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31 09:13:41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2022年西安這樣幹抓好十個着力點)1

生态環境越來越好的西安堅持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郝鐘毓 攝 資料圖片)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也是開創西安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新局面、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重要之年。

我們要堅定必勝信心、增強發展定力,堅持用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統領西安工作全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全力以赴抓好市委确定的2022年九個方面重點工作,以更加飽滿的工作熱情、更加務實的工作舉措、更加過硬的工作作風,高質量完成各項目标任務,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标是

地區生産總值增長7%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8%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以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鎮1.2個百分點,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完成省上下達任務。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2022年西安這樣幹抓好十個着力點)2

車水馬龍的小寨商圈。 (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王健 攝 資料圖片)

着力點1

城市綜合能級

着力提升城市綜合能級

增強區域發展帶動能力

——科學優化城市空間布局

●健全“三級三類”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編制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大力實施“南控、北跨、西融、東拓、中優”戰略,推動形成城市空間疏密有度、生産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舒适、生态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布局,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拓空間、增韌性。

●強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建立“留白留綠”機制,劃定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生态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和曆史文化保護控制線。

●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強化城市化地區高效集聚發展,支持農産品主産區增強農業生産能力,保障生态功能區人口逐步有序轉移,推動曆史文化遺産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2022年西安這樣幹抓好十個着力點)3

二環路擴能提升工程将實施。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窦翊明 攝 資料圖片)

——持續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

●加快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全面啟動西安東站建設,加快推進西延、西康、西十高鐵、機場三期、京昆高速改擴建和國道210西安段等重大工程。

●開展城市環線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年内建成藍田通用機場和外環高速南段。

●着力提升供水能力,推進引漢濟渭二期、引藍濟李等重點供水工程,啟動子午水廠、灞河水廠一期建設,建成西南郊水廠一期二階段,新增日供水能力20萬噸。

●加強水源地保護和水質檢測,确保飲用水安全。

●以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為抓手,提升鐘樓—南門、小寨—大雁塔等核心商圈和大唐不夜城步行街、易俗社文化街區等特色商業街區品質。

●推進宜家購物中心、絲路國貿中心等重點商貿項目,加快建設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促進西安老字号創新發展,提升“國際美食之都”新内涵和美譽度。

●發展首店經濟、夜間經濟、免稅經濟,積極培育消費新業态、新模式、新熱點,促進消費升級。

——引領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加快西安都市圈建設,深入推進西安—鹹陽一體化,健全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在城鄉規劃、創新驅動、産業發展、基礎設施、生态治理、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等領域促進一體化發展。

●加快地鐵16号線、1号線三期、西餘鐵路客運化改造和16條主幹道路等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

●大力推進跨渭河發展,促進主城區與渭北工業區道路連通,加快地鐵10号線建設。

●開展西閻城市快速公路前期工作,推動渭河兩岸産業互補、交通互聯、深度融合。

●推動主城區—閻良—富平軌道交通建設,實質性推進西渭融合。

●充分發揮關中平原城市群區域合作辦公室作用,加強關中平原城市群城市間常态化交流合作。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2022年西安這樣幹抓好十個着力點)4

中歐班列助力抗疫。(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王健 攝 資料圖片)

着力點2

産業鍊

着力提升産業鍊水平

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

——深入實施“鍊長制”

●加快建立鍊式發展、鍊式創新、鍊式招商、鍊式服務新機制。

●圍繞19條重點産業鍊,培育壯大一批千億級、百億級“鍊主”企業和隐形冠軍企業,深入實施産業基礎再造工程,促進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鍊現代化。

●精準實施配套企業梯度培育,引導重點産業鍊各類企業開展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改造提升,構建富有競争力的産業生态。

——做大做強支柱産業

●以特色産業培育優質企業,以企業發展帶動産業提升,壯大5個千億級産業集群,以不低于兩位數的增長速度,邁出倍增計劃第一步。

●全面實施高質量項目建設推進年行動,突出抓好897個市級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産業基地、隆基高效單晶電池、西電集團智慧産業園、航天動力産業園、創維智能電子生産基地等重點産業項目建設。

●全年重點項目投資5000億元以上。

●新增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130戶以上,規模以上先進制造業總産值增長15%。

——促進産業融合發展

●持續加大對5G網絡、新一代互聯網、充電樁等新基建投資,着力培育引進數字經濟龍頭企業、工業互聯網平台企業,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

