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的方向和連接
對含有中繼分型的一筆進行相應處理後(類似對分型中包含關系的處理,相當于把中繼分型對應的2根或者n根k線當作一根然後再進行包含關系處理),就可以嚴格地說,先頂後底,構成向下一筆;先底後頂,構成向上一筆。而所有的圖形,都可以唯一地分解為上下交替的筆的連接。
對于缺口,在筆劃分中的情況:
按照嚴格的定義,此時,可以把缺口當作0=0 0 0來看待
0可以=0 0 0
0也可以=0
缺口處理為段還是筆的關鍵在于兩方面
1、如果缺口本來就處于高點下來的向下筆中的缺口一般直接處理在該筆中
2、如果缺口前面是向上筆,後面直接下來的大缺口,且該缺口直接打破最近的一個中樞的低點(注意是中樞區間的低點),那麼該缺口可視為段。如果沒有滿足缺口直接打破最近的一個中樞的低點依然應該按照筆處理。
新筆定義:
纏師原文:“本ID想了想,計算了一下能量力度,覺得以後可以把筆的成立條件略微放松一下,就是一筆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頂分型與底分型經過包含處理後,不允許共用K線,也就是不能有一K線分别屬于頂分型與底分型,這條件和原來是一樣的,這一點絕對不能放松,因為這樣,才能保證足夠的能量力度;
在滿足1的前提下,頂分型中最高K線和底分型的最低K線之間(不包括這兩K線),不考慮包含關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K線。顯然,第二個條件,比原來分型間必須有獨立K線的一條,要稍微放松了一點,這樣,象今天綠箭頭所指的地方,就是一筆了,相應那三筆下來就構成一段了,整個劃分就不會出現比較古怪的線段。”
對線段一直比較暈的人,這個新的條件大概容易處理一點,至少可以避開處理如106到107這樣複雜的線段,而這,本ID剛計算過,也不會影響整個線段的動力學能量。但103-104這樣的線段,是無法更改的,這類線段必須能夠處理。
“例如,今天圖裡綠箭頭所指的地方,頂和底分型經過包含處理後中間沒有K線了,這就不能算一筆。”
請注意:這是不符合老筆定義的。
2,
本ID想了想,計算了一下能量力度,覺得以後可以把筆的成立條件略微放松一下,就是一筆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條件:1、頂分型與底分型經過包含處理後,不允許共用K線,也就是不能有一K線分别屬于頂分型與底分型,這條件和原來是一樣的,這一點絕對不能放松,因為這樣,才能保證足夠的能量力度;2、在滿足1的前提下,頂分型中最高K線和底分型的最低K線之間(不包括這兩K線),不考慮包含關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K線。顯然,第二個條件,比原來分型間必須有獨立K線的一條,要稍微放松了一點,這樣,象今天綠箭頭所指的地方,就是一筆了,相應那三筆下來就構成一段了,整個劃分就不會出現比較古怪的線段。
請注意上面的紅字部分:“這樣,象今天綠箭頭所指的地方,就是一筆了,相應那三筆下來就構成一段了
用新筆分法,步聚是:
1,進行包含處理,頂底在内至少4根獨立K線。
2,還原包含關系,頂底在内至少5根K線。
符合這兩項條件,新一筆成立。
在實際分析中,可能會出現這樣一種情況:
我們考查的區域裡的K線不存在包含關系,隻有四根獨立的K線(即頂底間隻有2K線),則這筆仍不成立,因為隻滿足條件1,不滿足條件2。
恒靈2007-09-19 15:59:46
纏主,昨天又重新說了筆,我們以後畫線段按新定義還是老定義呀?天又重新說了
==
那主要是為了不同軟件間可以減少不同,因為,K 線的個數是肯定基本一樣的,這樣,就不會因為一些微小的差别導緻不同的結果。而且,分别起來更簡單,所以,可以用新标準。其他都不需要改變。本ID 自己一直用老标準,因為本ID 從來隻用一套軟件。但這理論公開,就有一個适應性的問題,畢竟不能要求所有人隻用一套軟件,所以稍微改改,又不影響最終的判斷,又何妨?
圖上為新筆劃分圖解,用KG代表頂分型最高那根K線,KD則代表底分型最低那根K線。BA為标準筆,C不構成筆,D根據新筆寬松定義構成一筆。
至于新筆還是标準筆,都是一筆,新筆隻不過是在原來筆的定義基礎上擴大了外延,使得筆的劃分變得更加切合實際走勢K線圖。
市場學生的博對答
這種情況 算一筆嗎?
