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紫關鎮位于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西北部,地處豫、鄂、陝三省結合部,素有"一腳踏三省","雞鳴三省荊紫關"之稱。丹江穿境而過,是“南水北調”水源地。
荊紫關古鎮曆史悠久,有着豐厚的商業文化和絢麗的古建文化遺存。自古水陸并通,為南北交通之要塞,古時水運有“丹江通道”,陸運有“商於古道”,明清時期商業高度繁榮,有“小上海”之稱。清末的記載言:荊紫關“水陸輨毂,商賈輻辏,繁盛甲于全境”;又言:“全境商務以荊紫關為貿易總彙”,商業繁盛遠勝于淅川城。
荊紫關古鎮沿丹江東岸分布,呈南北條狀帶走向,長2.5公裡,地面均系青石鋪砌,平淨整齊,兩側700餘間闆門店鋪,含南街、中街、北街。均具清代民間商業建築風格,翹檐雕飾,古色古香,房門都是木闆嵌成,晝抽夜閉,房屋多是進出幾層院落,兩邊廂房對稱,均有一堵兩米長的封火硬山,高低錯落,相互重疊,使街道更加古樸靈秀,曲型多姿。
平浪宮,荊紫關鎮的地标性建築。位于荊紫關南街,始建于清代。在荊紫關碼頭極盛時期,船商們組建幫會,取“風平浪靜”之意,籌建了平浪宮,成為船工娛樂、集會之地。
山陝會館位于荊紫關古街東側面,創建于清道光年間,是山西和陝西兩省商人集資創建,面積4000平方米。坐東向西,面臨丹江。現存建築6座,房屋29間,皆在中軸線上。依次有大門樓、戲樓、過道樓、鐘樓、春秋閣(中殿)、後殿、卷棚等。
大門樓3間,門前有青石階,門兩側各伏1造型奇特的石獅子,門楣與檐間有兩層石雕圖案,莊重威嚴。戲樓3間,系兩層硬山式建築,下層為過道,上層中間為戲樓,北間為樂隊室,南間為化妝室。樓的前後檐均有木雕組畫"唐僧取經"等6組,雕繪精湛。
最吸引遊客的是荊紫關的白浪街了,白浪街向有“三省一條街”之稱,如今隻有古色古香的明清建築,飛檐翹角的白浪宮留下了當年繁華的烙印。巷子中央高達3米的三省交界碑和碑下露出地面的三棱尖石—“三省石”(三省以此石為界,西歸陝西管,東北歸河南管,東南歸湖北管)成為當地有名的一景。可以讓你體驗“一腳踏三省”的豪邁感
來源:(自東方IC)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