●推動重點産業數字化轉型,大力推廣“陝鼓模式”,促進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

●依托中航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西安重型機械研究院、中國建築西北設計院等優勢資源,大力發展設計産業,打造全球“設計之都”。

——積極開展産業招商

●強化投行思維,做深做實項目前期,嚴格把牢項目“入口關”,培育引進一批産業鍊龍頭企業和“小巨人”“專精特新”企業。

●簽約一批含金量足、含綠量多、含新量高的大項目好項目,增強産業發展後勁。

●精心組織“遇見新西安”系列招商活動,持續在歐亞經濟論壇框架下舉辦配套博覽會。

●堅持審慎承諾和剛性兌現,把全周期服務融入項目落地、建設各環節,推動在談項目快簽約、簽約項目快開工、開工項目快見效。

●全年引進内資3500億元以上,實際利用外資增長15%以上。

着力點3

秦創原

着力釋放秦創原平台效應

推動創新發展見效成勢

——做實做優創新平台

●推動秦創原“一總兩帶”協同發展,抓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硬科技創新示範區等試點示範。

●加快建設高新絲路軟件城、西部雲谷硬科技小鎮、航天基地榮耀科技園等平台園區。

●支持建設立體聯動“孵化器”、成果轉化“加速器”、兩鍊融合“促進器”等特色示範平台60個,認定市級以上創新聯合體、共性技術研發平台和新型研發機構等創新平台40個。

●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揭榜挂帥”,支持高校院所、龍頭企業圍繞全市重點産業鍊共性技術和“卡脖子”技術開展協同攻關,推進科技成果就地轉化項目500個以上。

●加快推進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積極推動空天動力陝西實驗室争創國家實驗室,支持國家超算(西安)中心、稀有金屬材料創新中心、碑林環大學硬科技創新街區等創新平台建設運行。

●利用西安離岸創新基地,積極開展國際科技合作。

——大力培育科創主體

●按照“微成長、小升規、規上市”梯度路徑,實施創新型企業倍增計劃,推廣“一院一所”模式,支持引導科研人員、團隊領辦創辦企業。

●圍繞主導産業、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來産業規劃布局,健全“衆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産業園”的全鍊條孵化體系,建設一批區域承載型、高校孵化型、院所支撐型、企業主導型雙創載體,加快孵化培育科創型企業。

●年内淨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700家,評價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0000家,培育瞪羚企業100家,秦創原總窗口完成科技成果轉化并注冊公司超過200個。

——打造一流創新創業生态

●設立100億元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發揮國家中小企業基金西安子基金、秦創原種子基金、大西安産業基金等政府性引導基金作用,鼓勵龍頭企業、高校院所、社會資本發起設立種子、天使和成長基金。

●推廣技術交易信用貸、無形資産質押貸等信貸産品,支持擔保機構為科創企業增信。

●培育壯大科技經紀人(技術經理人)、“科學家+工程師”、創新型企業家三支隊伍,累計培育市級以上技術轉移機構150家,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2200億元。

●加快秦創原全球路演中心建設,辦好硬科技創新大會、創投峰會和“科創西安”系列活動。

●推進國家知識産權運營服務體系重點城市建設,提升知識産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和服務水平。

着力點4

營商環境

着力優化營商環境

聚力打造内陸改革開放高地

——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

●深化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和“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做到“清單之外無審批”。

●強化政府監管,嚴格落實行業主管部門監管責任,防止監管缺位。加快數字政務建設,全市政務服務事項80%以上實現全程網辦。

●持續深化工程建設領域審批制度改革,深入推進“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加快推進“用地清單制”“交地即交證”改革。

●全面落實減稅降費各項措施,惠企利民政策“免申即享”。

——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

●理順開發區管理機制,調整優化工作機構,逐步精簡剝離社會事務管理職能,實現園區企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

●突出效能結果導向,建立開發區差異化考核激勵機制。

●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深入開展區域性國資國企綜合改革試驗,推動市屬國企專業化重組整合,完善國資監管體制。

●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進一步清理、精簡涉及民間投資管理的行政審批事項和涉企收費,加大力度清理拖欠民營企業賬款。

——構建良好金融生态環境

●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有效支持,用足用好貨币政策工具,擴大新增貸款規模。

●深入實施企業上市“龍門行動”計劃,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2家,大力推進股權投資行業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例,打造具有競争力的投資高地。

●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讓市場主體切身感受到融資便利度的提升和融資成本的下降。

●加快金融要素聚集,積極創建國家科創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做好數字人民币試點工作。

