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困夏乏秋倦冬眠,總有一群人,他們覺得自己精神差,疲倦乏力,少氣懶言,沒胃口,便溏……這時,很多人會覺得,自己這是氣虛,馬上去買各種參泡水。人參,黨參,西洋參……盼望着将氣補回來。但這麼多種參,哪種适合您?今天就給大家好好細講。
氣虛是什麼?
中醫認為,氣虛,是一個很大的證候群。心、脾、肺、腎皆有氣虛。
脾主運化,主四肢,故脾氣虛表現為:納差,便溏,甚至大便夾不消化食物。人比較消瘦,乏力,不想動,喜靜惡動等。舌淡胖,邊有齒痕。
腎主封藏,故腎氣虛表現為:氣喘,氣促,陽痿早洩等。
心主神明,故心氣虛表現為:精神萎靡,對事物不感興趣,乃至心悸、心慌。
肺主氣,故肺氣虛表現為:少氣懶言,氣短,容易感冒,運動後汗出非常多,自汗等。
而單純的氣虛,比較少見,很多時候,氣虛會有兼夾證,比如氣虛夾濕,氣虛夾瘀等。氣虛還可以兼雜其他的虛證,比如氣陰兩虛、氣血兩虛等。
而不同的人,氣虛程度也不一樣。有時候,哪怕證型相同,如果氣虛程度不一樣,補氣藥也是不同的。所以,我們要詳細區分,找到最适合我們的那一種。以适合為原則,區分藥物藥性,溫補還是清補?和緩地補還是峻補?要找到最适合的那一種。
細數幾種常用參
除了人參,還有黨參,西洋參,太子參,雖然都屬于參類,但它們的差别可是非常大的。
人參
歸脾、肺、心、腎經。《神農本草經》認為,人參“主補五藏(五髒),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
人參有以下幾種功效:
①能大補元氣,适用于氣虛重症,如久病體虛,大病初愈,婦女産後,大出血等。
②能補脾益肺,人參是補脾補肺的要藥,臨床中,對于肺脾氣虛患者,使用人參,效果非常好。乏力,氣短,手足冰涼,少氣懶言,都可以用人參。
③能益氣升提,治療中氣下陷,各種髒器下垂,比如胃下垂,子宮脫垂等。中醫認為,脾主升,當脾氣虛時,上升、托舉的功能受到影響,就會導緻髒器下垂。
④人參也能止血,治療因脾虛而導緻的出血。中醫認為,脾統血。脾虛,統攝無權,失去了約束血液的能力,就會導緻出血,如出鼻血、牙龈出血、月經量多等。
⑤人參也能安神益智,治療因心氣虛導緻的心悸、失眠、健忘。心主神明,心氣虛,會導緻神明失養,進而導緻心悸心慌、失眠多夢、記憶力下降。
因為人參補氣力強,所以,無氣虛及一般人不宜多吃。
此外,人參按照産地分為高麗參、吉林參等,按照炮制方法,可分為生曬參、紅參等,其中,紅參補氣力強,且性更溫。
黨參
歸脾、肺經,能補脾益肺,養血生津。是為脾胃病人而生的補氣藥。
黨參補氣效果平和,和緩,人參有的補脾益肺功效,黨參一個不落全都有,但補氣力比人參更溫和;黨參還能養血生津,且性平和,不用擔心太過寒涼。我們日常食用都可以,煲湯放一點,煮粥放一點,隻要是氣虛,使用起來沒有太多的顧慮。
西洋參
也稱為花旗參,歸心,肺,腎經,能補氣養陰,清熱生津。《醫學衷中參西錄》說“西洋參性涼而補,凡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補者,皆可以此代之”。
西洋參對比人參,最主要的特點是性偏寒涼。補氣力弱一些,但養陰生津效果更強,補氣中夾有一點清熱效果,特别适合于那些氣陰兩虛夾熱的人,如氣短,乏力,伴有口幹,使用西洋參會比人參更有效果,顧慮也更少。
氣虛夾寒證的患者,不适合使用西洋參。
太子參
歸脾,肺經,能益氣健脾,生津潤肺。
對比人參、黨參,太子參的補氣效果比較弱,非常平和,補而不燥,所以特别适合小兒氣虛者。小兒為純陽之體,哪怕是虛證,如果進補太過,容易上火,引起咽喉發炎、疼痛。
食療方——黨參雞湯
材料:雞半隻,黨參20克,紅棗3顆,生姜3片。(2人份)
做法:
①雞宰殺幹淨,去内髒,飛水去血污,紅棗去核;
②将所有用料倒進湯盅,加水适量;
③待鍋内的水燒開後,用中火炖至40分鐘或60分鐘;
④炖好後,隔除藥渣;用鹽調味,喝湯吃肉。
功效:健脾益氣養血。
适合人群:
氣血兩虛的人群服用。雞肉具有補中益氣的功效,黨參可健脾益氣,搭配養血的紅棗,适合氣血兩虛的人群服用。
保胃健康|虛寒與寒濕體質,試一試“草中鑽石”
保胃健康|吃粽子、泡藥浴,健康過端午
醫學指導: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脾胃病科學術帶頭人黃穗平教授
黃穗平
醫學博士、主任中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廣東省名中醫。現任廣東省中醫院脾胃學科學術帶頭人,兼任廣州中醫藥大學中西結合學科(消化系統疾病方向)學術帶頭人,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民族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副會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中西醫整合脾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華中醫藥學會專科專病合作發展平台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消化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内鏡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委員、嶺南(華南)中西醫結合診治幽門螺杆菌相關胃病學術聯盟主席、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科普分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新媒體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嶺南梁氏流派經驗傳承工作室負責人、全國名老中醫餘紹源教授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負責人、廣東省中醫院中醫藥辨治慢性胃病研究團隊負責人,專攻中醫優勢病種慢性胃炎、胃癌前病變及胃早癌。擅長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治消化系疾病及消化内鏡診治技術,培養碩士生、博士生80多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廣東省科技廳等各級科研課題20多項。曾獲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獎、廣東省中醫藥科技進步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獎和著作獎。主編著作7本,副主編著作8本,發表醫學論文180多篇。獲得“首屆嶺南名醫”“首屆羊城好醫生”“2017胡潤-平安中國好醫生”稱号。
廣東省中醫院出診時間:
周二上午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島醫院;
周三晚上 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
供稿:黃穗平廣東省名中醫傳承工作室
廣東省中醫院梁氏流派傳承工作室
執行編輯:張靓雯
審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