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擡頭來曆和習俗?來源:今晚報原标題:送“懶龍”迎“勤龍” “剃龍頭”吃焖子(引題) ,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二月二龍擡頭來曆和習俗?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來源:今晚報
原标題:送“懶龍”迎“勤龍” “剃龍頭”吃焖子(引題)
二月二龍擡頭 盼安康習俗多(主題)
今晚報訊(記者劉波)今天是農曆二月初二,是民間所說“龍擡頭”的日子。這一天也被稱為“春龍節”,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将開始。民俗專家由國慶表示,“二月二”是我國民間很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民間有“剃龍頭”“食龍須”等趣味習俗,表達了人們祈求幸福、安康和吉祥的美好心願。
由國慶介紹,以前在“二月二”這天清晨,家家戶戶要舉行“引龍”儀式,把竈灰末、谷糠或黃土從家裡撒到附近的河邊,然後再一路撒回來,表示把“懶龍”帶出去,把“勤龍”“錢龍”引回來,期盼新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财源滾滾。這天,婦女一律不做針線活兒,怕針紮了“龍眼”。有的婦女還要坐在炕上敲炕沿,念叨着“二月二龍擡頭,蠍子蜈蚣不露頭;二月二敲炕沿,蠍子蜈蚣不露面”之類的吉祥話。
因為民間有“正月不剃頭”的習俗,所以“二月二”這天也成了剃頭理發的好日子。這一天理發叫“剃龍頭”或“剃喜頭”,借“龍擡頭”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後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民諺有“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之說。
為了讨吉利、求喜氣,這一天,我國各地普遍把吃的東西都貼上“龍”的标簽。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食“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油糕叫吃“龍膽”,吃馄饨叫吃“龍眼”等。
天津人在這一天習慣煎焖子、烙餅。天津焖子講究用極細的綠豆澱粉制作,煎成金黃色,好像龍鱗一樣,民間俗說這表示對“懶龍”的懲罰,希望它盡快起身,保佑豐收。煎好後的焖子油光透亮、柔滑爽嫩,趁熱澆上調好的醬汁,吃一口唇齒留香。這一天吃的餅又叫“龍鱗餅”,意思是保護龍身。同時,天津人還喜歡搭配炒雞蛋、炒豆芽菜、拌春菠菜等清淡菜品。
責任編輯:劉涵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