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水果對身體好”的道理人人都懂,但你不一定真的會吃。水果雖好,但健康狀況不同的人,各有食用禁忌。
哪些人不能多吃?水果怎麼吃最好?
四類人吃水果有禁忌
易腹瀉的人:帶細小籽的少吃
易腹瀉和處在腹瀉期的人,要少吃猕猴桃、火龍果、桑葚、柿子、草莓、鮮枸杞、甜瓜、西瓜、葡萄等含有小籽的水果。
水果籽大多是纖維類,不能被腸道消化吸收,它們會刺激腸道蠕動,促進腸道内容物更快地排出體外。
胃酸過多的人:太酸的少吃
口感酸的水果,如李子、楊梅、山楂、檸檬等,能促進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增加腸胃蠕動,因而有助消化,非常适合消化不良的人食用。
但胃酸過多、慢性胃炎、胃潰瘍患者應少吃這類水果,以免引起胃部不适。
減肥人群:熱量較高的要限量
椰子、牛油果、榴蓮等熱量較高,減肥人群要限量。
糖尿病患者:避開升糖指數高的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水果,但選擇時要慎重,不能隻關注含糖量多少,要考慮其升高血糖的能力,也就是常說的“GI值”(升糖指數)。
比如西瓜含糖量雖低,但GI值為72,屬于升糖指數高的水果,而蘋果和梨含糖量雖高,但GI值僅為36。
蘋果、梨、桃、杏、李子、櫻桃、葡萄、柚子等大部分水果的GI值明顯低于饅頭、米飯等食物,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每天200克左右)。
少部分水果,如菠蘿、芒果、西瓜、芭蕉、香蕉、猕猴桃等GI值偏高,糖尿病患者可少量食用(每天100克左右)。
個别水果如大棗,GI值較高且含糖量較大,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這樣吃水果最營養
1、餐後1小時再吃水果
飯後吃水果,可能會造成能量過剩,阻礙礦物質等營養素的吸收,加重腸胃負擔。因此,建議在用餐1小時後再吃水果。
2、不用水果代替蔬菜
有些水果的營養價值比不上蔬菜。
除了棗、猕猴桃、柑橘、草莓、山楂等少數幾種,多數水果的維生素含量較低。
除芒果、柑橘和黃杏幾種外,其他水果中胡蘿蔔素含量極少,遠不及蔬菜。
水果中鈣、鐵等微量元素的含量,與綠色蔬菜也無法相提并論。
吃水果太多,糖分會攝入過多,而蔬菜的含糖量通常很低,熱量也低,多吃不會影響熱量攝入。
3、不能單吃水果做正餐
水果雖然富含糖分、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等,但也缺乏脂肪、蛋白質和脂溶性維生素。
單靠水果來解決一餐,是遠遠達不到營養膳食的标準的。
4、單靠水果減肥不科學
水果的營養不均衡,而且許多水果的熱量并不低。單靠水果減肥,不僅很難成功,就算成功了也可能讓人面色黯淡,體力下降。
“
學會吃水果的正确方法!
你會喜歡
4歲女童被它割頸!現在這東西很多,出門一定要當心→
凳子中間的小洞,竟然是用來…真相讓我大吃一驚!
小心被拉黑!朋友圈出新功能,網友卻說:這不是我們想要的…
“工作996,生病ICU”!不加班就沒前途嗎?
靈魂拷問:胖人應該怎麼吃肉?這3個原則一定要堅持→
來源:生命時報(ID:LT0385)
本文編輯:單楚玉
覺得好看,點這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