●引導設立總規模不低于50億元的抗疫恢複發展基金,強化20億元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增信基金規模效應,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恢複發展。

●加強地方金融組織監管,有效防範化解風險隐患,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

——提升制度型開放水平

●對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等國際經貿規則,發揮産業、科創、會展、人文、區位綜合優勢,探索形成更多制度創新成果,推動自貿試驗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用好國家加工貿易産業園、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開放平台,發揮三星、美光等龍頭企業引領作用,支持陝汽、隆基、法士特、愛菊等本土優勢企業走出去,積極探索發展海外倉、保稅維修、離岸貿易等外貿新業态新模式。

●全面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提升服務貿易開放水平和國際競争力。

●持續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商事法律服務示範區建設,打造國際仲裁中心。

●全年進出口總額達到4800億元、增長10%以上。

——加快建設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

●按照港産港貿港城一體化的思路,深入實施西安港擴能優化行動。

●完善智慧口岸功能,落實陸路啟運港退稅試點政策,加快數字金融綜合服務平台二期建設,深化通關便利化改革。

●積極拓展多式聯運,持續提升長安号運行質效,深化“長安号+境内外城市港口”模式,加密“+西歐”線路,以日韓為重點培育東向通道,深度融入全球港航體系和物流網絡。

●推動陸港空港協同發展,建好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打造“一帶一路”重要樞紐集散中心。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2022年西安這樣幹抓好十個着力點)5

美麗鄉村促振興,農村展現新面貌。(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旭東 攝)

着力點5

精細化管理

着力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

建設更有韌性更加宜居的品質之城

——深入開展城市基礎設施補短闆行動

●适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補齊城市路網、管網、電網等短闆。

●抓好地鐵7條在建線路建設,年底前6号線二期試運營。

●實施二環三環路擴能提升工程,啟動北辰大道北延伸、西戶路、東臨路等快速路工程,推進地鐵、公交、快速路和城市慢行系統協同銜接。

●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推動地下綜合管廊斷點打通、連網成片。

●按照“同城同網”原則,統籌推進政府和城燃企業應急調峰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液化天然氣(LNG)應急儲備調峰項目。

●集中攻堅65座變電站及配套電力溝道建設,确保按期建成投用。

●全年城建投資完成1100億元以上。

——有序推進城市有機更新

●按照“政府主導、科學規劃、突出重點、量力而行、防範風險”原則,穩妥有序推進老舊小區、老舊廠區、老舊街區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區改造,着力解決基礎配套、公共服務、消防和公共衛生等隐患問題。

●深入開展城市“雙修”,統籌生态環境保護和曆史文化傳承,讓文化融入城市肌理,啟動實施幸福林帶周邊區域、灑金橋等重點片區改造。

●深入開展違建拆除整治攻堅行動,不斷提升城市之美。

——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

●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城鄉社區(村)陣地建設,夯實基層治理力量,強化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社會治理。

●開展物業行業突出問題專項治理,提升物業服務管理水平。

●加強停車綜合治理和交通秩序管理,持續開展醫院、學校、景區周邊交通秩序整治。

●加快建設新型智慧城市運行管理綜合指揮中心,啟動建設交通運輸應急保障與協同調度平台,讓城市運行更智慧、更高效、更安全。

●加強市、區縣、鎮街三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建設,支持社會組織、志願服務等健康發展。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2022年西安這樣幹抓好十個着力點)6

周至猕猴桃成為村民“緻富果”。(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郝鐘毓 攝)

着力點6

文化建設

着力加強文化建設

增強城市軟實力和歸屬感

——堅持文物保護優先

●加強考古調查研究,實施太平遺址等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加快文物保護考古研究基地和文物庫房建設。

●加強世界遺産保護管理,持續提升秦始皇陵、漢長安城未央宮、大明宮等大遺址保護展示水平,打造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典範。

●優化博物館體系布局,推進智慧博物館建設,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傳承,實施革命文物主題保護展示工程,讓文物“活”起來。

●落實“四嚴”要求,确保文物安全。

——深化文旅融合發展

●加快建設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推動文旅産業集聚發展,市級以上文化産業示範園區(基地)達到150個。

