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華為的子品牌,榮耀的誕生就是為了對标紅米,所以榮耀也是一個主打性價比的品牌。正所謂“背靠大樹好乘涼”,榮耀也借着華為的光環,獲得了不少消費者的認可,筆者也是其中之一。但最近,筆者身邊的一個朋友,也是一個5年榮耀老粉卻表示“不再考慮榮耀手機了”。這确實有點出乎意料,到底什麼原因導緻榮耀老用戶被“勸退”呢?這三個原因很現實。
獨立後的榮耀,不僅想要撕掉華為的标簽,也不再追求高性價比。新榮耀和華為一樣,開始沖擊高端旗艦機市場,榮耀Magic系列的價格和華為Mate系列以及P系列不相上下,這也是很多消費者無法接受的。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榮耀迫切的想要撇清和華為的關系,但榮耀手機卻處處都是華為的影子,甚至不少網友吐槽榮耀Magci系列就是華為手機的“翻版”。
其二:缺乏創新力國内手機品牌衆多,但至少每一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特點,也都有自己的王牌,三星有S系列和Note系列,小米有旗艦系列和MIX系列,vivo有S系列,OPPO有reno系列,華為有Mate系列和P系列,那麼榮耀呢?
榮耀雖然開啟了高端之路,但無論産品的外觀設計還是核心配置,都和華為旗艦機很相似。榮耀Magic3系列、榮耀Magic4系列,都和華為Mate40系列“撞衫”了,就連榮耀Magic系列至臻版也和華為Mate系列保時捷版非常相似,這難道是巧合嗎?
雖然榮耀CEO趙明多次強調要加強研發投入,但顯然榮耀現在做的還不夠。如果榮耀不能夠脫掉“華裡華氣”的外表,就很難成為一個獨立的品牌,沒有自己的特色,沒有自己的設計風格,又如何吸引消費者呢?
其三:缺乏核心競争力在華為被斷芯後,其他國内手機品牌都加強了自研,不論是小米還是ov,都已經有了自己研發的芯片,但榮耀在這方面就顯得有些落魄。
并且,日調查企業也對榮耀X30進行了拆解,這款手機也算是榮耀獨立後的一款代表作了。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榮耀X30的核心零部件中,有39%都來自美國,隻有10%來自中國。但在榮耀獨立之前,國産零部件的占比是37.5%,美國零部件的占比還不足10%,現在相當于“交換了位置”。
一方面,榮耀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自研有些跟不上。另一方面,榮耀手機對美企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這也讓榮耀很被動,且讓榮耀手機缺乏了核心競争力,這種“造不如買”的思想已經過時了,榮耀“過時”了。
不可否認,獨立後的榮耀很努力,且也收回了一些市場份額,但問題還是存在。在快速收複失地的同時,榮耀還需要更深入的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一旦榮耀用戶都失望了,那就難以挽回了!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