回複:2011-03-19 21:03:40
首先要進行分型的頂、底那根的包含處理,這是必須的,而中間就不用處理了。此圖頂包含處理完,頂底間隻有二根。其實也不用找那麼多特例圖,鑽那個牛角。記住我上面的圖示就行,合并前中間不少于三根,合并後中間不少二根
無論是按嚴筆還是寬筆定義,均不算一筆。
未處理包含之前頂底間隻有二根,不符合寬筆第二條要求,更不符合要求合并後三根的嚴筆定義。
寬筆允許合并後頂底間隻有二根,但合并前必須不少于三根,二個條件缺一不可。
頂的那二根并列隻能算是頂的範圍,是要進行合并的,不能算作頂底之間。
舊筆新筆畫法的總結圖:
下面是際仁對于筆的劃分總結
第一步:當然是按K線的時間順序處理包含關系後标注出頂底分型來
第二步:确定最近成立的頂或底分型,比如圖中的底分型1。這裡要求頂到底或底到頂滿足筆的定義。當然這裡有嚴格筆定義與新筆定義之分,看你用哪種方便,這無所謂。那麼這第二步的定義有哪些呢?
1、嚴格筆定義中:條件一是K線經過包含關系處理後,頂底分型間不共用K線,也就是說二者之間的元素是獨立的。再說明白點就是各分型的第三元素與第一元素不是同一根K線。條件二是滿足一的條件後,第三元素與第一元素間還有一根獨立的K,這根獨立K是在處理包含關系後必須存在的。條件三是頂分型區間高點必須高于底分型區間或底分型區間低點必須低于頂分型區間。條件四是後分型的第三元素的最高點比前分型區間高或後分型的第三元素的最低點比前分型區間低(其實就是後分型包含前分型),該筆仍然成立。條件五是分型元素中的最高或最低K線是該筆中的最高或最低,也就是說獨立K不能高于頂也不能低于底。
2、寬筆定義中:條件一與嚴格筆定義相同,即K線經過包含關系處理後,頂底分型間不共用K線,也就是說二者之間的元素是獨立的。再說明白點就是各分型的第三元素與第一元素不是同一根K線。條件二是在滿足條件一的前提下,頂分型中最高K線和底分型中最低K線之間(不包括這兩K線),不考慮包含關系,至少有3根(包括3根)以上K線。條件三、四、五與嚴格筆定義相同。
從以上嚴格筆與寬筆定義看出,條件一的規定,強調了分型的三元素間必須相互獨立。而它們唯一的區别在于頂分型中最高K線與底分型中最低K線之間(不包括這兩K線)是否考慮包含關系。值得注意的問題:分型中的最高K與最低K應該以包含處理後的最前的那根K為準(後面K線高低點被包含處理掉的忽略不計),并且獨立K的高低點也應該以包含處理後的高低點為準,總之一句話,高低點一切按包含處理後為準。我們簡單的寫一個等式如下:
嚴格筆:第三元素(包含處理前實際K數>=1) 獨立K(包含處理前實際K數>=1) 第一元素(包含處理前實際K數>=1)>=3根K
寬筆: 實際上允許第三元素(包含處理前實際K數>=2) 第一元素(包含處理前實際K數>=1)>=3根K或第三元素(包含處理前實際K數>=1) 第一元素(包含處理前實際K數>=2)>=3根K,包含處理後屬第二元素的K 第三元素(包含處理前實際K數=1) 第一元素(包含處理前實際K數=1)>=3根K這兩種特例的存在。見下圖
