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樂和牛奶,無論大人孩子都常喝。但是,朋友圈裡總有傳言,說可樂牛奶一起喝,會發生反應産生胃結石。這是真的嗎?
在傳言中,還有說,高鈣牛奶更容易引發胃結石。
因此,記者随機購買了可樂、普通牛奶和高鈣牛奶。在兩個燒杯中分别加入200毫升可樂和50毫升牛奶。牛奶和可樂一相遇,就立刻發生了反應。
聽起來挺吓人的,不過它們會不會變成胃結石。
醫生告訴記者,雖然不會引發胃結石,但是這樣的喝法也是十分不科學的。和空腹喝牛奶一樣,胃酸之類的酸性物質都會和牛奶發生類似的反應。
那麼,大家所擔心的胃結石,它的幕後黑手到底是什麼呢?
柿子中含有的鞣質、膠質和胃酸作用後,容易把蔬菜中的植物纖維粘合在一起形成胃結石。有的人,吃一次生柿子,就可能會有結石。
“螃蟹和柿子相克,一起吃會腹瀉。”
“維生素C與蝦同食,會導緻食物中毒。”
“啤酒和海鮮同食會導緻痛風”
……
類似“食物相克”的說法,你肯定聽過不止一次,是真的嗎?我們還能愉快地吃飯嗎?
分辨“食物相克”是否是謠言很簡單,誇大其詞,甚至說會緻病或緻命的八九不離十是假的,不然“胡吃海喝”那麼多年,為啥我們都好好地呢?
01
雞蛋和豆漿
傳言稱,豆漿含胰蛋白酶抑制物,抑制蛋白質消化,降低雞蛋的營養價值。
事實上,大豆中的确含有這一物質,但豆漿一定是煮熟了才喝,胰蛋白酶抑制物被滅活,發揮不了任何作用。
更何況,豆漿本身就是高蛋白食物,蛋白酶抑制物如果依然存在,肯定會影響大豆蛋白自身的消化吸收,這跟雞蛋一點關系都沒有。
02
菠菜和豆腐
傳言稱,豆腐含鈣,菠菜裡含草酸,兩者一起吃會形成草酸鈣,容易得結石。
事實上,大部分葉菜如小油菜、小白菜、苋菜等都含有草酸。鈣和草酸結合形成的沉澱物最後會排出體外,并不能進入血液。
當然,這一反應會降低豆腐中鈣的利用度。炒葉菜前焯水,去除一部分草酸就可以解決了。
03
蝦和含維生素C的食物
傳言稱,蝦含有大量“五價砷化合物”,維生素C會将其轉化成劇毒的三價砷,即砒霜。
事實上,海産品含的多數是穩定的有機砷,極其微量的無機砷會很快代謝掉,不會跟維生素 C 反應。
另外,我國魚類砷含量标準是0.1毫克/公斤,而砒霜攝入100~200毫克才有緻命危險。也就是說,合格的海産品即便吃10公斤,再加上足夠多的維生素C,也不會中毒。
現實生活中,西餐裡海鮮配檸檬汁這種常見吃法,就是對上述說法的有力反駁。
04
柿子與螃蟹
很多人從小就被告知,柿子和螃蟹不能一起吃,否則可能送命。
真實情況是:
柿子中含有一定量的單甯(鞣酸),成熟後的甜柿子單甯含量能低到0.1%以下,未成熟的澀柿子可高達4%以上。如果大量吃單甯,同時胃中又有很多蛋白質,單甯會讓蛋白質形成不溶性複合物,讓胃蛋白酶失去活性。
再加上柿子中的果膠、膳食纖維等其他成分,混在一起可能形成“胃柿石”,造成消化道阻塞,導緻腹痛。
傳說中的柿子與螃蟹不能同吃指的是單甯含量高的澀柿子,因為螃蟹是高蛋白食物,澀柿子中單甯含量高,一次性大量吃下确實可能發生腹痛。
其實,單獨吃澀柿子也不保險,因為你不清楚自己的胃裡有什麼。如果是成熟的甜柿子,與螃蟹一起吃沒什麼不妥。
05
桃子和西瓜
謠言稱,桃子和西瓜同食會産生劇毒。
真實情況是,桃子和西瓜含有的營養成分都不特殊,除了水分外,含量最多的就是糖,此外還含有一些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少量的蛋白質以及脂肪等常見成分。
“一起吃有毒”的反應基礎根本不存在,可以放心食用,大家生活中的實踐也驗證了這一點。
來源:都市報道
記者:楊藝辰
編輯:付留傑 韓曉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