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個人的隐性素養包括哪些

一個人的隐性素養包括哪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9-11 12:22:21

一個人的素養一一學識、智慧、道德、态度、品格、思想、精神等,會通過外在表現展現出來,我們可以通過言行舉止和神态,了解他的内在素養。

素養是一個人的人格。人格是指個人在先天和後天各種因素交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内在動力組織和相應行為模式的統一體,是能代表個人個性特點的穩定的心理品質。這些心理品質可以歸結為個人一定的價值觀、道德觀和心理素質等,并通過一定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和情緒反應表現出來,使個人呈現出獨特的性格和氣質。

一個人的隐性素養包括哪些(什麼是一個人的素養)1

素養是一個人的行為習慣。行為習慣是一個人行為方式的自動化(天長日久養成的固定行為模式),是不需要思考和意志努力的行為方式。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形成了某種行為習慣之後,再也不需要他人的督促或自己的提醒,就能自然而然并輕松自如地完成那種行為,也就是達到了條件反射的程度(或者說達到了“無須提醒的自覺”的境界)。所有的道德行為隻有形成習慣,才能成為一種品質、一種素養,否則都是不可持續的。一個人的素養的形成過程是各種良好習慣的形成過程,或者說,一個有教養的人是有很多好習慣的人。

一個人的隐性素養包括哪些(什麼是一個人的素養)2

素養是一個人的思維方式。一個人怎麼認識世界,怎麼思考問題,集中反映了一個人在智力、學識上的素養。從認識論的角度分析,可以把思維方式看作人的認識定式和認識運行模式的總和。從個體的角度分析,思維方式是個體思維的層次(深度)、結構(類型)、方向(思路)的綜合表現,是一個人認知素質的核心。正如美國教育學家克洛威爾所說,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資源,不是責任感,而是發現新的思維方法。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分析,思維方式反映了學生認識事物的立場和視角,也決定了他們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向,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水平具有根本的制約作用。學生在掌握知識和發展能力等諸多方面存在的各種問題,都能在思維方式上找到根源。

一個人的隐性素養包括哪些(什麼是一個人的素養)3

學生思維方式的問題突出表現在對立化(簡單化、絕對化)和封閉化(模式化、僵化、固化)上。對立化思維是一種非此即彼、非好即壞的簡單的線性思維方式。以這種思維方式來看待和分析事物,往往容易将相互聯系、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事物置于互不相容的兩極,其結果就是割裂了事物之間的複雜聯系,将問題簡單化、形式化、絕對化,從而影響相關認識和實踐活動的健康發展。

學生如果認識問題單一化、絕對化,對對與錯、正與反、愛與恨、肯定與否定、擁護與贊成持一種看法、一種态度,不會從聯系的角度辯證地看待事物,不會從不同角度(包括相反的角度)認識、分析問題,進行全面的論證,不僅思維會變得單一、片面,視野也會變得狹隘。封閉式思維是一種走“套路”的思維模式,即用既有的套路和模式來解釋和分析所有的認識對象和問題。

一個人的隐性素養包括哪些(什麼是一個人的素養)4

從哲學角度講,它就是本質主義的思維方式,即它是一種先在地設定對象的本質,然後用此種本質來解釋對象的存在和發展的思維模式。本質主義思維方式具有決定性、預設性、确定性等特性。生命是一種開放性、生成性的存在,人的思維也應該具有開放性、生成性的特點。這是人的能力得以不斷發展的内在機制。思維一旦模式化、格式化,就不可能有創新,能力發展也就停止了。思維的模式化、格式化導緻原創思維的欠缺和喪失。在應試教育中,學生隻會解題,不會發現和提出問題;隻會解常規題,不會解非常規題;隻會求同,不會求異。

一個人的隐性素養包括哪些(什麼是一個人的素養)5

要将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式提升到奠基學生能力、關乎人生長遠發展的高度來認識,“核心素養”指的就是那些一經習得便與個體生活、生命不可剝離的,并且具有較高的穩定性,有可能伴随一生的素養。其根本特質不在于量的積累,而在于生命個體品質與氣質的變化和提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