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中,齊桓公、晉文公等人都是“公”,隻有楚國是“王”,另一個版本的五霸中,還有吳王阖闾或越王勾踐。
而到了戰國時期,七雄皆稱“王”。那麼在周天子尚且是“王”的情況下,諸侯國是如何從“公”變成“王”的呢?
01 春秋時代的王
夏朝和商朝的最高首腦皆稱為“帝”,周武王建立周朝後,為了表示謙虛,認為自己的德行比不上五帝,因此自貶為“王”。
帝為王,下邊的諸侯就隻能按照貴族爵位稱呼了。因此在多個版本的春秋五霸中,多數版本的霸主皆為“公”,這是公爵的意思。當然也有人會提出,楚莊王是王啊,吳王阖闾、越王勾踐也是王啊。
楚國起源于淮河下遊的芈氏部族,周文王時投靠周部落獲封子爵,因此按照爵位來說,楚莊王應該是“楚莊子”。到了楚武王執政時期,楚國國力強盛,接連滅掉了幾個小國。
認為自己非常有能力的楚武王覺得不應該隻帶個子爵的帽子。尤其是自己下一步要幹掉的隔壁随國,實力遠不如自己,君主卻是個侯爵,政治地位比自己還高。
但晉升的請求被周天子無情拒絕。想來也對,楚國對周王室沒有半點功勞就能晉升的話,那麼别的國家怎麼辦呢?而且楚國肆意吞并周邊小國,如果獲得周天子的首肯,必将助長這一風氣。
但楚莊王不這麼想,他認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于是乎,楚武王自立為王,開啟了諸侯稱王的先河。奈何周室勢微,對楚國稱王無可奈何,隻能派使者譴責。
作為楚國的鄰居,吳國和越國也紛紛稱王。不過并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政治影響。因為當時中國的核心地區,晉國、齊國、鄭國為首的諸侯沒有稱王,而且在名義上還是尊重周天子的。
其實齊桓公、晉文公為代表的諸侯對于稱王這件事并不熱衷,他們要的是成為“霸主”,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東漢末年袁術等人急于稱帝便是明證,政治名号遠不如得來的實惠劃算。
02 進入戰國
有朋友會問了,那戰國時期為什麼全都是王了呢?
其實戰國初期,諸侯還是比較尊重周室的。比如三家分晉,趙、韓、魏三國成立必須等待周天子承認才能視為合法。類似的還有田氏代齊。
田氏取代姜氏代齊如同篡位,按理說周天子是不能承認的,田氏也不需要周天子承認。但田和還是耐心等到被周安王正式冊命為齊侯,才認為自己有統治齊國的合法性。
戰國諸侯稱王的轉折點是徐州相王,魏惠王和齊威王在徐州會盟,互相承認對方為王,自此開啟了戰國稱王的局面。看似是魏國和齊國争相戴上“王”的帽子,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大秦賦》中,東周王對秦國的評價是:你就是個喂馬的。
這種觀點在諸侯中也盛行。
秦國的先祖是因為養馬和擊敗西戎有功被封為西陲大夫,這是官職。而諸侯是貴族封号,也就是說秦國與晉國、齊國的國君相比差着檔次呢。
轉折點在公元前770年,秦國因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封為了諸侯,号為秦襄公。之後通過商鞅變法,國家脫胎換骨。
實力漸強的秦國與當時戰國老大魏國開始掰手腕,屢次打敗後者。同時秦國還走傳統政治路線,利用春秋時期的套路,對周天子極力拉攏。尤其是公元前324年,在逢澤(今河南開封東南)朝天子,是一個明顯的政治舉動。
這對于傳統諸侯來說是個極大的諷刺,一個養馬出身的新貴和自己平起平坐,而且自己還打不過他。
為了打破秦國以周王室為護身符的政策,魏國與齊國在徐州相互稱王,這樣在名義上平起平坐,對秦政策不再受到名義上的禁锢。而周王室失去作用之後,逐漸被秦國蠶食吞并。
這也體現了戰國諸侯之間的均勢思想,既要防止自己被滅國,又要防止别國被滅從而造成一國獨強。戰國數次合縱可以看出,戰争起源都是為了防止秦國過于強大,具備吞并其他國家的能力。
列國稱王就體現了這種心理:第一,我是獨立于周王室的存在,與秦國的外交政策不需要周王室指揮;第二,暗示我也有吞并天下的野心,因為“王”是自古所公認為天子的稱号。
為了能夠與齊魏的聯盟對抗,秦國也隻得稱王,其餘各國在随後的兩年中相繼稱王。隻有趙國比較特立獨行,他們還是堅持以“君”作為最高首腦的稱呼。
有人認為這充分說明趙國 還是奉周王室為正統的,其實不然。趙國的稱呼并不是“公”,而是“君”,說明周王室的封号已經無人承認了,一切稱号都随自己的心情而定。但趙國終逆不過時代潮流,最後于公元前315年稱王。
七雄稱王對曆史走勢帶來了影響。春秋時期各國的邊界非常模糊,所謂的國就是國都,諸侯國之間疆域的界限劃分沒有絕對。
戰國之後,各國的邊界開始修築關隘,甚至還有長城,屯重兵把守,邊界、疆域成為大家争奪的焦點。因此也出現了割多少城、劃幾個郡的局面。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侃大山
參考資料:《春秋戰國》、《一口氣讀完的大秦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