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Quasimodo
“各位好,歡迎收看本期《今日說法》。”
筆挺西裝,利落短發,嚴肅認真的神情,一口純正的播音腔,不再搞笑的撒貝甯回歸到《今日說法》。
(11月18日,央視最新的一期《今日說法》)
他的回歸,瞬間讓網友炸了鍋,相關話題一下子沖上了熱搜。
其中,獲得最多點贊的評論是:
“完蛋了,我感覺他越嚴肅我越想笑。”
“我能感覺嚴肅的背後是一個蠢蠢欲動的靈魂。”
确實,闊别了四年之久沒見的“法律撒”,顯得有些陌生,卻多了些熟悉。
畢竟,在網友眼裡,他是撒·芳心縱火犯·狗頭偵探·皮笑肉不笑·貝甯,一個擁有多重身份的男人。
爺爺奶奶愛看《今日說法》,他是個專業嚴肅的主持人;
爸爸媽媽愛看《挑戰不可能》,他是逗比搞笑的嘉賓;
年輕人愛看《明星大偵探》,他又是車技高超的老司機……
當年他在《主持人大賽》上,鄭重地承諾:
“如果今後我不努力,拿出最精華的節目獻給大家的話,我希望大家以後投票讓我改行。”
如今看來,他做到了,并且非常出色。
人生A面:可靠專業的“法律撒”
3歲時,撒貝甯經常坐在台下看着父母排練話劇,他總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像他們一樣,成為舞台上的主角。
在部隊大院的時光裡,最快樂的事情,莫過于是和朋友們玩着各種扮演遊戲。
“一天天掌握扮演角色的本領,該沖的時候沖,該後退的時候後退。”
但到了高二,撒貝甯突然意識到,自己個子和長相注定與“演員”無緣。
他究竟适合什麼樣的“角色”呢?
這個問題,一直到他23歲的時候,才找到了答案。
1998年,中央電視台開始籌拍《今日說法》欄目,制片人王新中做了一個大膽的選擇,想要找一位法律系學生擔當主持人。
撒貝甯在老師的推薦下,得到了面試的機會。
為此,他特意從大高個室友那裡借來西裝和公文包。
當撒貝甯穿上略肥的西裝,打着條紅領帶,整個人顯得黑瘦又帶點喜慶,就像是從喜劇裡走出來的人物一樣。
在等待面試時,剛好碰上了《新聞主播》主持人肖曉琳,他激動地上前打招呼:“肖老師您好!我是來面試的。”
她禮貌地應了聲後,就轉身回辦公室。
直到多年以後,撒貝甯才知道肖老師當初把門鎖上後,驚訝地問屋内的同事:“外面的猴子,是誰招來的?”
(圖源:《魯豫有約》)
在當時,撒貝甯的心裡同樣有這樣的疑問——“中央電視台怎麼會找我這樣的人去做主持?”
