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9日),天舟文化宣布拟出資3.75億元收購其iOS渠道發行商四九遊25%股權,根據“對外投資報告書”披露的數據,整個2017年《葫蘆娃》總流水達到6.32億元。就在市場整體認為卡牌日趨滑落的時候,《葫蘆娃》卻在穩步提升。上線超兩年的這款遊戲,其成績是真正的靠着一步一步走出來的。
一、2017年《葫蘆娃》開始發力,最高月流水破6000萬,占四九遊總盤子的75%
上線初期,《葫蘆娃》的市場表現并不出色,官方曾表示,“上線的頭三個月新增不到100萬,月流水不足400萬。”但後來,《葫蘆娃》卻實現了逆轉,2017年1月起,《葫蘆娃》的用戶月新增連續三個月超過200萬。根據七麥數據的估算,2016年《葫蘆娃》iOS渠道的下載量僅47萬,但整個2017年《葫蘆娃》的iOS下載量卻超過了600萬。
從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葫蘆娃》整體的市場表現提升了不少。月活躍用戶、ARPU值、月流水都呈明顯的增長趨勢,MAU最高接近350萬,ARPU值超過600元/人,月流水最高超過6000萬元。
二、反其道而行,沒想到“葫蘆娃”IP也能赢得市場
從2013年《我叫MT》開始,卡牌遊戲進入了強勢增長期,再後來2014年《刀塔傳奇》火得一塌糊塗,卡牌與休閑遊戲在當時占據了超80%的手遊市場。市場經過卡牌輪番轟炸之後,同質化産品、換皮之作頻出等問題凸顯。
卡牌品類疲态漸顯已成事實,于是廠商愈發依賴IP的加持。幾年前紫龍互娛CEO王一曾表示,“IP是卡牌遊戲的第一生命線,沒有強IP卡牌遊戲就很難。”在玩法沒有太多進展的同時,“品相”成為廠商們比較容易掌控的一面。
2015年之後,随着《乖離性百萬亞瑟王》、《龍珠激鬥》等日式IP改編遊戲在國内相繼取得了成功,與二次元結合的卡牌遊戲開始了新一輪的賽跑,新鮮的元素加上愈發精緻的畫面,取得了很不錯的市場效果。
在廠商們一窩蜂儲備日式IP的同時,《葫蘆娃》這一由國産傳統動畫片改編的手遊在當時的聲量着實不算大。初聞“葫蘆娃”IP改編遊戲可能會覺得有些詫異,畢竟IP本身的内容能否持續給與遊戲更多的活力同樣是一個未知數。但當這款産品上線超過兩年依然堅挺。
《葫蘆娃》手遊的成功和這一國産動畫IP有着難以摘離的關系。首先當時市場“葫蘆娃”IP改編遊戲存在空缺,大多廠商着眼于日式IP,還未将IP的選擇擴大到“葫蘆娃”等具有年代感的國産動畫IP上,《葫蘆娃》的競争壓力較小。
另一方面,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制作的86版《葫蘆娃》算是80、90後記憶中最為深刻的國産動畫之一,在國内是家喻戶曉的存在。如今,《葫蘆娃》仍然在電視台循環播放,繼續影響着現階段年輕一代的用戶。
三、玩法上沒有太大突破,但确是一款穩紮穩打的産品談到IP改編,總是和“還原”二字不可分。從産品的角度來看,《葫蘆娃》也盡可能做到還原動畫的劇情、角色、技能等等。要說還原上比較突出的一點,遊戲對于動畫“剪紙風”的還原得到了不少粉絲玩家的肯定。
研發商傲世堂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在選擇剪紙風作為遊戲視覺主設計風格之前,我們也考慮了許多問題,比如剪紙風在當下的3D、唯美、Q版等畫風下,是否能令用戶接受?剪紙風下的技能效果、打擊感等是否那麼豐富充實等。”最終“剪紙風”在遊戲中有一個比較好的呈現,還原了玩家記憶裡的效果。
但是,《葫蘆娃》作為動作卡牌遊戲,其玩法和當時市場上大多數同類型産品無大區别,闖關、強化、養成等流程化的設計構成了遊戲玩法的主線。在内容上,《葫蘆娃》融合了輕微的SLG玩法,每個葫蘆娃的技能以及設定都有所不同,包括攻擊、防禦等多種定位,玩家需要自行搭配一套陣容闖關、升級。從本質上來說,玩法沒有太大突破。