●持續提升《長恨歌》《夢長安》《駝鈴傳奇》《西安千古情》等品牌演藝影響力,打造演藝之都。

●推進碑林曆史文化街區、小雁塔曆史文化片區、兵馬俑文旅度假區等重大文旅項目建設。

●開通慢享西安·城市觀光車,打造北院門、嘉會坊、永甯門等特色夜遊闆塊,提升大唐西市、西影藝術中心等文創聚集區品質,構建“一核兩廊八闆塊”文旅融合發展格局。

——加強文化交流互鑒

●策劃承辦高規格、高層次會議會展,辦好西部文博會、絲路國際電影節、國際音樂節、國際戲劇節、國際舞蹈節等品牌活動。

●充分利用“東亞文化之都”等對外交流平台,發揮世界城地組織亞太區旅遊委員會紐帶作用,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城市在文化旅遊、文物考古、曆史研究等領域的交流合作。

——持續增加群衆文化獲得感

●加強公共文化産品和服務供給,辦好第九屆中國秦腔藝術節。

●組織開展西安交響樂團大雁塔戶外公演、“紅五月音樂會”等群衆性文化活動,組織實施文化惠民演出。

●推出《尋找劉文西》《山河無恙》等文藝新品,更好滿足人民群衆精神文化需求。

●加快推進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加強十四運場館賽後運營管理,舉辦西安市第十七屆運動會,創建國家綜合體育訓練基地。

●加快建設西安國際足球中心,積極做好2023年亞足聯中國亞洲杯西安賽區各項籌備工作。

着力點 推進高質量發展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2022年西安這樣幹抓好十個着力點)7

農業機械化助力“三農”快速發展。(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郝鐘毓 攝)

着力點7

鄉村振興

着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全力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産品生産供給

●堅決扛起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嚴格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

●實施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行動,加快高标準農田建設,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确保糧食播種面積和總産量穩定。

●進一步豐富百姓“菜籃子”,積極實施設施蔬菜建設與提升工程,穩定生豬産能,加快推進渭北農産品物流城規劃建設,确保蔬菜及肉蛋奶等重要農産品穩産保供。

●強化糧食安全教育,深入開展糧食節約行動和反食品浪費行動。

——大力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支持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持續抓好特色産業集群和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

●推進臨潼石榴、周至猕猴桃等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質量全程控制試點,加強動植物重大病蟲害防控防治。

●培育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高素質農民隊伍,發展農業适度規模經營。

●加快發展智慧農業。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2022年西安這樣幹抓好十個着力點)8

繼續做好“雙減”工作,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馮炜 攝)

——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認真對标國家鞏固脫貧成果後評估評價指标查漏補缺,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

●健全防返貧動态監測和幫扶機制,加強易地搬遷後續扶持,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成果,确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和新的緻貧。

●實施“萬企興萬村”行動,深化太倉—周至協作,支持脫貧地區因地制宜發展特色富民産業和社區工廠,不斷增強造血功能和自我發展能力。

——深入開展鄉村建設行動

●統籌提升鎮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

●接續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從農民實際需求出發推進農村改廁,深入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整治。

●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利用,充分挖掘村莊曆史人文典故和自然資源優勢,打造11個市級美麗村莊示範片區。

——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

●把縣域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切入點,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周至、藍田)因地制宜發展壯大縣域經濟,不斷提高發展整體性、協調性。

●推進以縣城為主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支持做好縣城空間規劃和市政設施配套,大力提升縣城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能力,推動高中教育向縣城集中,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

●落實省“一縣一策”事項清單和“一縣一業”行動計劃,打造縣域首位産業集群。

●加快西鹹新區、高陵、閻良國家城鄉融合試驗區接合片區建設。深化“三變”改革,不斷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拓寬農民增收渠道,讓農村群衆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2022年西安這樣幹抓好十個着力點)9

環城公園水清岸綠,市民沿河道健身鍛煉。(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郝鐘毓 攝)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2022年西安這樣幹抓好十個着力點)10

秦嶺風光美如畫。(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窦翊明 攝)

着力點8

綠色發展

着力推動綠色發展

持續改善生态環境質量

——加強秦嶺生态保護

●嚴格落實秦嶺生态環境保護條例和規劃,鞏固峪道峪口整治成果,強化生态功能區保護和用途管制,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完善生态補償機制。

●積極參與秦嶺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建立健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2022年西安這樣幹抓好十個着力點)11

做好重點群體高質量就業工作。(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窦翊明 攝)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抓好第二輪中央及省級生态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

●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專項行動,積極參與汾渭平原及關中地區大氣污染治理聯防聯控,提升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能力。

●推進資源循環利用“三基地一中心”建設,提升生活垃圾、建築垃圾、醫療廢棄物等固體廢棄物處置能力。

●深入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完善流域防洪減災體系,新建改造9座污水、污泥處理廠,污泥處置能力達到2800噸/日,實現“日産日清”。