對于那場面試,他形容為公安機關的預審。
在一個小演播室裡,頭頂上突然傳來聲音:“坐下,随便說點什麼,把你知道的都說出來。”
他沒有主持經驗,也沒有做好準備,隻好現場把自己的畢業論文給背了一遍。
自以為面試會不過的撒貝甯,臨走時還不忘提要求——
“我能不能在中央台轉一圈,我想參觀一下,從來沒來過,以後可能也不會再來了。”
但或許,冥冥中自有安排。
大學期間參加過各類社團文藝活動,是為了延續自己被澆滅的表演理想。但無意間,卻鍛煉到他的控場能力。
法律高材生多,但能夠在鏡頭面前松弛有度、能說會道的人還是少有。
最後,面試官決定給予23歲的撒貝甯一次機會。
當年的《今日說法》被戲稱為“姥姥節目”,因為撒貝甯的主持,讓年邁的姥姥們都能聽得懂。
漸漸地,它成為央視王牌欄目,收視率一度超過了《焦點訪談》,創造了央視的“午間奇迹”。
但這一切其實都來之不易。
首期節目中,撒貝甯因為太過于緊張,要麼隻會傻坐着點頭應和,要麼就是說話結巴。
這期節目足足錄制了兩個多月,才能順利播出。
“如果聽到台下工作人員,發出不滿的啧啧聲,我便知道自己又出錯了。”
他自知主持功力薄弱,便更加用心主動學習發音咬字,有時候嗓子痛到一天之内要吃掉無數包潤喉糖。
甚至有一次,他勞累過度,暈倒在節目錄制現場,要到後台吸氧。
(圖源:《今日說法》花絮)
不得不說,你以為的躺赢,其實荊棘滿地。
撒老師表面看似潇灑随意的台風,實則背後有着無數個日與夜的資料準備和台詞練習。
撒貝甯說過:“如果命運是世界上最爛的編劇,你就要争取,做你自己人生最好的演員。”
正因為自小身上帶有“角色感”,他誤打誤撞完成了兒時的夢想。
也成了大家心中最專業可靠的“撒老師”。
人生B面:綜藝裡的“撒三歲”
2010年,央視進行改革,《今日說法》被歸到綜合頻道,撒貝甯作為台裡的“開心果”開始被調用在不同的綜藝裡。
這次“出走”,讓觀衆和嘉賓對他有了新的認識——原來嚴肅的主持人,也有一顆放蕩不羁的靈魂。
尤其是,是在遇到馬雲後。
《開講啦》裡,撒貝甯聽到馬雲是此回答觀衆的提問:
“我從來沒碰過錢,我對錢沒有興趣。”
以及那句:
"因為我最快樂的時候,是一個月拿91塊錢。”
原本一臉嚴肅和期待的撒貝甯,隻能努力抿嘴憋笑,差點憋出内傷。
在《了不起的挑戰》裡,撒貝甯悄悄給自己塑造了一個腹肌猛男的形象。
阮經天看了也忍不住感歎,“參加節目以前,我以為他是正人君子。”
(圖源:《了不起的挑戰》)
在一檔節目中,他甚至會自嘲,第一次見到自己加拿大嶽父嶽母時,嶽母“嫌棄”地問女兒:
“聽說中國有十幾億人呢,沒有其他的男人了嗎?”
時間來到2016年,參加純娛樂化的《明星大偵探》後,撒貝甯更加變本加厲。
需要唱土歌,跳尬舞時,身上一點央視“正根苗紅”主持人的影子都沒有。
(圖源:《明星大偵探》)
在一期中,他突然自爆是兇手吓壞衆人,結果說出來的理由,卻讓衆人“氣憤離席”。
“其實,我就是那個放火的人——在女人心裡放火的‘芳心縱火犯’”。
(圖源:《明星大偵探》)
有文章是這樣形容撒貝甯:被央視“放出來”後,他就像一匹脫缰的野馬。
也有網友說,撒貝甯參加綜藝後,“人設崩了”。
但實際他内心有一杆秤,在面對道德和法律的邊界時,秉承一貫的謹慎嚴肅。
在《請回答1998》一案中,他作為“兇手”沒有被抓到,但他還是心甘情願主動自首。
就在大家都很驚愕的時候,撒貝甯卻嚴肅地表達了這種題材娛樂節目的思考:
兇手騙過所有人就能金條得意地離開,隻是遊戲的設置而已。其實不管在遊戲裡還是現實中,我們真的希望罪案都能抓到真兇,否則才是真正的悲劇。
《在酒店驚魂》一案中,女主可雲因為遭受過校園暴力而選擇行兇。
