意和重視。一旦遭遇詐騙行為,請第一時間報警。”該工作人員還提醒,支付寶唯一的客服熱線為95188,若有任何與賬戶及支付寶服務相關的信息需了解,均可撥打該熱線核實咨詢。
(圖片來源:支付寶)
梳理各地警方提醒也可以看出,不法分子的套路基本一緻:1、以“注銷學生賬戶”“變更賬戶信息”等理由,要求受害人使用“借呗”等信貸工具,騙取受害人借出的錢款。此類騙局中,不法分子通常會讓受害人下載使用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軟件,從而掌握受害人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銀行卡信息。2、僞裝成金融機構的客服人員,并發送虛假客服短信給受害人,以“賬戶重新實名認證”等名義,誘導受害人點擊釣魚網站鍊接,套取個人和銀行卡信息實施詐騙。
此外,部分改号軟件也成為不法分子冒充第三方支付平台或金融機構客服人員的工具。對用戶而言,遇到涉及賬戶信息和資金安全的話題,均不能隻聽來電“客服”介紹,而應主動撥打相關機構的官方電話或通過平台聯系客服核實。
欄目主編:任翀 文字編輯:任翀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曹立媛
來源:作者:任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