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寶寶睡覺捆着睡對發育有影響嗎

寶寶睡覺捆着睡對發育有影響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5 01:25:09

01

有媽媽味道的“枕頭”

小時候,你曾對什麼東西情有獨鐘嗎?

前幾天,我在抖音看到一個視頻:

年齡已經20 、30 的成年人,随身攜帶着一團“爛布”“毛線”“玩偶”......這些小物件,已經越洗越白,甚至隻剩下一些碎條,被放在一個小盒子裡

寶寶睡覺捆着睡對發育有影響嗎(孩子要抱着玩具才能睡)1

來源:抖音

盡管如此,他們依然愛不釋手,仿佛這是全天下最寶貝的東西。

寶寶睡覺捆着睡對發育有影響嗎(孩子要抱着玩具才能睡)2

圖源:The Guardian

這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兒時的回憶:

我小時候也有一個朝夕相處的黃色“松鼠”玩偶。小時候,我對它非常迷戀,時常又聞又親,還自言自語地跟它對話。有一次我媽媽偷偷拿去洗,結果我又哭又鬧。

英國心理學家唐納德•溫尼科特,在其著作《嬰兒與母親》中提出“過渡性客體”(transitional object)這個概念。

指第一個“非我”所有物(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最早出現在孩童的玩耍中,它不是母親給予的,而是兒童自己發現和創造的。這種物品或者行為,象征着兒童與母親之間穩定的聯系(bond)。

現在想來,那個枕頭應該是有“媽媽的味道”,才讓我如此戀戀不舍。

在我心中,它是關于母愛所有美好的想象,可能比媽媽還重要

過渡性客體,它可能是手帕、床單,也可能是媽媽的睡衣、圍巾,甚至可以是寵物。

小時候,我的老家飼養了一隻老黑狗,我們相伴八年,成為彼此最親密的“夥伴”:

*它經常在我回家的路上接我;*我寫作業的時候,它就趴在旁邊;*晚上,它習慣跑到我的床底下睡;*我每天睡醒睜開眼,就能看到它對我“笑着”搖尾巴,好似在歡迎一天的到來;*我最喜歡的動作,就是親昵地摸它冰涼的鼻子,而它則忍受我的觸摸......

在某個“鞭炮聲響亮”的春節,這隻老黑狗失蹤了,原因未明。

它走後,我感到仿佛有一部分穩定的世界崩塌了。

對于我來說,它不僅單純是一隻狗,而是我的重要客體,被我賦予了“愛與心靈陪伴”的意義。它一直活在我的心裡。

由以上可見,在童年時期,“過渡性客體”作為“母愛的複制品”,成為我們面對生活的铠甲和慰藉

02

“過渡客體”的益處

1959年,美國心理學家哈洛及其同事報告了一項研究成果:

讓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同母親分離,以後的165天中同兩個母親在一起——鐵絲媽媽和布料媽媽。鐵絲媽媽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媽媽沒有。雖然當嬰猴同鐵絲媽媽在一起時能喝到奶,但它們甯願不喝奶,也願同布料媽媽呆在一起。

嬰猴大部分時間依偎在布料媽媽的身上,這些物品往往具備一些母親的特質:柔軟,可以撫摸、親昵

哈洛由此得出結論,身體接觸對嬰猴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

雖然這個實驗的對象是猴子, 許多心理學家認為, 它對人類嬰兒同樣适用。

寶寶睡覺捆着睡對發育有影響嗎(孩子要抱着玩具才能睡)3

那麼,“過渡性客體”對我們有哪些益處呢?

① 情感紐帶

唐納德•溫尼科特在《過渡客體和過渡現象》中,闡述了嬰兒對“過渡客體”的使用:

6個月前的嬰兒,它們與混沌的自然世界融合在一起,與母親處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關系中

然而,母親作為一個獨立的成年人,有自己的生活軌迹,不可能永遠及時回應嬰兒。

這時嬰兒開始意識到了“母親”這個客體的存在,慢慢發展“自我功能”。

如果媽媽不在場,嬰兒如何尋找與媽媽可能的鍊接?

8個月大的嬰兒開始面臨“分離焦慮”。

它們會試圖把媽媽推開一點點,開始“吃拇指”“自己呀呀的重複說話”,或者是緊握着一塊毯子、玩具、糖果等,從中感受媽媽的溫暖

這些物品的重要特征是不離不棄,完完全全可以被控制:

*不管怎麼對待它,它都會忠于自己;

*不用擔心它是否開心、是否會反擊;

*也不用擔心它們會否死亡等等。

盡管這些物品不是“真正的母親”,但它們既滿足了孩子需要媽媽,但又要和媽媽保持一點心理距離的渴望:

我想和你在一起,但又怕被你吞沒;我想保持獨立,又希望你在我身邊。

借助這些“過渡性客體”,孩子在練習如何與他人、世界相處,安全地表達着自己内心的需求。

在這期間,孩子漸漸能夠耐受孤獨和焦慮,有了自我照顧的能力,漸漸完成與母親的分離和内化

總得來說,“過渡性客體”,有利于幫助我們形成安全型依戀關系。

當孩子漸漸長大,“過渡性客體”會漸漸失去安撫情緒的作用。

這種過渡客體已經形成了一種彌散的“過渡現象”,存在于成年人各個領域中的“可控第三者”,幫助他們緩解焦慮。例如:

