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總是反酸燒心小心胃食管反流病

總是反酸燒心小心胃食管反流病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1-20 15:41:43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會沒來由地覺得胃裡面有東西反流向食管、咽喉甚至是口腔,可伴有相應部位的燒灼感,這可能就是發生了胃食管反流。

為什麼會出現這一情況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消化内科肖英蓮主任醫師表示,在人體的胃與食管的交界處,存在有一處高壓帶-胃食管結合部,正常情況下,它可以像瓶蓋一樣,防止胃内容物倒流入食管,一旦這種正常防禦機制被打破,當胃内壓增高到能克服胃食管結合部的壓力時,就會發生倒流,而這一過程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典型的如:燒心、反流;不典型的如:胸痛、上腹燒灼感、上腹痛、上腹脹、咳嗽、哮喘、咽部不适等)和并發症就叫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不僅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長期反流物質的刺激還可引起食管的炎症,嚴重的甚至可能向食管狹窄和食管癌發展。

總是反酸燒心小心胃食管反流病(反酸燒心或是胃食管反流)1

哪些原因會引起胃食管反流?

1、食管裂孔疝

胃食管結合部的壓力由食管下括約肌和膈肌共同組成,正常情況下,食管下括約肌和膈肌位于同一平面,能夠産生足夠的壓力防止胃内容物倒流入食管。但當食管下括約肌和膈肌出現分離,一部分胃結構滲入到食管腔,這就産生了食管裂孔疝這一異常結構,食管裂孔疝會使得胃食管結合部壓力顯著下降,從而促進胃食管反流的産生。

2、腹内壓升高

腹型肥胖、便秘以及妊娠期的女性,都可能出現腹内壓升高。當腹内壓升高之後,胃内容物會更容易沖破胃食管結合部這一屏障,進入食管。

3、不良飲食

經常抽煙,喝咖啡、濃茶,吃巧克力等高脂高甜度的食物等,不僅會對食管動力造成影響,也會促進食管下括約肌一過性松弛,為胃内容物的倒流提供機會。

總是反酸燒心小心胃食管反流病(反酸燒心或是胃食管反流)2

怎樣确定自己是否患有胃食管反流症呢?

胃食管反流病,根據其内鏡下觀察的性狀可分為非糜爛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和巴雷特食管(一種癌前病變)三種類型。肖英蓮主任醫師提到,臨床上主要通過4個方式來診斷胃食管反流:

1、症狀和問卷診斷。可以通過典型的燒心、反流症狀和胃食管反流病相關問卷對可疑的患者進行初步的識别。

2、抑酸劑試驗性治療。對有典型燒心和反流症狀的病人,可用抑酸藥物進行試驗性治療,若症狀明顯緩解,可初步診斷為胃食管反流。

3、胃鏡檢查。胃鏡檢查在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中尤為重要,胃鏡不僅可以幫助排除上消化道腫瘤,還可以發現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狹窄和巴特雷食管,并判斷反流性食管炎的嚴重程度等。因此,目前建議所有反流症狀的初診患者,都應該進行胃鏡檢查。

4、食管反流監測。這是目前判斷胃食管反流病的金标準。食管反流監測不僅可以監測酸及非酸反流,還能判斷反流與患者症狀之間的關系。因此,食管反流監測不僅可以進行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還能尋找患者治療無效的原因。

總是反酸燒心小心胃食管反流病(反酸燒心或是胃食管反流)3

如何治療胃食管反流病?

對于胃食管反流的治療,其主要目标就是要去除病因,控制症狀,預防複發以及避免并發症。其治療方式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内鏡下手術治療和外科手術治療四種。

1、一般治療

主要是生活方式的改善,包括減肥,科學飲食,避免喝濃茶、咖啡及高脂、高糖的食物,戒煙戒酒等。此外,适當将床頭擡高15-20公分,也能有效減少夜間反流的情況。

2、藥物治療

常用藥物包括抑酸藥物、抗酸劑、促動力藥等。不同類型的患者往往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案,患者應該尋求專業的醫生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3、内鏡下手術治療

對于明确診斷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抑酸藥物治療有效但不願長期服藥或是存在藥物相關的不良反應而無法耐受的患者,可尋求專業醫生進行評估,若患者反流程度較輕且無明顯的食管動力障礙,可考慮進行内鏡下手術治療。内鏡下抗反流手術包括:内鏡下射頻消融術、經口無切口胃底折疊術、經口内鏡下贲門縮窄術、内鏡下抗反流黏膜切除術等。這些手術具有微創、安全的優勢,且具有明确的短期療效。

4、外科手術治療

反流程度較重,或合并嚴重的食管裂孔疝的患者經專業醫生評估後可考慮進行外科抗反流手術治療。外科抗反流手術主要為各種角度的胃底折疊術和磁環括約肌增強術。這些手術的療效和安全性目前都已經得到了充分的驗證。

總是反酸燒心小心胃食管反流病(反酸燒心或是胃食管反流)4

胃食管反流病需要定期複查嗎?

通過上述治療方式治療後症狀消失,并不意味着患者不需要繼續跟蹤複查。對于嚴重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療後進行複查不僅可以确定食管黏膜的愈合,還可以排除巴雷特食管的發生。而對于巴雷特食管的患者,則需要定期進行複查确保其不會向惡性病變發展。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