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良好環境,共助心理健康】——寫在“世界精神衛生日”前
10月10日 “世界精神衛生日”是由世界精神衛生聯盟于1992年發起,旨在提高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廣大群衆對精神衛生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認識,普及精神衛生知識和技能。
随着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體制改革日益深入,社會競争不斷加劇,勞動力的重新組合,人口和家庭結構的變化,原有社會支持網絡的削弱,導緻了各種心理應激因素急劇增加,精神衛生問題日益突出。現代流行病學研究也證實,精神疾病的患病率随着城市化的發展有逐漸上升的趨勢。近年來,精神醫學的範疇和外延也在逐步擴大,人們對精神疾病的理解也日益加深,精神病學的發展得到了社會和醫學界更多的重視。
今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世界精神衛生日宣傳主題為“營造良好環境,共助心理健康”,通過多種途徑的宣傳活動,推動全社會提高認識,增強心理健康意識,關注心理精神需求,在家庭生活、學校、工作單位、社區等環境中,營造維護和促進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的良好氛圍,提供适宜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健康服務,提升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水平。
心理環境是指某一時刻與個體有關的所有心理上的環境因素。一般由人際關系、文化觀念等因素交織在一起所形成的氛圍。這種氛圍決定着人的“自我”能否被發掘,發展和完善。決定着人的先天潛能能否最大限度的實現,決定着人的創造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其他能力能否有效的形成。
行為主義者認為,其特征基本上是物理的、客觀方面的。格式塔理論家認為,它包括意象、想象和記憶方面的因素。精神分析思想家認為,它包括潛意識元素、動機等。亦稱"準環境"、"準事實"。
一、環境與心理發展
環境是指人和生物周圍的一切事物。這些事物能給人或生物以若幹影響。長期生長于不見陽光條件下的魚往往是雙目失明的。在熱帶某些地方的青蛙能夠上樹,這是生物受到環境的影響所緻。人受環境的影響也是很明顯的。中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孟轲的母親,為了找一個好的環境以影響她的兒子,曾三次搬家。這就是曆史上所說的“孟母三遷”。英國的H.斯賓塞在C.R.達爾文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之前,就把進化觀應用于心理學,緻力于探讨有機體的心理對環境适應的問題。他甚至企圖用生物進化的規律去解釋社會現象。
在人的心理發展中,環境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因而有人否認遺傳的作用,主張環境決定論。他們認為,人的機體構造、形态、神經系統及能力,都是由環境的影響決定的;基因雖能決定人的機體的遺傳性狀,但環境卻能引起基因的突變,造成性狀的變異。
越來越多的實驗研究證明,遺傳和環境是相互影響的,基因的決定和變異,潛在的可能性的範圍的擴大,環境則從中進行選擇。例如,基因可以決定一個人能長到 1.8或1.88米那樣高,但真正決定最後生長高度的是飲食、營養、衛生和身體健康狀況,也就是環境。環境能破壞基因遺傳的穩定性;高溫輻射、化學物質、病毒等引起的物理、化學的生物因素,都能造成遺傳密碼的改變,導緻自發流産、畸胎、先天缺陷、遺傳病等。人的心理發展也是如此,不能單從遺傳因素着眼,更不能過分強調遺傳的作用,必須看到環境這一重要因素。沒有适當的環境,即使是有許多健全的遺傳因素,人的心理也不會發展起來。俄國生物學家И.М.謝切諾夫和И.П.巴甫洛夫根據他們長期的實驗證明,認為環境在人的心理發展中是起着決定作用的。例如,同樣具有健全頭腦和耳目的兩個人,一個在閉塞的地區,經常不接觸他人,另一個生活在文化水平較高的群衆中,經常與他人交往,前者的心理發展就大大不如後者。這就說明環境能給人的心理發展以多方面的影響。人的心理對内外來的信息的接受和抑制,以及心理水平的提高和降低,都是受到一定的環境所制約的。
