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劑量胸部CT代替X光胸片檢測肺癌,越來越多的人查出患有“肺部小結節”,也因此引起不少人的擔憂,肺部小結節是不是肺癌的征兆,它不會惡化成肺癌?該如何調理肺部小結節呢?專家表示,肺癌早期雖然會出現部位結節,但其中惡性隻占有30%-40%,所以隻有遵醫囑調理并定期複查後才可确認是否為肺癌。
肺部小結節為何患者越來越多?
其實,肺部小結節一直都存在,之所以越來越多,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大家的腫瘤預防意識越來越強,很多人會定期體檢;另一方面則是醫學設備的普及率越來越高,随着高分辨率薄層CT,PET-CT的應用,發現肺部小結節的機率也明顯提高。再者,設備的先進程度遠比之前的高,之前的X光胸片一般隻能發現1.5厘米到2厘米的胸部結節,0.2-0.4厘米小結節發現不了,而如今的高分辨率薄層CT,PET-CT卻可直接呈現在片子。
據了解,肺小結節通常指的是3厘米以下的結節,它也有良性和惡性之分,惡性的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肺癌,良性結節常見的有錯構瘤、硬化性血管瘤、炎性假瘤、肉芽腫、結節病、真菌感染等。
肺部小結節就是肺癌嗎?
剛剛已經說過,肺部小結節指的是比較小的結節,隻有當它是惡性時才能說是肺癌。那麼,到底怎樣才能判斷它是不是肺癌呢?專家提到,這就根據結節的生長方式、邊緣形态、結節的生長速度等多方面進行綜合判斷。對此,專家提出了兩個原則,可供大家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
有兩類結節基本為良性:一是結節的形态比較圓,邊緣是幹淨的、光滑的;二是結節是鈣化的,裡面有高亮的白點。
數據表明,肺部小結節中惡性結節隻占30%-40%,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結節隻是良性的,所以大家即使發現結節,既不能忽視,但也不需過多擔心。
發現肺部小結節怎麼辦?
專家建議,在早期發現小結節時,首先可以根據醫囑進行随訪,随訪的間隔時間根據結節的大小和密度而定,越大的結節,随訪的間隔時間越短,時間3年到5年不等。在随訪期間如發現結節增大,或者出現其他的症狀,則需要盡快取得病理學診斷,而穿刺活檢是目前應用較廣泛的診斷方法。
肺部小結節确診為肺癌後怎麼辦?
一旦确診小結節為肺癌,應及時就醫明确診斷。肺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應該綜合病史、體格檢查、影像學資料和實驗室檢查後排除其他疾病,從而做出正确的診斷。常見檢查手段如CT或PET-CT、電子支氣管鏡、經皮肺穿刺、痰細胞學檢查、腫瘤标志物等。
當評估為惡性結節可能時,通常要通過非手術或手術活檢獲取組織學檢查來明确病理。對于原位癌、微浸潤腺癌這樣的早期肺癌患者,及時進行手術治療,術後堅持随訪,5年生存率可達95%以上。對于晚期肺癌患者,推薦包括放、化療等在内的多學科綜合治療。近年來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發展為晚期肺癌患者帶來了希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