有了對第二步的認識,接下來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第三步:底分型必須接滿足筆定義裡的頂分型或頂分型必須接滿足筆定義裡的底分型。簡單點就是底接頂或頂接底的原則。比如上圖中的底分型1後,如果在沒有找到符合筆定義裡的頂分型又新低了,那底分型1無效,說明向下筆仍繼續延伸。現在的圖中2不是标準的頂分型,那4、6沒有2高也不符合,3、5、7沒有破1,說明還得繼續找頂,後面的頂分型8符合,這時向上筆從底分型1到頂分型8。接下來我們就按前面的方法找底分型,如果在沒有找到符合筆定義裡的底分型又新高了,那頂分型8無效,說明向上筆仍繼續延伸。9不是标準的底分型,這樣從底分型1開始的向上筆延伸到了10,底分型11不符合定義中的條件三,所以向上筆又延伸到12,13仍不是标準的底分型。最後該向上筆延伸到13。接下來底分型14滿足了向下筆的定義,這樣頂分型13就是向上筆與向下筆的轉折點。這樣反複下去就可以把整個走勢圖按照底接頂或頂接底的原則唯一劃分出向上筆或向下筆。
下面是alejoy對筆的劃分:
問題1:頂分型最高那根K線的最低點低于底分型最低的那根K線最低點。
【理解】:
纏師在2007-09-05《教你炒股票77:一些概念的再分辨》中說過:“還有一個最顯然的,就是在同一筆中,頂分型中最高那K線的區間至少要有一部分高于底分型中最低那K線的區間,如果這條都不滿足,也就是頂都在低的範圍内或頂比底還低,這顯然是不可接受的”。
按照上述的說法推論:在同一筆中,底分型中最低那K線的區間至少要有一部分低于頂分型中最高那K線的區間。從力度上來看,幾根K線連續下跌,卻不能吃掉此前的一根大陽線,也說明回調的力度不夠。
在本例中,3的底全部在2的K線區間内,所以,2-3不算一筆。
問題2:1-2,2-3均不滿足一筆的條件,那1-4能算一筆嗎?
【理解】:
1-4不能算一筆。2點和左、右都不滿足筆的條件,“叉掉”2後,1、3就成了相鄰的頂,應該保留較高的3。
3-4可能成一筆,但是要看前、後的走勢。如果這圖前面的低點(假設是“0點”)比2點低,則0-3可為一筆、3-4為一筆。如果0比2高,則還要看前面是什麼情況才能确定。
問題3:3-5明顯不是一筆,但經過包含處理後,2-4可算一筆,4-6也可以算一筆,這時候,能當2筆嗎?
【理解】:
這是一個不完整的圖,單看這圖,什麼也不是,要看它前面的走勢而定。
假設前面什麼也沒有——這是一個新股的話,那麼,可以這樣推算和分析:
從1點成頂分型開始,去找符合筆定義的對應底分型;
到2點成底分型,但不夠一筆,叉掉2,再找下一個底分型;
3點比最低點2點還低,如果前面沒有“叉掉”2點,那現在也應該“叉掉”2了,因為2點不是1之後相鄰的最低點。在3點處的K線與左邊的K線有包含關系,可以“向上”合并,但是,沒産生什麼有意義的東西,當下還是在“尋找底分型”的過程中;
4點又出現了頂分型,由于1和4之間沒有底分型,這就成了兩個相鄰的頂分型,4比1高,“叉掉”1這個低的,保留4這個高的,則當下的分析就變成了“從頂分型4開始,去尋找符合筆定義的底分型”;
5點比4還高,因此,“叉掉”4,而5點本身并沒有形成分型結構,它破壞了前面的結構,自己卻沒起什麼好作用;
6點的底分型暫時保留,但是由于它高于3點,所以,将來必然會被“叉掉”,隻所以暫時保留它,是為了比較以後的分型。
下一步,如果出現比5點高的頂分型,則該頂成為第一個頂,從它開始去找符合筆定義的底;如果出現比6點低的底分型,則“叉掉”6,該底分型作為第一個底,從它開始去尋找符合筆定義的頂。
問題4:1-2明顯不是一筆,但2與3最低價位相同,請問1-3可以算一筆嗎?
