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死後,劉禅即帝位,史稱蜀漢後主。劉禅隻知享樂不思進取,朝中大事都由諸葛亮處理。諸葛亮忠心耿耿,一心一意振興蜀國想要複興漢室。不料,蜀國南中地區卻發生了叛亂。
以前益州的地方豪強雍闿殺了太守正昂後,與吳國交趾太守士燮串通起來,又抓了蜀國新派來的益州太守張裔,把張裔獻給了吳國表示歸順。吳主任命雍闿為永昌太守,但永昌郡的郡曹和府丞卻封鎖城門阻止雍闿入城上任,于是雍闿鼓動同郡人孟獲煽動各地的夷族紛紛起來叛亂。柯太守朱褒、越郡的夷族酋長高定也起兵響應雍闿。
這樣一來,蜀國的一半國土都要丢失了,諸葛亮心急如焚。他穩定朝廷局勢後,派人與吳國重新恢複了友好關系,鼓勵生産,訓練軍隊,準備發兵平定南中。公元225年3月,諸葛亮率軍南征,參軍馬谡送出城外百裡,臨别時,諸葛亮問馬谡有何建議,馬谡說:“南中人叛亂多年了,他們依仗地勢很難平定,即使這一次征服他們,他們以後還會反叛。以後我們還要出兵北伐,他們一定會趁機叛亂的。我建議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丞相此次南征,一定要讓南人輸得心服口服,誠心誠意地歸順我們,做到一勞永逸。”這番話正中諸葛亮下懷。
諸葛亮大軍南下,節節勝利,叛亂首領高定和雍闿被殺,半月内叛亂基本平息。但是南中酋長孟獲收集了雍闿的殘餘部隊,繼續反抗蜀軍。孟獲不但作戰骁勇,而且在南中很有威望,諸葛亮決定讓孟獲輸得心服口服,然後再收降他。諸葛亮周密部署,下令全軍隻許活捉、不得殺害孟獲,很快孟獲被擒。諸葛亮以禮相待,孟獲很不服氣還想再戰,諸葛亮放他離去整軍再戰。如此捉了又放、放了又捉,曆經七擒七縱,孟獲終于心服口服誠心歸順,南中之亂徹底平息。
平定南中後,諸葛亮繼續沿用當地有威信的人擔任地方長官。有人不放心,諸葛亮分析說:“如果我們派軍駐守,後勤保障很困難;如果我們隻派官吏不駐軍隊,當地人因為士兵傷亡很大,心懷怨恨不會服從;況且他們長期叛亂心有隔閡,難以信任我們的官吏。如今讓他們自己治理南中,推行法令,和平共處,不是更好嗎?”衆人信服。
(果然,在諸葛亮有生之年,南中地區再也沒有反叛。諸葛亮得以集中精力,積蓄力量,訓練軍隊,全力北伐曹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