就在逮捕可雲前,撒貝甯希望在場的人先向她道歉。
他希望能年輕人能夠了解到校園暴力的可怕,更要明白一個道理:
每一個遭受校園暴力的人都在渴望施暴者的道歉,才能走出陰影。
(圖源:微博@明星大偵探官微)
有網友說,自己看完了《明星大偵探》,又去補撒老師100多期的節目,包括比自己年齡還大的《今日說法》。
為此,撒貝甯當初參加真人秀的目的算是達成了。
“我其實是法制節目派過去的卧底,目的是吸引年輕人回去看普法節目。”
對,本質上他仍舊是我們熟悉的撒老師,一個用心普法又風趣幽默的普法節目主持人。
正如央視所回應的:“他從來沒有離開過。”
“北大還行”撒貝甯,
拿的是晉江男主劇本
在他17歲的那一年,正值北大藝術冬令營招人。
老師們在學生之間搜尋一番,将目光鎖定在撒貝甯這個文藝積極分子身上。
在老師的印象中,在高二,玩心重的撒貝甯就獨自完成了一件驚人的成就。
學校的文藝彙演上,他一個人在台上扮演着五個角色:主持人、小品演員、舞蹈演員、獨唱演員、女聲男聲小合唱。
到了冬令營,撒貝甯發現這裡聚集了全國最優秀的高中生,他們各個都身懷絕境,而自己的才能隻有唱歌。
心想着自己沒戲了,他大大方方地給老師們唱了首《小白楊》。
用他的話來說,他唱得撕心裂肺、十分陶醉。
回到學校後,他很快将這件事抛之腦後,專心準備高考。
(圖源:cctv看點)
高考前的某個晚自習,同學慌張跑進教室大喊:
“撒貝甯,快,下樓,年級主任找你!”
一進辦公室,見到所有老師都坐在那兒,盯着他笑。
撒貝甯突然緊張起來,以為自己給女同學的紙條被發現了。
結果,老師卻笑意盈盈地打趣他:
“回去告訴你爸媽,讓他們請客,要不然北大的通知書不給你。”
撒貝甯站在原地愣了好幾秒後才反應過來,深深向老師鞠躬,回身跑上教室收拾書包。
因為内心太激動了,眼淚止不住地流,周圍的同學見狀還以為他被開除了。
他說:“我感覺我的高中生涯,就在那一瞬間結束了。”
他來不及解釋,飛奔跑回家,想和父母分享這個喜訊。
撒爸爸見他哭到說不出話來,習以為常地問道:“你又被打啦?”
在北大,他依舊沒有閑着。
當時,北大準備成立一個廣播電視台,老師問:哪位同學普通話講得好,覺得自己能當台長?
在場,隻有講着一口武漢塑普的撒貝甯将手舉得老高。
“我在宗學思侯(中學時候)當過播音員。”
最後他如願當上了台長——畢竟這沒有對手了。
喜歡新鮮事物的他,同時身兼籃球社社長、戲劇社社長、合唱團團長,甚至帶領團隊得過全球大學生合唱大賽金獎。
(在北大讀書的撒貝甯)
旁人一看,覺得如此“不務正業”的他肯定是個挂科大王。
但說到底,他拿的是“晉江文學”男主的劇本。
他回憶,當時因為逃課比較多,都不清楚課堂重點,經常就是将一本書背下來再去考試。
“考試内容都是書上的,把整本書都背下來總行吧。”
其中,厚厚的一本《法理學》,愣是被他背出了96的高分。
教過他的老師都很疑惑,這個考高分的撒貝甯是不是自己班的學生嗎?怎麼會沒印象,他長什麼樣呢?
(《可凡傾聽》:學霸的保留節目——陪同學背書玩)
再到後來,大家畢業忙着租房子、找工作,他已經收到了北京最高法院的錄取通知,還給分房。
但因為各科平均85以上的成績,他又被保送了北大讀研究生,所以放棄了這次機會。
在成為研究生的同時,他梳着一絲不苟的發型,坐進了《今日說法》的演播廳。
24歲那年,他參加《主持人大賽》,在一群主持專業出身的選手中,成了讓四個評委破例打出100分的冠軍。
(《主持人大賽》截圖)
對于過往的回憶,他都調侃稱成這是一段“被迫北漂”的經曆。
有人好奇問,他為什麼在任何地方都做到如魚得水,樂在其中?