美國的行為主義心理學家J.B.沃森(舊譯華生)十分強調環境的作用。他認為環境是影響個體發展的唯一因素。他把人的個體與個性,混為一談。個體是在一定的外界條件下種族發展和生理發展的産物。個性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後天形成的。沃森所說的實際上是個性而非個體。行為主義心理學派中,有人從根本上否定遺傳。沃森說,假如給他一打健全兒童,他就可以任意訓練他們成為大盜、罪犯、律師、醫生。中國心理學家郭任遠在他寫的《一個無遺傳的心理學》一文中,也抨擊了遺傳論者的主張。
環境有内部環境和外部環境之分。内部環境主要是指生理環境,即機體内部的環境;外部環境是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内部環境與外部環境交互影響。互相作用,引起了内部信息與外部信息的交換,形成了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的密切關系。在實踐中,人的内部環境與外部環境不斷地在變化,人的心理也在不斷地發展起來,表現為心理過程、心理狀态與個性特征。從而推動了人的生理與心理的發展。雙生子的實驗研究表明,不論其為同卵還是異卵的雙生子,在他們身心各方面總是有許多差異的,這就是環境影響的結果。中國古代有人提出“近朱者赤”,“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這就證明環境的作用很大。美國的J.M.卡特爾曾于1932年研究250 個美國著名科學家之出生地同他在1904年首次所研究的作了一次比較。1904年調查,出生于馬薩諸塞、康涅狄格諸州的科學家較多,原因是那時這些地區的文化水平較高。1900年以後,美國西南部諸州學校多,文化水平高于馬薩諸塞與康涅狄格二州,因而科學家也就多起來了。此外F.N.弗裡曼、H.H.紐曼和H.M.斯基爾斯等人做了寄養子女的研究,結果證明家庭環境不同,養子的智力、才能的發展也就有了差異。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遺傳與環境混合而形成人的心理,并推動了它的發展。美國心理學家 R.S.伍德沃思就具有這種觀點。他認為,人的心理發展等于遺傳和環境的乘積。遺傳的素質與環境的作用關系密切,二者在發展過程中所占的相對優勢不同。遺傳制約性與環境制約性相對優勢的變化決定于個體所處的環境與遺傳條件。日本人上武正二在同一家庭中養育同卵雙生子與異卵雙生子,并在他們之間進行比較研究指出,兩者的優勢關系是:在智力、知覺、手腕運動、注意、記憶、推理等智力機能方面,遺傳制約性弱;在眨眼反應、皮膚電反射等生理心理機能方面,遺傳制約性強。這個材料表明,由于心理機能種類不同,遺傳制約性與環境制約性的相對優勢關系也各異。
有人認為環境是作為實現遺傳因素的阈限值而起作用的一種因素。美國D.W.詹森認為,用來實現遺傳可能性的環境刺激是有一定阈限值的。超越這個阈限值,即使增強環境刺激,也不能對現實産生影響。而且各種機能的這種阈限值是不相同的。身長與語言能力之類,除非極端貧困的環境條件外,幾乎完全可以認為是遺傳可能性的外顯化,而絕對音阈和外國語音韻的辨别等等,隻有在特定的訓練和适當的環境條件下才能實現。
在遺傳與環境對人的心理發展的研究上,有些心理學家提出成熟與學習的問題。他們認為學習不能無視成熟的條件,往往在身心發展達到一定的成熟期,學習才能發生效力。美國心理學家L.卡邁克爾、A.L.格塞爾和H.湯普森對出生後 46 周的同卵雙生子作登樓梯訓練的實驗。一個先進行幾周的登樓梯訓練,另一個在前一個訓練結束後,才提供短暫的訓練機會,得出的結果盡管訓練時間短,倒是後訓練的兒童登樓梯的速度稍為快些。J.R.希爾加德對 4歲半的同卵雙生子,一個進行早期訓練,另一個延後訓練,比較投圈、剪紙、記數等成績的結果表明,訓練效果是暫時的,逐漸同成熟的傾向趨于一緻。這些實驗研究者認為,在發展中,成熟是第一位的決定因素,成熟條件不具備的學習是無效的。在行為發展的基礎中,不能否認精神和筋肉成熟的必要性。但是,也有人認為經驗和學習對于發展過程也有很大的影響。奧地利心理學家K.洛倫茨和德國的E.H.黑斯二人實驗研究鴨子的印刻(imprinting),小鴨表現尾随行為的經驗是在初生後13~17小時出現的。這個短暫時期叫做“臨界期” (critical period)。在這個關鍵時刻學習較其他時間是最順利的。有人認為,這種情況不僅在動物身上如此,在人的心理發展上也有其臨界期。例如有人提出嬰兒對照顧他的成人微笑,可能就是印刻學習的一種表現。以上的實驗與觀點,認為成熟與學習在構成心理發展過程中是彼此相互作用着的,表現為複雜的相互關系。