【理解】:
1-3不算一筆。由于2、3的最低點相等,則應該保留前面的2,“叉掉”後面的3。
如果2前面有比1高的頂分型(假設頂點為“0”),0-2成為一個向下的筆,則2-4成一筆;如果0是一個比2還低的底分型,則要看前面的具體形态,0-4可能為一筆。
問題5:
圖一:1-2明顯不是一筆,1-3符合新筆,3-4一筆。
圖二:1-2明顯是一筆,那麼2-5是一筆嗎?不是一筆。底分型的底5比頂分型的頂3還高就不是一筆。1-4可以算1筆嗎?不能。在性質相同的頂中,我們要找到最先出現的頂分型,那麼其後再出現的頂分型是不允許比前面的低的,很明顯4比2低,所以4這裡的頂分型不成立。
【理解】:
圖一,3-4肯定不算一筆。因為2、3比較之後,3應該被“叉掉”。2-4可能成一筆,但要看前、後的走勢。
圖二,1-2可暫時算一筆,但是,随着後面的走勢發展,3不成一筆被“叉掉”,4比2低也被“叉掉”,5不僅比3高、還在2處K線的區間内,也要“叉掉”,這些都被叉掉後,6和2成了相鄰的頂,所以,最終2也将被“叉掉”。
如果6點能形成頂分型,則1-6可能成為一筆,但是,還要看随後的走勢而定。
筆的劃分實例:
纏師對月線筆分析課文原話:
本ID的理論的關鍵不是什麼中樞、走勢類型,而是走勢必完美,這才是本ID理論的核心。但要真正理解這個關鍵,可不是看字面意思就能明白的。
顯然,目前月線上的第1、2段已經走出來,其中,按照線段裡筆的類背馳,1的結束那頂與2結束那底都是極為容易判斷的(如上筆6和筆4相比盤被)。上海指數的曆史大頂與底,根據這線段的劃分,都不是什麼難搞的秘密。那麼,對現在依然進行中的第3段走勢,有什麼可百分百确定的呢?
顯然,這一段要成為段,那至少要三筆,而現在連一筆都沒走完,因此,這輪行情的幅度,可想而知。也就是說,即使該筆走完,一個筆的調整後,至少還有一個向上的筆。
上面就是上海指數的月線圖。綠箭頭指着的是頂分型,紅箭頭的是底分型。打“X”的就是該分型不符合筆所要求分型的規範。這裡,隻要是兩條:一、頂和底之間沒有至少一K線;二、不滿足頂必須接着底、或底必須接着頂。後面的各分型,帶“X”的,都可以按照上面兩個原則去分析。
有人可能要問,這樣分型的确定,在當下如何完成?這必須當下去完成。例如,當走勢走到第一個紅箭頭時,顯然,第一綠箭頭的頂分型也可以暫時看成是确定的頂分型。但當第二綠箭頭走出來後,這個問題就有了可修改的地方。
有人可能要疑問,這樣分型是否随時可以修改?答案是否定的。一旦完成的圖形,這修改就不可能了。分型可修改,證明圖形沒完成。例如,當第二個紅尖頭分型出現後,前面三個的分型的取舍就是唯一的。這個分型的可修改性,反而是一個對走勢判斷極為有利的性質,例如,第二個綠箭頭走出來後,這圖形未完成的性質就是百分百确定了,但所有圖形必然完成,走勢必完美。
下面是上圖中放大的局部月線圖
二、2245到998點是線段的類中樞,也就是說,隻要調整那筆不跌破2245點,那麼,将構成一個線段的類第三類買點,這也支持至少要走一筆。(【2245,998】看做一個線段類中樞)
三、筆的完成,必須要構成一個頂分型。而一個月線的頂分型将如何構成?這意味着什麼,這個問題就當成是一個作業,各位去思考一下,然後給出這個結論對應的操作策略。從中也可以親自實踐一下,去明白一下理論指導下操作的力量。
關于上證周圖6124下來4788到5522是否成周線一筆反彈的思考!
這個争議非常大,很多人認為,這個圖存在“底在頂裡”的情形,從而否認此成為一筆。
而纏在文章中是很明确這個是周圖上的一筆反彈的。
到底什麼是\"頂在底裡\" ,什麼又是“底在頂裡”呢?
從邏輯上來說 考慮\"頂在底裡\" 說明“底出現在前,頂出現在後”,此時考察的應該是向上一筆是否成筆的問題。換句話說:考察向上筆是否成立才存在\"頂在底裡\" 與否的判斷,而不存在“底在頂裡”的判斷。簡化的說:向上筆要考慮 頂是不是在底裡面。
反之考慮\"底在頂裡\" 說明“頂出現在前,底出現在後”,此時考察的應該是向下一筆是否成筆的問題。換句話說:考察向下筆是否成立才存在\"底在頂裡\" 與否的判斷,而不存在“頂在底裡”的判斷。
簡化的說:向下筆要考慮 底是不是在頂裡面。
綜上可以看出上證周圖6124下來,4788到5522是周線一筆反彈準确無誤!而圖上出現的這種情形,并不影響前面的一筆向上成立,而且反而說明了後面一筆向下的力度——這個從後面的走勢也得到了印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