這可能與撒貝甯童年那段“動蕩時光”有關。
那時父母因為轉業離開了生活将近10年的城市。
他們開始不停地搬家、找工作,生活過得磕磕絆絆,但是在撒貝甯的記憶裡,父母一直很樂觀積極面對這一切。
父母的從容和淡定,對他影響深遠,自此他明白了一個道理:
“你被扔在這樣一個環境裡,抱怨有什麼用?我有能力在任何地方找到快樂。”
會找樂子,是撒貝甯的天分,也是他滲透骨子裡的快樂密碼。
《今日說法》的制片人朱海峰也說:“奇怪,法制節目充滿灰暗,但撒貝甯沒有負能量,像個大孩子一樣。”
他總是在不經意間,把自己逗樂,也順便将快樂分享給别人。
從1999年到現在,撒貝甯的主持生涯已經22年了。
撒貝甯自認為是天生打圓場的人,有他在的地方,他希望每個人都感到自在開心。
這一點,是他一直秉承的宗旨。
在《開講啦》的提問環節,張信哲被一個年輕人說是“過氣歌手”。
張信哲坦然表示自己接受“過氣”的事實,但仍舊不想其他人當着他面提及這個話題。
眼看氣氛變得尴尬,撒貝甯立刻補充道:
“過氣隻是個時間概念,這就好比你不可能讓喬丹和年輕力壯的新球員相比,但這并不影響他成為NBA的神。
歌迷沒有把你遺忘,隻是他們長大成熟了,把你放在心裡,而不像90後00後再去刷微博了。”
還有一期嘉賓是鋼琴家郎朗,在場有個女生問了觀衆最關心的問題:您彈鋼琴的時候是不是有點誇張或者表演的成分在裡面呢?
郎朗雖然被調侃多次,隻不過這個問題直接抛向當事人,始終給人一種不适感。
但撒老師轉述得十分巧妙:這是你的一種真實狀态,或是多年演出的經驗形成了一種習慣?
用詞沒有太大變化,語義上卻溫和了不少。
(圖源:《開講啦》)
撒貝甯的魅力來自哪裡?
這大概得益于他擁有強大的共情能力,總是在細微之處給予體貼,真誠對待每一個交流相遇的嘉賓。
同時,他柔軟的心,總是裝得住别人。
在《在了不起的挑戰》裡,撒貝甯跟着絕壁清潔工朱師傅在懸崖撿垃圾。
上來後,他看到師傅還在後面工作,他止不住地流淚。
“我不是簡單地到這個地方拍幾個鏡頭,我是真的想讓朱師傅知道,我今天就想跟你一起,哪怕隻清理1平方米,但是我要做一點事情。”
他在鏡頭前不斷鞠躬,呼籲遊客在旅遊時不要往下扔垃圾。
經常在節目中掉眼淚的撒貝甯,私下也在不斷對自己的主持人身份進行“自省”。
他曾經說過一個小故事——
“我有個同事,一次去采訪深山裡一個很貧窮的單身母親,閑聊的時候,這個單身母親對我同事說,哎呀你知道不,有的時候我們都不敢看你們做的節目,每次看到節目裡那些人都那麼漂亮,衣服也好看,你們的生活像童話一樣,我就非常自卑,不敢看。”
這件事對撒老師而言就像是心口的一拳,“我們究竟在做什麼,居然讓一個觀衆産生這樣的感覺”。
這些年來,貼在身上的标簽越來越多,他對自己的蛻變也變得特别警醒:
如果讓周圍的話語淹沒了自己,在内心認同自己是個精英,從而将身份抽離于普通人,這是件危險的事情。
将心比心、換位思考。
無論撒貝甯的身份再多,他始終記得自己成為普法主持人的初心。
如今重新回歸到《今日說法》,我們終于又可以聽到那句熟悉的台詞:
“明天同一時間,我們今日說法再見。”
資料來源:
《嘉人》,專訪撒貝甯:如何保持高濃度的少年感?
采訪《魯豫有約》《非常靜距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