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房地産走勢?從本周一開始到今天,地産出現“小陽春”的消息流傳于網絡但凡對房地産市場有所了解的人,對“小陽春”這個概念都不陌生“小陽春”通常是指樓市在每年3月到5月出現的升溫現象,這種現象往往與氣溫回升同步,因此也被冠以“小陽春”之名 與之類似的還有“金九銀十”,這一情況多指9月和10月出現的市場升溫,借用了“金秋”的概念,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淺談房地産走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從本周一開始到今天,地産出現“小陽春”的消息流傳于網絡。但凡對房地産市場有所了解的人,對“小陽春”這個概念都不陌生。“小陽春”通常是指樓市在每年3月到5月出現的升溫現象,這種現象往往與氣溫回升同步,因此也被冠以“小陽春”之名。 與之類似的還有“金九銀十”,這一情況多指9月和10月出現的市場升溫,借用了“金秋”的概念。
“小陽春”的概念被炒作多年,以至于每年春節過後,有關“小陽春”的論調便甚嚣塵上。似乎無論調控政策多麼嚴厲、市場情緒多麼緊張,都會在春暖花開時化解。 但是,事情的真相果真如此嗎? 如果以春節期間的成交作為參照,節後的市場升溫現象确實明顯。春節長假既涵蓋了傳統節日,又是我國僅有的兩個小長假之一。在此期間,除部分三四線城市的“返鄉置業”外,多數城市的房地産交易都處于停滞狀态。 這種因素産生的影響,通常會導緻春節前後近一個月的時間裡,房地産交易相對低迷。而從節後的3月開始,累積的需求集中釋放,市場成交量随之回升。這也被稱為“季節性升溫”。 但如果分析各大城市的月度交易數據就會發現,在大多數年份中,房地産交易最旺盛的月份,往往并不在“小陽春”期間,也很少發生在“金九銀十”。 相反,很多城市商品房成交量的高點,集中在每年的11月、12月和1月。在部分年份,成交高點甚至出現在天氣最炎熱的6月、7月。 原因不難理解,年末通常是房地産企業沖擊業績的關鍵時刻,很多房企會在此時降價促銷,購房者也往往抓住時機入市,按照網簽流程,部分簽約數據會順延到次年1月。6月和7月出現的成交高點,也跟企業沖擊半年度業績有關。 在我國大多數地區,每年的3月到5月,9月到10月,的确是氣候最舒适的時間。但對于購房者來說,選擇買入的時機,往往視房價水平、利率高低、政策利好與否而定,其中房價水平一直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很少有人會根據氣候的舒适程度,來确定是否出手買房。
近些年,随着一二線城市進入存量時代,這種邏輯有所弱化。但鑒于我國房地産“政策市”的特征,房地産交易量的變化也更多與政策變化相關,而并不像印象中的那樣,主要集中在春、秋兩季。 比如,近年來的很多項房地産調控政策,都發生在年初甚至“小陽春”期間:2010年的“國十條”出台于4月;2011年的“新國八條”出台于1月;2013年的“新國五條”出台于2月;2016年北京的“317新政”和“326新政”均出台于3月……這些政策都不可避免地對“小陽春”期間的市場表現帶來影響。 需要指出的是,“小陽春”與“金九銀十”一樣,更多是一種營銷的概念。
多年來,房企紛紛借助這一概念推出促銷活動,在客觀上促進了“小陽春”的旺盛。但在做重要決定時,所有市場參與者都應該冷靜下來,不要輕易被這種人造熱度所帶動。
更多内容請下載21财經APP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