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溝地處豫東平原,隸屬河南省周口市。
扶溝的名字土氣,底蘊非常深厚。西漢高帝11年置縣,因境内東有扶亭,西有洧水溝,各取一字,故稱“扶溝”,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曆史。
大農業時代,扶溝是中國北方最具有代表性的區域,是群雄逐鹿、風雲際會的戰略重地,星光璀璨,人傑地靈的文明高地,數千年的糧倉,風雲變化的古戰場。
上世紀90年代,扶溝曾以集約農業而聞名全國,是河南省農業戰線十面旗幟之一。扶溝縣蔬菜種植曆史悠久,明朝嘉靖年間,這裡的韭園鎮就以種植韭菜得名。
農為邦本,本固邦甯。可春種秋收的精明,自給自足的保守,長期以來導緻扶溝縣的農業品種單一,種植分散,不成規模。特别是經濟總量小,底子薄,産業層次較低,創新能力較弱,經濟運行質量不高。其實,扶溝的問題也是中原文明發展的深刻體現與濃縮。
汗水洗卻數年貧困,心血潤澤時代華章。近年來,扶溝無公害蔬菜發展迅猛,規模不斷擴大,“扶溝西瓜”“扶溝辣椒”獲得國家農産品地理标志認證,“天禦紅”被評為“全國十佳暢銷蔬菜品牌”,是名副其實的“河南蔬菜第一縣”。
四季分明有序,五谷生長知節。現在的扶溝縣,從種“大路菜”到種“高端菜”,建成270餘個百畝以上蔬菜園區,從講産量、求規模到标準化、綠色化、品牌化運營,扶溝縣蔬菜産業逐漸由傳統農業轉向現代農業。
扶溝居周口、許昌、開封三地交界,地處鄭州一小時經濟圈。這幾年,鄭合高鐵扶溝站片區開發、禹亳鐵路扶溝段建設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有序推進,如今說話間已到省城,轉眼間已行千裡,扶溝發展的動能和活力顯著增強。
扶溝目前正積極承接産業轉移,産業聚集區日益壯大,規劃面積14.3平方公裡,入駐工業企業百餘家,打造了紡織服裝、裝備制造兩個百億級規模主導産業集群,紡織産業集群被評為“河南省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命名為全國紡織産業轉移示範園區。
作為河南的平原大縣,扶溝縣以産業集聚區為平台,不斷完善公共服務功能,着力壯大産業集群,逐步走出了一條平原農區新型工業化的路子。“中原已出彩,扶溝怎麼辦”,這裡的機械制造業已初步形成了廢舊金屬收購、鑄造、缸體缸蓋加工、輪式大馬力拖拉機生産相對完整的産業鍊條。
天生就能吃苦有力氣的扶溝,發動機氣缸蓋缸體更是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和一批熟練工人,訂單充足,發展潛力巨大。
山河堂堂,乾坤朗朗。支亭寺,位于扶溝縣城西南,建于北齊年間、已有1400多年曆史,是一座雄偉華麗、氣勢壯觀的千年古刹,是遺留寺院中建築華麗、殿宇齊全、佛道合一的一個奇葩。
這裡的寺山門前的一棵千年古槐,給古刹蒙上了一層神秘、朦胧的外衣。200多座雕塑,則銘刻着曆史的煙雲,銘刻着衆生的虔誠,銘刻着從俗世到淨土,又從天堂到人間的輪回。
昔日程子講學,弦歌不絕行教化之風。今朝扶溝高中,繼往開來發教育先聲。這裡的尊師重教之風濃厚,程門立雪、一母二進士、吉鴻昌辦學等動人故事廣為傳頌,如今已有五十餘名優秀學子走進了清華、北大。扶溝的中學教育,曾在河南各類學校評比中國,名列第一名。
生一國而戀故土,居一城而愛斯壤。這就是扶溝,一草一木,在河流的拐彎處,扶住了千裡大平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