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海水貝類大全

海水貝類大全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02:16:30

海水貝類大全?原标題:“長鼻子”海筍 讓你鮮到過瘾,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海水貝類大全?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海水貝類大全(白馬河入海口現新奇貝類)1

海水貝類大全

原标題:“長鼻子”海筍 讓你鮮到過瘾

最近一段時間,黃島區大場鎮白馬河入海口處出現了很多長相比較奇特的貝殼類海鮮,它們生長在三四十厘米深的泥沙中,吐出的舌頭長達十幾厘米,就像大象的鼻子。當地人紛紛捕捉,好手每天能挖十幾斤,收入三四百元。專家介紹,這種海鮮應為海筍,在北方沿海地區俗稱象鼻蛤,味道非常鮮美。白馬河入海口處微生物豐富,軟泥底質适合海筍生長。

個頭大的有十幾厘米長

前天一大早,家住黃島區大場鎮的趙先生就來到了前海邊,他穿上水衣,拿着一把鐵鍁,提着魚簍,徑直向海水和沙灘交接的地方走去。 “這種象鼻子海鮮的習性不同于蛤蜊,這些退潮後還剩半米高海水的淺水區,是它們最願意待的場所。”趙先生告訴記者。

到達目的地後,趙先生手握鐵鍁,在水裡慢慢走着,仔細觀察着水底。“有這種海鮮的地方,就會露出花生粒大的窩眼來,平常人一般不會注意到,但逃不過我的眼睛。 ”說話的工夫,趙先生就發現了一個窩,他趕緊一鍁紮下去,然後雙手一起用力,鏟起了一鍁泥。這時,讓人驚奇的一幕發生了,隻見這鍁泥裡竟然有3個象鼻子海鮮,都吐着舌頭,個頭最大的有十幾厘米長,被眼疾手快的趙先生捉住,塞進魚簍裡。

不到半小時就挖了三斤多

“挖這種海鮮有很多技巧,鐵鍁一定要直着往下紮,一定要紮得夠深才行,而且動作一定要快速連貫。這種海鮮生活在三四十厘米深的泥沙裡,掌握不好力度,就容易将它們的大鼻子挖斷,那樣不但口味受影響,也不好賣。 ”趙先生說。

記者忍不住也穿上水衣,借用趙先生的鐵鍁體驗了一下,結果一鐵鍁紮下去,果真就将這種海鮮給鏟斷了。記者注意到,在現場跟趙先生一樣在挖這種海鮮的共有十幾個人,他們好像有默契似的都分散開,相互也顧不上打招呼,埋頭苦幹,每個人都收獲頗豐。趙先生忙活了不到半個小時,就挖了3斤多這樣的海鮮。

好手每天收入三四百元

“從春節前後到夏初期間,是挖這種海鮮的最好時節,等天氣太熱的時候,就很少見到它們了。 ”趙先生告訴記者,早在幾年前他到海邊打魚時,就發現過這種海鮮,但數量很少。 “那時也沒把它們當好東西,因為它的肉外面還有一層保護膜,我們都以為它不好吃,我都是挖回去喂鴨子。大概也正是這種原因,這種海鮮繁殖得特别快,今年格外多,來挖的也就多了。外地很多販子聞訊來收,每斤收購價二三十元。 ”趙先生告訴記者,附近村有專門挖這種海鮮的高手,每天能挖十幾斤,收入三四百元。 “我一般不賣,拿回家煮熟,将肉掏出來連湯一起放在冰箱裡存着,加上雞蛋、韭菜打鹵子,味道比蛤蜊都鮮。 ”趙先生告訴記者。

說法:學名叫海筍吃法挺多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相關專家昨天在仔細辨認這種海鮮後介紹,他們初步認為這種海鮮應為寬殼全海筍,是海螂目鷗蛤科海鷗蛤屬的一種,在北方沿海地區俗稱象鼻子蛤,主要分布在中、日、韓等國家沿海的軟泥底質中。這種海筍的水管發達,肉極厚,不能縮入殼内,味鮮嫩可口。有些地方的食客将其水管切成片,當做生魚片吃;也可炒,加韭菜炖,或者曬幹後烤着吃,堪稱是食用佳品。(記者 趙玉勳 攝影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