*醒了從不馬上起床,而是抱着被子呻吟夠了再爬起來;

*睡前一定要玩手機,畢竟承載了太多的情感需求;

*很多人有抽煙/喝酒的習慣,就像眷戀嬰兒時期母親的“乳房”;

*中國人大都喜歡“飯局”,因為它是很好的緩解人際尴尬的過渡性客體;

*分手後,不少人會不斷視奸自己和前任的聊天記錄。這些聯系有助于我們哀悼“喪失”

......

“過渡性”客體給我們帶來的撫慰感和陪伴感,并不會輸給那些陪在我們身邊的人。

慢慢地,它們就變成了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② 有助于激發創造力

溫尼科特還認為,我們在人生的所有階段都會繼續尋找體驗為既内在又外在于自我的客體。

能否找到合适的“過渡性客體”,很可能影響一個人成長之後的适應性和靈活性

溫尼科特提出“過渡空間”的概念。像繪畫、遊戲、宗教、藝術、職業、信仰和夢想等,都屬于“過渡空間”。

它們不僅能激發我們的想象力,也可以激發我們的創造力

像遊戲這個“過渡空間”,在這裡,我們可以放下防禦,流露全然真實的自己。

像繪畫等興趣愛好,我們對其投入心力,通過與這件事情産生聯結,能夠獲得自我價值感。

因此,如果你身邊有“學習障礙” 的人,你可以讓Ta探索一個進退自如的“過渡空間”。

我大學時曾經做過家教,當時負責輔導一個三年級的小朋友。但是讓我比較束手無策的是,Ta每寫兩個字,就要停下來玩“橡皮擦”“紙巾”等小物件,怎樣都無法集中注意力。

後來,我意識到Ta可能在很小的時候沒能夠内化一個穩定的客體,沒有一個溫柔的港灣在背後穩穩地托住Ta,以至于Ta常常需要分神去尋找“媽媽”這個重要客體。

為了緩解這種恐慌感,Ta會把玩手上“熟悉”的玩物。這個暫時的“過渡空間”,讓Ta感到安心

盡管Ta有很嚴重的“學習障礙”,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情。

因為Ta有能力給予一個随機的客體賦予意義,這是Ta在努力尋找能夠清楚表達自我感覺的方式

這種自我決定的行為,往往給創造力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空間。

這個停下來遊戲的“過渡空間”,讓Ta可以與事情“融合”,也可以随時“撤退”,給生命增加了彈性。

03

重新養育自我

往回看,或許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獨特的“過渡性客體”。

我有個朋友小D苦笑着說,“我的男朋友甯可抱着熊睡,也不抱着我睡。”

寶寶睡覺捆着睡對發育有影響嗎(孩子要抱着玩具才能睡)4

我回應她,或許,我們應該理解他們對“過渡性客體”的情感,将它作為他的一部分去尊重,不與它争風吃醋。

畢竟,可能在你眼中又醜又破的東西,在他們眼裡是依賴的象征:那些小物件似乎具有某種魔力,能很快幫助他們從痛苦中獲得力量和安甯。

他們借着“過渡性客體”在發出信号:我很缺乏安全感,我需要你的陪伴

這時我們給出的安慰,對他們來說很重要。

如果我們自己也有“過渡性客體”,可以察覺一下,這個“過渡性客體”背後意味着什麼?

或許是,我們害怕“喪失”:

*害怕無依無靠;*害怕内心的憂傷無法自控;*害怕墜落到無底洞;*害怕體驗内心的憤怒......

無論我們過去在恐懼什麼,我們現在都已經長大了,可以試着重新養育自我

去尋找一個内心穩定的好朋友、一個有共同背景的小團體或者是一個專業的咨詢師,保持長期的聯系和互動。

借助這個力量,重新撫慰當年那個自己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實現自我賦能,與自己建立深度關系

可以通過冥想、寫日記等方式進行自我察覺,體會自己每一個當下的情緒和感受。

感到孤獨、脆弱的時候,可以停下來歇會兒,靜靜地陪伴這個正在哭泣的“内在小孩”,理解它、抱持它,并等待它長大

我們要相信,我們可以自己愛自己,并相信自己永遠被愛

你會看到,黑暗其實也沒那麼可怕,其中也有很多發光的“螢火蟲”,為我們帶來光明。

References:

[1] Donald Winnicott: Babies and Mothers [M]. 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Press, 2016.

[2] Donald Winnicott:Transitional Objects and Transitional Phenomena

[3] Winnicott, D. W. (1953). Transitional objects and transitional phenomena: A study of the first not-me possession.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34, 89–97.

[4] Chen Huichang, Pang Lijuan, Shen Jiliang, Zhou Jianda.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Preschool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volume) : Shenyang Press, 1994.

作者 | 黛玉

排版 | 香芋奶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