辯證唯物主義者對于遺傳和環境的關系及其對人的心理發展的作用,是以科學的、發展的、辯證的觀點與态度來處理這些問題,認為遺傳因素對人的心理發展是有一定作用的,但遺傳因素又是生物長期在一定的環境中形成的。從無生命的物質到有生命的物質,從單細胞動物到多細胞動物,從無脊椎的動物到有脊椎動物,直到人腦的出現,是有機體與其環境不斷地進行頻繁的交往和信息交換,經過漫長的演化過程逐漸形成有機體某些特性和特征。這些特性和特征,作為一定遺傳因素在一定的環境下傳遞到下一代,遺傳是在生命出現以後才有的現象,它是物質運動長期曆史發展的産物。從一個個體發展來說,遺傳隻能提供心理發展的可能性。而可能性變為現實性,這要靠環境的影響,在人的心理發展中,遺傳與環境的關系,及其與教育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二、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對一個人的一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由于學生心理活動狀态的不穩定性、認知結構的不完備性、生理成熟與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對社會和家庭的依賴性等,使得他們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慮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也更容易産生心理障礙。暫時性的心理障礙若得不到及時排除,便會産生不良反應,從而影響以後心理的健康發展,甚至會釀成日後難以挽救的心理疾病。
所以,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具有極其重要意義的工作。造成學生出現心理問題往往有下面幾方面原因:
一是,與學習有關。
學校課業繁重,競争激烈,父母的期望值過高,使得學生精神壓力越來越大。學習成績好才能得到老師和家長們的獎賞,才能被評為好學生,考上好學校,長大了找到好工作;反之,不少學習差的學生,則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和家長的打罵。由于老是擔心成績不好,不少學生回到家中就立即看書寫作業,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态,睡眠質量不高,導緻第二天到校時精神狀态不佳,聽課效率低,成績無法提高,造成惡性循環,以至許多學生出現了厭學問題。
二是,由人際關系引起。
由于教師、父母對學生缺乏理解和溝通,過多幹涉學生的業餘生活和正常交往,從而引起學生的困惑和煩惱,或因父母離異、家庭關系不和給學生造成了心靈傷害。另外,處理不好與同學的關系也令他們十分苦惱。
三是,來自情感方面的困惑。
青年時期是花的季節,在這一階段人的第二性征漸漸發育,性意識也慢慢成熟。此時,情緒較為敏感、易沖動、對異性充滿了好奇與向往,當然也會伴随着出現許多情感困惑的煩惱等等。
但是,從現狀來看學生的心理問題并沒有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一些家長總以為孩子隻有感冒發燒才是得了病,出現學習障礙、多動症、焦慮、厭學、膽小、說謊、不守紀律、打架等就不是病。而學校和老師們也總是把着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升學率上,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考慮開設相應的課程,來幫助他們了解科學知識,掌握一定的心理調節技巧來轉移情緒、渲洩痛苦、發洩憤怒。其實健康是由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兩方面組成,無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要随時經常注意學生心理的微妙變化,發現問題及時疏導,切不可等閑視之。學生存在問題令人觸目驚心,學校裡學生各種不良現象屢禁不止,各種失控越軌行為時有發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與學生素質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質較差有極大的關系。我們如果隻重視學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視心理健康的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的需要,應引起高度重視。家庭和社會要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學校更應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每個人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素質的培養,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适應激烈的社會競争。
