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國産耳機品牌OSTRY奧思特銳,很多人都會說這是一家低調的耳機品牌,低調到大概平均一年發布不到一款作品,而且更有意思的是它早些年的血色圍城現在仍保持着不錯的關注度。
不過對其略有關注的知道在前年OSTRY發布的KC07還是有不錯的口碑,在1000-2000的價位裡,它的存在度非常高。
至于最近發布的雙動圈旗艦KC10(其實我也不确定什麼時候發布的,太低調)好像進一步驗證了國内的HIFI市場,想要關注度要麼貴的吓人,要麼低的離譜。
不管耳機市場這兩年如何變遷,總有那麼幾個品牌就是埋頭做自己,相比商業上的成功, 他們更喜歡滿足自我定義的成功,說多了大家都懂的,咱就直接開箱吧。
▲SOTRY的包裝盒一直就是這種櫥窗式風格,看得到産品真身,但是拼接式的外盒會無形增大成本;
▲内襯展示,耳塞腔體很抓眼;
▲真牛皮收納盒展示,觸感很好,做工中規中矩;
▲耳塞套送了兩版;
▲全家福展示;
▲KC10的腔體足夠精緻,視覺上還是看得出有OSTRY明顯的電競風格。後蓋透明材質和KC07應該是一樣的,不易留指紋,但不耐刮;官方為它命名的中文名“落金”的“金”在這裡有所體現。
▲内側展示,這裡得說一下KC10是有前後腔分體結構設計,前腔用的是硬質不鏽鋼,後腔則是剛性鋁合金材料,但是腔體并不大,相比目前流行的公模延伸品,它的是中等偏小的。
▲邊緣細節展示,受制于它的材質及光影效果,看上去不怎麼上相,做工是沒話說,雙針接口也做了保護處理;
▲說到接口還得給它原線雙針插頭的特寫,注意導線出去的位子,二級金屬環是折疊的,個人覺得是為了保護此處引線壽命更長,盡管此處出問題的幾率并不是很高,但有勝于無。
▲線材用的是6N單晶銅 德國無氧銅混編,雖有一點粗,但有較好的的柔韌性,除了好收納,也不用擔心聽診器效應。
▲3.5插頭可展示,有便于插拔的紋理設計和形體設計,購買前可聯系官方換2.5或者4.4平衡頭,如果前端有限可直接考慮2.5平衡頭。
▲雙動圈耳機其實挺多的,不過相比目前流行的多動鐵和圈鐵,它還是挺少的。之前有人讨論過為什麼國産耳機不怎麼做動圈,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動圈耳機想賣高價實在太難,不如多動鐵堆料來的有感染力。
誠然,對于動圈耳機的調音,沒有一定功力也不敢推旗艦。OSTRY KC10用的是10mm 7mm的雙動圈組合,阻抗16歐,靈敏度105dB,手機直推還算飽滿,低頻會有推力不足的動态欠缺現象,但素質一眼可見,彈性出色,有不錯的量感和厚度,聲場開闊,風格自然,我最想想到的詞是大氣;人聲偏暖,醇厚但不粗犷,密度偏大,不抓耳,但是舒适,耐聽;手機直推黨可聽其低頻,不過在手機端我最滿意的是它中低頻之間的關系處理,層次感出色,音色溫潤不失通透。
▲用乾龍盛OA361作為前端時,音量開到35(100滿)就可以推得很飽滿。低頻下潛穩健有深度,凝聚感和器樂分離度以及彈性極為出色,它的量感并不是那種轟頭式的澎湃,而是暗流洶湧的深不見底,厚度恰合時宜,最重要的是氛圍還保持的很自然,動态給我的感覺相反不是那麼刺激,不過低頻整體真的足夠感人,很耐聽,像《天地孤影任我行》這樣的民族器樂以及ACG風格、搖滾風格,它總能在張揚和平和之間找到平衡點,氛圍自然、有聲場有細節,通透耐聽。
給夠KC10推力後的人聲變得清澈不少,密度較大的優勢展現出來,醇厚感很自然, 細節幹淨利落,對口型、咬字、換氣都是點到為止,不過略有齒音。總的來說人聲保持着一定的溫潤,厚度和柔和感把握的很好,男女聲表現差不多,有素質流的體現,各個方面又很均衡,很耐聽。
