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天是一天比一天冷,感冒發燒的孩子也越來越多,孩子難受,父母心疼,看着孩子高燒不退,總是各種揪心,不知所措。
但基本所有的中國家長都會做一件事,就是在孩子的腦門兒上貼片退熱貼。
想想小時候,我也貼過退熱貼,基本就是自己一發燒,積極主動的就給媽媽要退燒貼,因為我很怕被媽媽帶到醫院後,醫生說要打針。
總覺得貼個退熱貼,燒退下來了,醫生就會隻給我開點退燒藥就可以了,免挨一針,不過,貼上冰冰涼涼确實挺舒服的。
“貼熱帖”好像是發燒标配,隻要孩子有個頭疼腦熱,不論發燒多少度、精神狀态如何,都會先給額頭來上一貼。
可以說,隻要家裡有小孩的家庭,都會囤一些“退熱貼”,以備不時之需。
貼熱帖起不到降低體溫的作用
不過,退熱貼真有這麼神奇嗎?一貼孩子體溫就降下來了?
如果非要說退熱貼有點作用,那可能就是“安慰劑”吧。
其實我們并不建議使用退熱貼,因為退熱貼不僅效果有限,用的不對可能還會對寶寶有害,尤其是6個月以内的寶寶。
市場上銷售的退熱貼,大部分屬于凝膠膏劑,主要是通過物理降溫的方式。
退熱貼的主要結構分為由基材無紡布、主體層凝膠層和防粘層三個部分。
其中,凝膠層的親水凝膠具有良的能量轉換功能,能刺激神經末梢冷覺感受器,産生冷感。貼上退熱貼後,皮膚上的熱量将被高分子凝膠層吸收,并通過汽化作用散熱,達到源源不斷地把身體的熱量帶走的目的。
但其實,退熱貼就跟敷涼毛巾或是冰袋的效果差不多,隻能降低局部皮膚的溫度,給寶寶帶來短暫的舒适,安撫寶寶煩躁哭鬧的情緒。
發燒是整個身體在發熱,因此,小小的退燒貼對降低全身溫度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貼熱帖确實比我們用涼毛巾敷更方便,也讓寶寶更耐受。
但也不是所有孩子都耐受,有些孩子會出現皮膚瘙癢、發紅、起紅疹子等過敏的情況,家長可以根據自家孩子的适應情況做選擇。
寶寶發燒該怎麼做呢?
發熱其實是人體的一種防禦反應,是與疾病作鬥争的一種武器。
寶寶處于低熱狀态(<38.5℃)時,代謝速度增快,能制造很多的抗病物質,有利于病情的恢複。也就是說寶寶發熱時,精神隻要好,就說明病情較穩定,就應該讓機體與疾病抗争,這樣有利于增強寶寶抵抗力。因此不要把發熱看成是不能容忍的症狀而急于降溫。
可以讓孩子多喝水,排尿時有利于帶走孩子身體多餘的熱量。
這個階段适合采用物理降溫法,可以用冷濕毛巾擦浴全身,尤其是大血管行走的位置,如腋下,股溝等部位。
如果高熱(>39℃)或超高熱持續過久,就會造成代謝紊亂,會對肝、腎、腦等重要器官造成損傷,應給予退熱措施,比如藥物治療。
目前,公認有效的方法是退燒藥,比如布洛芬和對乙酰氨基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