但《葫蘆娃》确實又是一款穩紮穩打的産品。憑借以往傲世堂在制作三國策略網遊上的經驗,從網頁SLG到手遊SLG,傲世堂在數值以及産品體系的打磨方面都比較出色。《葫蘆娃》在還原IP的基礎上,通過一套成熟的玩法,後期發力保持了穩定增長的态勢。
遊戲内活動更新比較頻繁
四、2017年買量成本高達1.5億,《葫蘆娃》推廣“快準狠”如果僅憑借出其不意的IP打法加上中規中矩的産品入局卡牌市場,想要活下來并不容易。《葫蘆娃》在行業内被提到更多次的還是它在買量上的成績,甚至在2017年《葫蘆娃》還成為了騰訊社交廣告遊戲白皮書實戰版的案例。在買量市場的精準投放,成功為《葫蘆娃》續了命。
根據App Growing追蹤的數據,2017年下半年,《葫蘆娃》主要在今日頭條、網易易效、愛奇藝、騰訊聯盟廣告、UC等平台進行廣告投放,新增廣告數較多,這也是《葫蘆娃》在買量上持續加碼的主要階段。
在廣告素材的選擇上,早期《葫蘆娃》更加突出葫蘆娃升級、進階元素,為遊戲導入更加核心的目标用戶。此外《葫蘆娃》也會打IP情懷牌,加入動畫中經典的打鬥場景吸引IP粉絲。
而在2017年下半年,手遊那點事發現《葫蘆娃》投放的廣告素材更多是以類似“馬裡奧”的橫闆闖關吸引用戶注意力,即便這和遊戲本身的玩法不一緻。在App Store這款産品的評論中也可以看到,有玩家誤以為是橫闆闖關遊戲進行了下載。但從這個時間段《葫蘆娃》遊戲本身的流水成績以及活躍用戶來看,這類素材的選擇似乎為其導了不少量。
《葫蘆娃》在2017年流水的大幅上漲和四九遊在買量市場的“沖鋒陷陣”不無關系。2017年四九遊的流量信息服務費超過2.3億,在2016年這個數字僅為2531.3萬,兩者幾乎相差了10倍。按照産品的營收占比來看,保守估計四九遊為《葫蘆娃》在買量上投入超過1.5億。
但在買量投入降低之後,《葫蘆娃》在流水上也不可避免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根據App Growing的追蹤數據,在最近90天《葫蘆娃》廣告投放集中在一點資訊、知乎平台,投放力度有所下降。2018年之後《葫蘆娃》的預測期收入将逐年下滑。
除了買量之外,四九遊也持續為《葫蘆娃》做品牌推廣,包括與網絡綜藝節目《星APP》合作、贊助北京衛視街舞節目《舞力覺醒》、在電視台熱門時段投放廣告等。
相比同類産品,《葫蘆娃》的優勢在于,借助“葫蘆娃”這一國民IP品牌推廣方面更加容易,通過投放電視廣告的轉化率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可觀的。再者,“葫蘆娃”IP的受衆群年齡跨度較大,80、90甚至00後都可能是“葫蘆娃”IP的粉絲,通過投放電視廣告也為其擴大了用戶圈層。
五、《葫蘆娃》成功了,但手遊市場會出現下一個“葫蘆娃”嗎?通過買量的契機,再結合IP以及産品的長線屬性,《葫蘆娃》将天時地利人和的要素集于一身,才得以成功在競争激烈的卡牌市場穩步增長。在手遊那點事看來,《葫蘆娃》的成功或許隻會是個例,放到現在的市場環境下,再做一款類似的卡牌遊戲成功率極低。根據伽馬數據此前發布的報告,2018Q1移動遊戲市場收入TOP50産品中,卡牌遊戲收入僅占比3.9%,營收大頭被MMORPG/ARPG以及MOBA拿下,占比高達49.7%。暢銷榜前列的卡牌産品數量下滑明顯。
雖然照搬模闆行不通,但通過《葫蘆娃》的案例,我們也可以從中梳理出一些這款産品“秘訣”。首先是在産品方面,傲世堂将原動畫的“剪紙風”作為遊戲視覺主設計風格,在IP還原方面引起更多粉絲玩家的共鳴。在買量上,四九遊選用了貼合核心用戶的廣告素材,有效提升了廣告轉化率,通過多個渠道的推廣,将《葫蘆娃》在市場全面鋪開。
最重要的一點是,廠商應該從自身擅長的品類出發,即便在市場主流品類上,大廠占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對于其他廠商而言并非沒有機會。《葫蘆娃》确是中大型遊戲廠商的一次勝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