●開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動,前移關口管控污染風險。

——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實施“雙碳”西安行動,堅決遏制“兩高”項目和“兩高”産能。

●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加快充電設施配套建設,新建公共(專用)充電場站30個。

●推進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标準,裝配式建築占比不低于30%。

●積極推進西鹹新區國家氣候投融資試點。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2022年西安這樣幹抓好十個着力點)12

檢查設備,确保用戶安全平穩用氣。(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翟小雪 攝)

着力點9

民生實事

着力辦好民生實事

讓百姓生活更美好

——堅持就業優先促進增收

●精準做好就業援助、創業扶持、技能培訓等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城鎮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高質量就業,城鎮新增就業14.5萬人。

●支持發展新就業形态,維護新就業形态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

●拓展城鄉居民增收渠道,積極發展公益慈善事業,逐步縮小收入差距,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繼續做好“雙減”工作,全面實施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

●新建、改擴建學校116所、新增學位10.5萬個。

●深入推進“名校+”工程,持續加大薄弱學校改造提升工作力度,促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

●加快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推進中等職業學校“雙達标”工作。

●搭建智慧教育大平台,創建市級智慧校園40所。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2022年西安這樣幹抓好十個着力點)13

開展食品安全檢查,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明 攝)

着力點10

發展和安全

着力統籌發展和安全

積極創建國家安全發展示範城市

——健全完善公共衛生體系

●堅持“外防輸入、内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态清零”總方針,壓緊壓實“四方責任”、落細落實“四早”措施,科學精準從速處置局部突發疫情,不斷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效能。

●建立常态化防控和應急處置轉換機制,完善重大疫情監測預警、預防控制、流調溯源、檢測檢驗、醫療救治、隔離場所、物資保障體系,推進“三公(工)”深度融合。

●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健全公共衛生重大風險研判、評估、決策、防控協同機制,提高早期發現和預警監測能力,加強農村、社區等基層防控能力建設,織密織牢第一道防線。

●健全重大疫情應急響應機制,建立健全集中統一高效的應急指揮體系,加強重要物資儲備和産能保障,确保關鍵時刻調得出、送得到、用得上。

●優化重大疫情救治體系,推進市級重點醫院、救治基地、平急結合傳染病院和區縣疾控中心建設,構建分級、分層、分流的傳染病救治網絡,年内建成市疾控中心新院區,全市核酸日檢測能力達到200萬管。

●加大公共衛生人才培養,建立疾病控制和衛生應急培訓基地,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隊伍。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2022年西安這樣幹抓好十個着力點)14

堅守防疫一線,核酸檢測有速度。(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窦翊明 攝)

——建設高水平“健康西安”

●優化醫療服務體系,推動三級醫院幫扶支援或托管區縣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緊密型醫聯體,讓群衆就近享受優質醫療服務。

●常态化制度化開展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進一步減輕群衆就醫負擔。

●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創建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範城市。

——落實“房住不炒”要求

●堅持租購并舉,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着力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促進房地産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繼續抓好住房租賃試點,有效增加租賃住房市場供給,年内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8.8萬套(間)。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2022年西安這樣幹抓好十個着力點)15

養老助餐服務暖胃更暖心。(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旭東 攝)

——加強社會保障和服務

●持續推進全民參保計劃,延續實施階段性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穩步提高社會保險待遇水平。

●切實做好軍人軍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優待撫恤工作。

●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推進三級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優化城鄉養老服務供給,支持社會力量參與城鄉養老事業,着力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保障婦女、未成年人、殘疾人等合法權益。

●加強民生兜底保障和困難群衆救助,努力做到應保盡保、應助盡助。紮實做好災後恢複重建工作。

西安發展十項意見(2022年西安這樣幹抓好十個着力點)16

西安市人民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航天城院區為城南區域百姓就醫提供有力保障。(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明 攝)

——毫不松懈抓好公共安全管理

●推進國家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台建設試點。

●紮實做好城鎮燃氣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持之以恒強化危化品、道路交通、建設施工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

●鞏固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成果,完善食品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和安全應急體系。

●加強城市應急能力建設,建立上下貫通、協調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完善風險評估、監測預警和應急響應機制,加強應急預案管理,健全應急指揮體系,超前布局城市應急救援和物資儲備系統。

●健全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常态化推進掃黑除惡鬥争。(文/西安報業全媒體首席記者 張端 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來源:西安新聞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