高頻給我的感覺沒中低頻那麼舒展大氣,聽小編制弦樂有些拘謹,弦樂有些克制,有偏薄迹象,延伸感沒問題,小提琴的鋸齒感還原度也挺不錯,毛刺有人為控制的感覺,泛音通透豐富;管樂和弦樂層次感雖然不錯,但管樂形體感一般,不過好在整體有還算自然的音樂味,倒也聽得下去。
高頻聽大編制的時候比小編制要抓耳一些,不過它仍不是那種刺激型的,隻是大動态級瞬态都還不錯,加上良好的器樂分離感以及整體的通透感讓人忽略細節上的審美。用KC10聽大編制最大的感覺其實是還得上前端,果然換樂彼L6後,解析瞬間提升,動态幹淨利落不失迅猛,聲場定位更為清晰,為方便陳述,個人拉來了K3003作為對比。
▲抛去KC10比K3003好推的前提,個人調音量的細節就不描述了。高頻上K300K亮吧,也刺激吧,而且動态迅猛,延伸感極好,KC10沒那麼迅猛的動态和延伸感,但更穩健、順滑,在聽《Hurricane 2000》時少K3003一些刺激但多幾分通透,大編制要比K3003耐聽。小編制咱也對比了下,本來是覺得KC10的小編制有些拘謹,不過再聽K3003時又覺得這拘謹是平和,K3003有着出色的器樂分離度,弦樂解析很刺激,泛音豐富之餘還有立體感,但對比起來又不如KC10順滑,感覺兩者就兩個不同的走向,K3003是萬花筒式的精彩,KC10則是少年老成的穩健。
人聲方面KC10相比K3003略纖細一點,密度大于K3003,都保持着一定的舒展,K3003的動鐵單元讓其解析顯得更犀利,保持醇厚感的同時兼具有質感的暖聲,入耳有更充沛的後勁;KC10的細節相比就像是枯筆和實筆的區别,咬字啊換氣啊口型啊這些細節都有,KC10是飄逸不失力道,K3003是濃墨兼具幾分靈動,個人并不想說誰高誰低,素質是在一個水平上的。
▲低頻方面的差異要明顯一些,兩者調音有一定相似,穩健但又不過分濃郁,且有一定的舒展,但KC10從整體到細節是基本上是勝過K3003的。KC10下潛的深度沒有K3003深,彈性明顯好于K3003,加上其無論下潛深度、還是彈性、量感都很均衡,所以在保持出色的解析之餘氛圍較為自然。相比之下K3003下潛深、回彈快,凝聚感有沖勁,但彈性弱于KC10,所以大鼓敲得略顯生硬;聲場方面,兩者都不錯,KC10在于規整,無論縱向還是橫向更有層次,這一點在中低頻關系處理上顯得更為明顯,聽KC10時既能感受人聲的細節又能聆聽背景樂器樂的表現,這一點其實很多耳塞都沒做到,要麼兩者太均衡太近如K3003,要麼可以突出人聲讓背景樂削減甚至模糊。
▲整體總結部分
如果說把動圈做好才算是大家,OSTRY這一次可以為自己證明了,蟄伏已久或許會爆發。不過話說回來,目前的國産耳機圈(注意,咱刻意說的耳機圈)已經是真無線的天下,不知道KC10會不會生不逢時,加上疫情的影響,各路展會都不大好宣傳。
但不管怎樣說,單單是用雙動圈做3049元的旗艦就是很需要勇氣,憑這一點各位不試聽一下不會感受國産HIFI耳機的進步。
最後總結OSTRY的特點(個人最不會的就是做總結),手機能聽,但是也吃推力,乾龍盛QA361推中低頻推得很不錯,但換樂彼L6後它又更上一層樓。它是兼具素質與調音的均衡之作,下盤會更打動人,有點舒展、有點溫潤、有些偏暖卻又偏中性,總而言之沒有哪一點特别突出。适應曲風,個人定義為雜食。說到這裡想起它的中文名落金,個人感覺除了後蓋那一抹金色再就是金屬腔體的講究,不過個人覺得它更适合叫“太極”(會不會撞衫凱聲的陰陽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