三、構建和諧的家庭心理環境
(一)家庭心理環境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家庭是兒童成長的第一個社會,父母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心理環境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家庭氣氛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在氣氛緊張、父母關系不和諧的家庭裡,父親和母親常常是煩惱不安、性情暴躁、言語粗魯,對長輩缺少孝敬甚至虐待。 對于還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完全依賴父母的兒童來講,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容易情緒緊張。孩子長期處在這種情緒中,又缺少溫暖和關愛,容易使孩子形成孤僻、自私、玩世不恭等不良品質,對兒童的心理健康産生負面影響。
2、父母的教育觀念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父母的教育觀念對兒童心理健康産生不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兩種:
(1)嚴厲管教論。
持這種觀點的父母往往要求孩子必須一切聽從家長,信奉“棒頭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傳統觀念。其實,長期處在父母高壓政策下的孩子易形成幼稚、依賴、神經質的心理,他們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較差,有些幼兒可能變得更加依賴無主,有些則可能變得更加反抗、暴烈。
(2)自然成熟論。
持這種觀點的父母對孩子往往是放任自流、概不過問的教養态度。這種忽略型家庭中兒童就會因為得不到關心、得不到父愛與母愛而産生孤獨感,逐漸形成富于攻擊、冷酷、自我甚至放蕩的不良品質,常常會有情緒不安、反複無常、容易觸怒、對周圍的事物漠不關心的心态。
3、家庭情感溝通對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
情感溝通是家庭心理環境重要的組成部分。不良的溝通對孩子人格的形成與發展不利。
(1)指責埋怨型溝通。
指責埋怨型溝通使家庭問題往往在相互指責和埋怨中不了了之,問題最終并未真正解決。家庭未了結事件越多,家庭生活越是沉悶或緊張甚至危機四伏。這是一種很具破壞功能的家庭溝通模式,被指責者要不逆來順受,要不逆反、攻擊性強。
(2)遷就讨好型溝通。
遷就讨好型溝通的家庭,缺乏一種家庭成員之間真摯的愛,而且會養成一些依賴而又固執、軟弱而又任性等不良人格特點。孩子在這種遷就讨好型溝通模式中,更容易形成的是任性,隻要父母遷就自己,自己卻很少遷就父母。
(3)唠叨啰嗦型溝通。
唠叨啰嗦型溝通主要表現在母親以及一些過于瑣碎的父親身上。一般情況下,這樣的父母不太關心别人真正的情感,自己被許多意義不大的瑣事纏繞,給孩子最大的感覺是唠叨、煩人。這種溝而不通的表現是表面上雙方都在說話,而且可能持續較長時間,但信息根本沒有交流,反而會造成孩子出現逆反和抵觸的心理。
(二)改善家庭環境的途徑,創設和諧的家庭心理環境
1、建立恰當的父母角色,形成和諧的夫妻關系。
2、建立和睦的家庭氛圍和良好的親子關系。
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遊戲,一起學習,發展共同的興趣,和孩子共享經驗和成果,增進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和相互間了解。父母要把孩子作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愛好,給他一定的自主權利決定與選擇事情;有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見。這種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諧融洽的家庭氣氛有助于兒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穩定。
3、注重親子溝通态度與行為方式。
父母要多以鼓勵、理解、尊重的方式與子女談心,即使懲罰也要富于情感性,要伴随合理的解釋。
四、營造良好内環境
人屬于群居動物,不僅要适應自然環境,還要适應社會環境。在與不同的人打交道時,在遇到不同的事件時,都會産生不同的情緒。各種各樣的情緒将伴随我們的一生,它們的不同表現會對我們的健康狀況産生直接的影響。喜怒哀樂的情緒不僅是一個人對周圍環境刺激的主觀反映,也往往對他的健康狀況起着不可忽視的決定作用。樂觀的情緒使人積極向上,充滿朝氣,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而低迷的消沉隻會使人頹廢,一蹶不振,容易生病或使原來的病情加重。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較為重大的事情,如喪偶,離婚、退休、換工作、生活學習環境的改變等,會給當事者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或精神上的打擊,使其為此憂心或焦慮。同樣,平常所面對的一些小事,如領導批評、和同事吵架、與鄰裡産生矛盾等,如果處理不當的話,也會帶來很多麻煩。盡管事情往往比較小,但如果總是為小事而憂心忡忡的話,最終會對身心健康産生不良後果。醫學研究表明,如果人經常處于煩惱和憂愁的漩渦之中,頻頻激發人體的“應激反應”,不僅會加速衰老,而且可能會引發高血壓、消化性潰瘍等疾病。
因此,應采取一些針對性的措施,來預防或緩解心理環境對健康的影響。
1.傾訴
傾訴可取得内心感情與外界刺激的平衡,去病免災。當遇到不幸、煩惱和不順心的事之後,切勿憂郁壓抑,把心事深埋心底,而應将這些煩惱向你信賴,頭腦冷靜、善解人意的人傾訴,自言自語也行,對身邊的動物講也行。
2.讀書
俗話說:“養心莫如靜心,靜心莫如讀書。”讀感興趣的書,讀輕松愉快的書,抓住一本好書會愛不釋手,那麼,塵世間的一切煩惱都會抛到腦後。現代醫學認為,吟詩讀書表面上看僅僅是視覺器官和口腔的運動,實際上反複吟誦詩書的精彩段落和篇章,可使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過程達到相對平衡、血液循環加速,加快體内的新陳代謝,有益的激素和活性物質的分泌增加。這些物質能把血流量、神經細胞的興奮程度調節到最佳狀态,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的能力。
3.聽音樂
音樂是人類美好的語言。聽好歌,聽輕松愉快的音樂會使人心曠神怡,沉浸在幸福愉快之中而忘記煩惱。放聲唱歌也是一種氣度,一種潇灑,一種對長壽的呼喚。
4.求雅趣
雅趣包括下棋、打牌、繪畫、釣魚等。從事你喜歡的活動時,不平衡的心理自然逐漸得到平衡。不管面臨何等樣的煩惱和威脅,你喜歡的活動一旦展開,腦海裡便沒有它們的立足之地了。
5.旅遊
當一個人心理不平衡、有苦惱時,他應到大自然去。山區或海濱周圍的空氣中含有較多的陰離子。空氣中的陰離子越多,空氣越新鮮,人體神經體液的調節功能增強,心理就越容易平靜。
6.做好事
助人為快樂之本。做好事,獲得快樂,平衡心理,内心得到安慰,感到踏實;别人做出反應,自己得到鼓勵,心情愉快。仁慈是最有價值的品質,從自己做起,與人為善,在别人需要幫助時,伸出你的手,施一份關心給他人。
7.忘卻
忘卻也是保持心理平衡的好辦法。忘記煩惱、忘記憂愁、忘記苦澀、忘記失意、忘記昨天、忘記自己、忘記他人對你的傷害、忘記脆弱的情懷、忘記你曾有的羞悔和恥辱······這樣你便可樂觀豁達起來。人生的道路是曲折坎坷的,對于榮辱、富貴、貧窮、诽謗、嫉妒、酸楚等一笑置之,那麼你就得到解脫了,心理就平衡了。要忘卻有害無益的人和事,保持心理的平衡。
8.做一名樂活族
樂活族是新興的一種生活方式族群,由音譯LOHAS而來,LOHAS是英語 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的縮寫,意為以健康及可持續發展的方式過生活。“健康、快樂,環保、可持續”是樂活的核心理念,在關心并參與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使自己獲得健康,享受快樂,從而忘卻煩惱。
丁俊貴
2022年10月7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